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百十二草木七(五谷、茶、荈附)(1/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卷第四百十二草木七(五谷、茶、荈附)
竹叙竹类涕竹棘竹筻簕竹菡苰竹慈竹筋竹百叶竹桃枝竹瘿竹
罗浮竹童子寺竹竹花竹箹竹实
五谷 雨稻雨粟雨麦雕葫雨谷摇枝粟凤冠粟绕明豆延精麦紫沉麻
雨五谷野粟石壳芋雀芋甘蔗
茶荈叙茶获神茗飨茗获报消食茶

叙竹类
《竹谱》:竹类有三十九。(出《酉阳杂俎》)
【译文】
《竹谱》上说,竹子有三十九类。
涕竹
南方荒中有涕竹,长数百丈,围三丈六尺,厚八九寸。可以为船。其笋甚美,煮食之,可止疮疠。(出《神异经》)
【译文】
南方大荒之中有一种竹子叫“涕竹”,高数百丈,围长三丈六尺,厚八九寸,可以用来做船。它的笋味道很美,煮着吃,可以治恶疮。
棘竹
棘竹一名笆竹,节皆有刺,数十茎为丛。南夷种以为城,猝不可攻。或自崩根出,大如酒瓮,纵横相承,状如缲车。食之,下人发。(出《酉阳杂俎》)
【译文】
棘竹又一名叫“笆竹”,节上都有刺,几十棵为一丛。南方少数民族种棘竹当城墙,一时间还很难攻下。有的棘竹因为土石崩塌自己露出根来,根大像酒瓮,纵横交错,互相盘结,样子很像缲车。人吃了它会掉头发。
筻簕竹
筻簕竹,皮薄而空多,大者径不逾二寸,皮上有粗涩文,可为错子。错甲,利胜于铁。若钝,以浆水浇之,还复快利(出《广州记》。古林之竹,劲而利,削为刀,割象皮如切芋。出《岭表录异》)
【译文】
筻簕竹,皮薄而空多,大的直径也超不过二寸,皮上有粗涩的花纹,可用来做错子。用这样的错子错甲壳一类坚硬的东西,它的锋利胜过铁错。如果钝了,把它用浆水浇一下,它就又恢复先前的锋利了。
菡苰竹
菡苰竹,大如脚指,腹中白幕拦隔,状如湿面。将成而筒皮未落,辄有细虫啮处,成赤迹,似绣画可爱。(出《酉阳杂俎》)
【译文】
菡苰竹,大小如同脚趾,腹中由白幕拦隔着,样子像湿面,将要长成而筒皮未落的时候,总是有细虫咬啮的地方,形成红色的痕迹,像锦绣和图画那样可爱。
慈竹
慈竹,夏月经雨,滴汁下地,生蓐,似鹿角,色白。食之,已痢。(出《酉阳杂俎》)
【译文】
慈竹,夏季雨后,它的汁液滴到地上,便长出一种草垫子一样的东西,像鹿角,白色。人吃了这种东西,可以止痢疾。
筋竹
筋竹,南方以为矛。笋未成竹时,堪为弩弦。(出《酉阳杂俎》)
【译文】
筋竹,南方用它做矛。这种竹的笋未长成竹的时候,能用来做弩弦。
百叶竹
百叶竹,一枝百叶。有毒。(出《酉阳杂俎》)
【译文】
百叶竹,一个枝上有一百片叶子。有毒。
桃枝竹
东官郡,汉顺帝时属南海,西接高凉郡,又以其地为司监(陈校本“监”作“盐”)都尉。东有芜地,西接临大海。有长洲,多桃枝竹,缘岸而生。(原缺出处,今见《酉阳杂俎》)
【译文】
东官郡,汉顺帝的时候属于南海,西边与高凉郡相接。又把司监都尉设在那里。东面有荒芜之地,西面接临大海。海中有一个长洲,洲上多有桃枝竹,缘着海岸而生。
瘿竹
东洛胜境有三溪,张文规有庄近溪。忽有竹一竿生瘿,大如李。(出《酉阳杂俎》)
【译文】
三溪是东洛的名胜之地,张文规有一处庄院临近三溪。忽然有一天一枝竹上生出一个肿瘤。肿瘤有李子那么大。
罗浮竹
唐贞元中,有盐户犯禁,逃于罗浮山。深入第十三岭(《南越志》云,本只罗山,忽海上有仙浮来相合,是谓罗浮山。有十五岭、二十二峰、九百八十瀑泉。洞穴则山无出其右也。曾有诗曰:“四百余崖海上排,根连蓬岛荫天台。百灵若为移中土,嵩华都为一小堆。”),遇巨竹万千竿,连直岩谷。竹围皆二丈余,有三十九节,二丈许。逃者遂取竹一竿,破以为蔑。会赦宥,遂挈以归。有人得一蔑,奇之,献于太守李复。乃图而纪之。予尝览《竹谱》曰:“云丘帝竹(帝陵上所生竹),一节为船。”又何伟哉!南海以竹为甑者,类见之矣,皆罗浮之竹也。(出《岭表录异》)
【译文】
唐贞元年间,有一个盐户犯了禁,逃进罗浮山,深入到第十三岭,遇见巨竹万千竿。这些巨竹直上岩谷,耸入云霄。竹围都在两丈以上。每竿竹都有三十九节,每一节两丈左右。于是逃者就砍了一竿,把它做成竹篾。赶上皇帝赦免罪犯,他便带着这些竹篾回家。有一个人从他手中得到一根竹篾,认为出奇,就把它献给太守李复。李复就画图纪念它。我曾经看到《竹谱》上说:“云丘帝竹一节就能做一条船。”那竹又是多么雄伟高大啊!南海用竹子做蒸锅,这是人们所都见过的,那就是罗浮山的竹子啊。
童子寺竹
唐李卫公言:北都唯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长数尺。相传其寺纲维,每日报竹平安。(出《酉阳杂俎》)
【译文】
唐李卫公说,北都只有童子寺有一棵竹子,仅仅几尺高。相传那寺中管事的和尚,每天都要报告竹子平安。
竹花
《山海经》曰:竹生花,其年便枯。竹六十年易根,易根必花,结实而枯死。实落复生,六年而成町。子作穗,似小麦。(出《感应经》)
【译文】
《山海经》上说,竹子开花的那年便枯死。竹子六十年换一次根,换根就必然开花。开花结实之后便枯死。子实落后复生,六年之后便连片成林。子实是穗的,象小麦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