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百七十八梦三(1/8)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卷第二百七十八梦三
梦休征下张镒楚实杨炎窦参李逢吉王播豆卢署韦词皇甫弘杜牧
高元裕杨敬之卢贞犹子国子监明经薛义郑光宋言曹确刘仁恭唐僖宗刘檀 晋少主辛夤逊何致雍郭仁表王玙谢谔崔万安江南李令毛贞辅
梦休征下
张镒
张镒,大历中守工部尚书判度支,因奏事称旨,代宗面许宰相,恩泽甚厚。张公日日以冀,而累旬无信。忽夜梦有人自门遽入,抗声曰:"任调拜相。"张公惊寤,思中外无其人,寻译不解。有外甥李通礼者,博学善智。张公因召面示之,令研其理。李生沉思良久,因贺曰:"舅作相矣。"张公即诘之,通礼答曰:"任调反语饶甜,饶甜无逾甘草,甘草独为珍药,珍药反语,即舅名氏也。"公甚悦。俄有走马吏报曰:"白麻下。"公拜中书侍郎平章事。(出《集异记》)
【译文】
张镒于唐大历年间,在朝廷任工部尚书判度支,因为奏事称职,代宗皇帝当面许诺要封他为宰相。从此,代宗待他特别好。张镒天天盼望着下诏书,但几十天过去也没有消息。忽一日,他晚上梦见有人推门急忙而入,大声说道:"恭喜你调任拜相了!"张镒惊醒,想屋里屋外都没人,这是怎么回事呢?他有个外甥叫李通礼,博学多才,十分聪明,张镒便将他招呼来,当面讲出自己的梦,让他琢磨一下其中的奥妙。李通礼沉思良久,祝贺道:"舅舅要作宰相了!"张镒当即又问了一句何以见得?通礼回答说:"任调的反语是饶甜,饶甜不能超过甘草,甘草独自为一种珍药。珍药的反语就是舅舅的名氏了!"张镒大喜。有顷,有走马吏来报告说:"诏书下。"张镒果然被封为中书侍郎平章事,也就是拜相了!
楚实
著作佐郎楚实,大历中,疫疠笃重,四十日低迷不知人。后一日,忽梦见黄衣女道士至实前,谓之曰:"汝有官禄,初未合死。"因呼范政将药来。忽见小儿,持琉璃瓶,大角碗泻药。饮毕便愈。及明,许叔冀令送药来。实疾久困,初不开目。见小儿及碗药,皆昨夜所见,因呼小儿为范政。问之信然。其疾遂愈。(出《广异记》)
【译文】
唐大历年间,楚实任著作佐郎,掌撰拟文字。忽一日,他染上疾病病得很历害,四十多天低烧昏迷,不省人事。后来有一天,他忽然梦见一个黄衣女道士来到面前,对他说:"你有官禄之命,现在还不该死。"随即唤范政把药端上来。这时忽然看见一个小孩儿,拿着琉璃瓶,和一大角碗泻药。楚实喝完便好了。天亮之后,许叔冀派人送药来。楚实病时间太久颇困倦,开始连眼睛也睁不开。当他看见小孩儿和药碗时,都与梦里见到的一样。他喊小孩儿为范政,再一问果然不错。他的病立刻就好了。
杨炎
故相国杨炎未仕时,尝梦陟高山之巅,下瞰人境,杳不可辨。仰而视之,见瑞日在咫尺,红光赫然,洞照万里。公因举左右手以捧之,炎燠之气,如热心目。久而方寤,视其手,尚沥然而汗。公异之,因语于人,有解者曰:"夫日者,人君像也。今梦登山以捧日,将非登相位而辅人君乎?"其后杨公周历清贯,遂登相位,果叶捧日之祥也。(出《宣室志》)
【译文】
死去的老宰相杨炎未当官时,曾梦见自己登上高山之顶,俯视人间,茫茫一片,什么也分不清。他抬头看去,见太阳就在眼前,红光闪烁,普照万里。杨炎于是举起双手把它捧起来。那太阳滚烫滚烫的,一直热到他的心中。好长时间他才醒来。他看看自己的手,还直冒汗呢。杨炎感到惊异,便告诉了别人。有人解梦说:"太阳,本来是帝王的象征。他如今梦见自己登山捧日,这不是要当宰相辅佐皇帝吗?"后来,杨炎官运亨通,终于拜相。果然验证梦见登山捧日是很吉祥的呵。
窦参
贞元中,相国窦参为御史中丞。尝一夕梦德宗召对于便殿,问以经国之务。上喜,因以锦半臂赐之。及寤,奇其梦,默而念曰:"臂者庇也,大邑所以庇吾身也。今梦半臂者,岂上以我叨居显位,将给半俸,俾我致政乎?"蹙然久之。因以梦话于人,客有解曰:"公之梦祥符也。且半臂者,盖被股肱之衣也。今公梦天子赐之,岂非上将以股肱之位而委公乎?"明日,果拜中书侍郎平章事。(出《宣室志》)
【译文】
唐贞元年间,窦参为御史中丞。他曾梦见德宗皇帝召他来到便殿,问他治国之道。听了他的回答,皇帝大喜,于是赐给他半臂锦缎。窦参醒来,觉得奇怪,默默地念叨着:"臂者庇护呵,大权才所以落在我的身上。今梦见半臂,难道说皇帝看我身居显位,将要给一半俸禄,对我执政不放心吧?"他十分忧虑,后来把这梦告诉了别人。有人为他解梦说:"你的梦是个祥兆呵!半臂锦缎,也就是裹胳膊和大腿的衣服;胳膊和大腿常被视为得力助手。今天你梦见皇帝赐半臂锦缎,这不是说他要将最得力助手一职委任于你吗?"第二天,窦参果然被封为中书侍郎平章事,拜了相。
李逢吉
李逢吉未掌纶诰前,家有老婢好言梦,后多有应。李公久望除官,因访于婢。一日,婢至惨然,公问故,曰:"昨夜与郎君作梦不好,意不欲说。"公强之,婢曰:"梦有人舁一棺至堂后。云:'且置在此。'不久即移入堂中。此梦恐非佳也。"公闻甚喜,俄尔除中书舍人,后知贡举,未毕而入相。(出《因话录》)
【译文】
李逢吉未被封官之前,家中有个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