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6.天师荡幽冥(6/9)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下,他被当场压制,眼看着自己的大乘道景被玄黄宇宙压倒,最终还是被摄拿入内。  

江楠此刻对雷俊肉身命功之强,有了充分的认识。  

身处漆黑的宇宙星空中,他全副心神戒备。  

雷俊速度如此之快,江楠实在没把握自己能撑多少招。  

但周遭宇宙虚空空荡荡,全然不见雷俊踪影。  

江楠无法判断,对方是否去另一方大乘道景,先对付木韦子、骨蛟皇他们。  

可他又不敢松懈,唯恐因此被雷俊回马枪打个措手不及。  

正在他惊疑不定之际,心底深处,忽然有炸雷响起。  

江楠顿时心头一震,脑海几乎要一片空白。  

也就在这个瞬间,宇宙虚空中,开始浮现刀剑。  

一柄刀刃乌黑,造型邪异的宝刀首先出现,元磁星轨流转下,刀锋指向江楠,不停震动。  

江楠心头被雷俊的九霄心雷一炸,虽然出乎预料,但他几乎无需动念,身形便向一旁闪躲。  

一直警惕雷俊突然袭击的江楠,此刻不敢有丝毫大意。  

九霄心雷连环不绝炸裂,让江楠几乎头痛欲裂。  

但他还是强打起精神,戒备四方。  

可他料不到,一部分虚幻的九霄心雷,这时竟由虚转实,在他体表蔓延,化作丝丝电蛇。  

江楠正想要努力将这些电蛇驱逐,耳边却听“嗡”的一声鸣响。  

几乎没有时间间隔,巫金刀就已经到了面前。  

肉身命功强横的江楠勉强闪躲,但还是被那诡异的法刀斩伤,霎时间星光流散,血肉横飞。  

雷俊到底在哪里?  

江楠顾不上细思对方神通手段为何如此诡异霸道,先全力闪躲,避免对方后续攻击。  

可他马上意识到,方才那巫金刀,轻易挨不得。  

虽然雷俊不是巫门高手,可是江楠被巫金刀斩破的伤口,除了雷火肆虐焚烧血肉外,额外生出丝丝黑气。  

这些黑气纠缠下,顿时叫本就受伤的江楠速度更慢。  

下一刻,便有冰冷的孤相之水,从四面八方包围上来,进一步局限江楠的移动和速度。  

江楠扫视四方。  

还是看不见雷俊。  

但除了方才斩伤他的巫金刀之外,四方虚空中赫然再添广莫剑、瀚海剑、北极剑和太乙破阙剑这般上等法宝。  

想到方才巫金刀的攻击方式,被孤相之水包围的江楠,双目中开始流露绝望之色。  

更糟的是,落到这步田地,他甚至连雷俊的面都没见到!  

以第二方大乘道景摄拿江楠后,雷俊并未入内,转而往回走。  

一旁,火光冲天,烟雾缭绕。  

阴阳无极星煌已经化作遍布四方的火海。  

苔原广阔,但火海仿佛没有尽头。  

身处罗渊中,借助罗渊冥海的存在,幽冥藓此刻再面对阴阳无极星煌,其实比在人间要轻松许多。  

他分身无数,遍布多个冥海深渊。  

正常情况下,他可以直接舍了这片分身。  

就算火焰不断蔓延追击,幽冥藓也可以藏入冥海深渊更深处来躲避敌人的攻击和追杀。  

罗渊九重天层次的顶尖大妖中,论实力,幽冥藓并非第一。  

但论生存能力,他比幽罗山君、银月冥凰、大渊冥龟、骨蛟皇他们都要更强。  

甚至是强得多。  

可偏偏眼下罗渊前所未有猛烈的动荡,天翻地覆之下所有海渊都在倒卷。  

幽冥藓不仅不能躲入其中隐藏,甚至藏于深渊内的众多分身,反而被波涛倒卷出来,现于世上。  

而雷俊更是让他感到深不可测。  

除了生存能力,幽冥藓最出众的便是探查能力,分身无数广布四方的情况下,很难有敌人悄然靠近偷袭他。  

但他先前全然没能发现雷俊的蛛丝马迹,对方怎么做到的?!  

雷俊不理幽冥藓,只随手再送对方一道阴阳无极星煌。  

大日坠地,光罩四方的同时,雷俊本人则出现在第一方大乘道景内。  

玄黄宇宙中,已经有一条又一条雷龙游动。  

纯金、纯阴、紫色、黑色的雷龙先后出现,不论阴阳,皆唐皇浩大,同阴冷邪厉的骨蛟皇遥遥相对。  

“先前,是你杀了陈易。”  

龙骨窟窿的两个眼窝中,冰冷妖异的红光闪烁:“他不是寻常人,伱惹了大麻烦,比周天老祖更大的麻烦。”  

雷俊充耳不闻,只冲着骨蛟皇微微一摆手。  

雷龙,包围骨蛟。  

四条恢弘浩大的雷龙,仿佛化作一片雷海,将骨蛟皇当场淹没。  

一时间只见雷海中,有白骨时隐时现。  

骨蛟皇本就有旧伤在身,此刻再被雷俊加持了七分白芒的雷龙围攻,很快雷海中白骨浮现的踪迹便越来越少。  

雷俊本人,则看向木韦子。  

木韦子目光略有些复杂地看着雷俊,但很快转为平静:  

“你们来得好快,这一局,是你们赢了。”  

他看了旁边雷海一眼:“唐皇,或者应该说是天瑞居士,她的法仪封住了碧落,高天祖师等人暂时不得出。  

但并非只有碧落中才有高手,骨蛟皇没有骗你,那位陈易小友背后,牵连甚广。”  

雷俊:“那么,他牵连的人眼下身处何方?”  

木韦子摇头:“我不知道,但不在碧落。”  

雷俊也微微摇头:“感觉,你知道的还没我多。”  

说罢,他一步向前跨出,瞬间就到木韦子面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