446.天师荡幽冥(5/9)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也七零八落。  

木韦子、江楠无奈,只好在风浪中勉强前行,找到先前停留在远方的骨蛟皇和幽冥藓两大妖。  

幽冥藓寂静无声。  

骷髅骨龙般身姿巨大的骨蛟皇则开口问道:“发生什么事?归墟鲲鹏来了么?”  

木韦子:“当前还不好说,但我感觉不像。”  

骨蛟皇和江楠的视线,都朝木韦子看来。  

旧伤隐约被牵动的木韦子面色苍白:“隐约有些熟悉的感觉,像是…像是先前无间和罗渊碰撞的模样!”  

他没有幽罗山君、大渊冥龟对罗渊掌握深入。  

但当初大唐人间,突然无间门户洞开,地狱狂潮同罗渊对灌时,木韦子在幽罗山君旁边全程目击,看得最为清楚。  

骨蛟皇、江楠闻言,悚然而惊。  

下方原本一直沉默不语的苔原,忽然像是有无数人一同开口发声:“是大唐的人,他们来得比预想中更快!”  

木韦子还待说什么,忽然看见对面同门师弟江楠脸色骤变。  

本就晦暗躁动的罗渊中,这一刻天地似乎变得更暗。  

有阴影笼罩他们。  

…道门符箓派九重天高手的大乘道景!  

同为道家大乘修士的木韦子与江楠,第一时间察觉。  

可对方来的悄无声息,全无征兆。  

在场两人两妖,足足四个九重天强者,竟然全部都没能预先察觉。  

待到那仿佛宇宙天体般庞大的巨大不透明黑球张开,木韦子、骨蛟皇再想逃出,为时已晚。  

只有江楠身形一闪,速度奇快,向外遁走。  

他身体表面有大量符箓流转,仿佛茫茫星河,汇聚成一尊极为高大的星光巨神,虽然形体庞大,但速度奇快,仿佛流星般冲出不透明黑球的笼罩范围。  

和木韦子同为周天道人弟子,江楠针对本命神通的选择,和木韦子、季道成都不一样。  

这位九重天符箓派大乘高真在上三天选修的神通法箓,全部都出自斗部。  

斗姆四圣宝箓。  

斗姆七曜宝箓。  

斗姆中天宝箓。  

如此三大神通法箓加身,令江楠成为周天道人门下传人中,最擅长肉身命功者。  

此刻他便是将三大神通法箓所成就的四圣图、七曜图、北极图三大法象全部内敛于己身。  

当中甚至还融入旁的法箓,一并加持,从而将肉身命功之强提升至江楠所能达成的极限,除了武圣之外,几乎凌驾于其他诸般道统九重天高手之上。  

但是江楠全力施为之下,暂时也只能自己脱身,不在意图将同门师兄木韦子一起带走。  

骨蛟皇便罢了,眼见木韦子要被那大乘道景摄拿,江楠扬手甩出一道碧光。  

那是一杆碧玉如意。  

和当初木韦子在大唐人间时用过的一样。  

木韦子的玉如意已经消耗,江楠手头还要这样一件保命至宝,这时寄出来帮木韦子解围。  

只要玉如意破碎后形成的碧光能挡那大乘道景一挡,木韦子、骨蛟皇便有机会逃出。  

但不等碧玉如意破碎,在半空中就被别的东西阻挡。  

江楠、木韦子定睛看去,却是一杆闪动紫、金二色光辉的九节青竹杖。  

青竹杖凌空一击,打得碧玉如意直接失去光彩落下,既不破碎,也没发挥出江楠师兄弟二人预期中的作用。  

江楠只能眼睁睁看着那大乘道景合拢,将木韦子、骨蛟皇一起包围吞没。  

而与这突然出现,寂静无声的不透明巨大黑球相对,深渊上空,这时出现另一个光团,由小变大。  

仿佛炽热大日,突然出现在罗渊内,并从天而降,正正砸在大片苔原上。  

苔原中央,霎时间便直接空出一块,耀眼白光向四方蔓延。  

仿佛无穷无尽的光与热,不断侵吞蚕食爆炸中心周围的苔原。  

苔原里,仿佛有无数个声音此刻一同惨叫哀嚎。  

又是这个法术!  

吃过一次亏的幽冥藓,此刻再挨这一击,仍是痛苦不堪。  

而在煌煌大日坠地炸裂间,一个身着九色法衣的高大青年道士,现身于罗渊冥海上空。  

幽冥藓这次终于正式确认,先前在大唐人间就炸他个半死的人究竟是谁。  

…或者应该说,也不那么意外。  

龙虎山当代天师,玄霄子雷俊!  

江楠此刻已经无力相救同门师兄木韦子,只得尽自己最快速度遁走。  

然而他快,雷俊速度更快。  

紫、黑双龙缭绕下,同样仿佛化作星光神祇的雷俊,转眼间便追上江楠。  

江楠一颗心顿时沉入谷底。  

如果说他的速度,可以尝试挑战一下同境界武圣的平均水平,那眼前这个对手的速度,简直比绝大多数武圣还要更快!  

就算在武道强者中,论速度,这个击杀季道成、项璟的龙虎山当代天师,也是最顶尖的那一小撮。  

更何况,九重天论小境界,雷俊修为层次甚至还在他江楠之上。  

关于雷俊,江楠、木韦子等人也听过不少传言。  

例如,对方居然有两重大乘道景!  

一重大乘道景摄拿了木韦子、骨蛟皇,雷俊本人却脱离大乘道景,瞬间追上江楠。  

江楠不用想都知道下场。  

果然,雷俊的第二方玄黄宇宙张开,顿时把江楠也吞没。  

江楠眼见无法走脱,不得不全力出手,索性也张开自己的大乘道景。  

可惜仿佛两方世界对碰的情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