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百七十七梦二(1/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卷第二百七十七梦二
闾英宋琼宋颖妻卢元明元渊许超北齐李广萧铿徐孝嗣 梁江淹代宗
徐善
梦休征上隋文帝唐高祖戴胄娄师德顾琮天后薛季昶玄宗魏仍陈安平
李瞿昙赵良器奚陟张鷟裴元质潘玠樊系吕諲
闾英
后魏闾英为肥城令,梦日堕所居黄山水中,林人以车牛挽致不出,英抱戴而归。后至散骑常侍。(出《梦隽》)
【译文】
后魏时,闾英当上了肥城县令。一天,他梦见太阳落进他所居住的黄山下的水中,村里人用牛车拉也拉不出来,闾英急忙上前将那太阳抱入怀中回家了。后来,他的官职一直升到尊贵的散骑常侍。
宋琼
后魏宋琼母病,冬月思瓜。琼梦见人与瓜,觉。得之手中。时称孝感。(出《梦隽》)
【译文】
后魏,宋琼的母亲病危,三九天想吃西瓜。宋琼晚上作了个梦,梦见有人给他一个西瓜。醒来之后,他果然得到了那个西瓜。当时,人们都说,这是因为他的孝心感动了上苍。
宋颖妻
后魏宋颖妻邓氏,亡十五年。忽梦亡妻向颖拜曰:"今被处分为高崇妻,故来辞。"流涕而去。数日崇卒。(出《梦隽》)
【译文】
后魏,宋颖的妻子邓氏已经死了十五年。一日,他忽然梦见妻子向自己拜道:"我今天已经分配给高崇作妻子了,所以向你告别。"说完大哭而去。几天之后,高崇就死了。
卢元明
后魏卢元明,字幼章,为中书侍郎。孝武永熙末,乃居洛东缑山。时元明梦友(友字原缺。据明抄本补。)人王由携酒就之言别。赋诗为赠。及觉,忆其诗十字云:"自兹一去后,朝市不复游。"元明叹曰:"由性不狎俗,旅寄人间,乃有今梦。诗复如此,必有他故也。"经三日,果闻由为乱兵所害。寻其亡日,乃是发梦之夜焉。(出《梦记》)
【译文】
后魏有位卢元明,字幼章,任中书侍郎。孝武帝永熙末年,他住在洛东的缑山。一天,卢元明梦见朋友王由带着酒而来,与他告别。王由一边喝酒一边赋诗赠给他。卢元明醒来之后,还能想起他诗中的十个字:"自兹一去后。朝市不复游。"卢元明长叹一声道:"王由一向清高而不媚俗,如同暂居凡世的仙人,所以我才有这个梦。他写出了这样的诗句,看来一定有什么不测了。"过了三天,卢元明果然听说王由已被乱兵杀害了。查一查他死的日子,正好是卢元明作梦的那天夜里。
元渊
后魏广阳王元渊,梦著衮衣倚槐树,问占者杨元稹。元稹言:"当得三公。"退谓人曰:"死后得三公耳,槐字木旁鬼。"果为朱荣所杀,赠司徒。(出《酉阳杂俎》)
【译文】
后魏广阳王元渊,梦见自己穿着礼服倚在槐树上。第二天,他问占卜的人杨元稹,杨元稹说:"你能够做'三公'高官。"背后,他又对人说:"这可得等他死后才能得到。槐字,不就是木旁边的鬼吗?"不久,元渊果然被朱荣所杀,死后才被封为司徒。
许超
许超梦盗羊入狱,问杨元稹,元稹曰:"当得城阳令。"后封城阳侯。(出《酉阳杂俎》)
【译文】
许超梦见自己因为偷羊而被关进监狱。醒后他问杨元稹这是怎么回事,杨元稹说:"你能当城阳县令。"后来,他真的被封为城阳侯。
北齐李广
北齐侍御史李广,博览群书。修史。夜梦一人曰:"我心神也。君役我太苦,辞去。"俄而广疾卒。(出《独异志》)
【译文】
北齐,侍御史李广,广览群书,知识渊博。一日,他因编纂史籍太累而睡着了。梦中有一个人说:"我是你的心神呵,你把我役使得太苦,我不得不走了!"很快,李广便因病而死。
萧铿
齐宜都王铿年七岁,出阁,陶弘景为侍读。八九年中,甚相接遇。后铿遇害。时弘景隐山中,梦铿来,惨然言别曰:"某今命过,无罪,后三年。当生某家。"弘景访之以幽中事,多秘不出。及觉,即使人至都参访,果与梦符。弘景因此著《梦记》。(出《梦记》)
【译文】
南朝齐宜都王萧铿,七岁那年就受藩封,陶弘景作侍读。在八九年时间里,二人相处得很好。后来,萧铿被害。当时,陶弘景躲在山里,梦见萧铿来了,神情凄惨地告别说:"我今生的寿命就算到头了。但因无罪,再过三年,我还能生在我们家。"陶弘景想问问阴间的事情,可他怎么也不肯讲。醒来之后,陶弘景半信半疑。三年之后,他派人去宜都一打听,果然跟梦中说的一样。因此,陶弘景写了一本《梦记》。
徐孝嗣
徐孝嗣,字始昌。曾在率府,昼卧北壁下。梦两童子,遽云:"移公床。"孝嗣惊起,壁有声,行数步而壁倒,压床。(出《谈薮》)
【译文】
徐孝嗣,字始昌。他曾经住在帅府里。一天,他白日躺在北墙下,梦见了两个童子,急忙说要挪动他的床。徐孝嗣惊醒起来,听见墙壁有动静,刚跑几步那墙就倒了,压住了他的那张床。
梁江淹
宣城太守济阳江淹少时,尝梦人授以五色笔,故文彩俊发。后梦一丈夫,自称郭景纯,谓淹曰:"前借卿笔,可以见还。"探怀得五色笔,与之。自尔淹文章踬矣。故时人有"才尽"之论。(出《南史》)
【译文】
南朝梁时,宣城太守济阳的江淹,小时候曾经梦见有人送给他一支五色笔,所以文采飞扬,才气横溢。后来,他又梦见一个人,自称叫郭景纯,对他说:"从前借给你的那支笔,现在该还我了吧?"江淹从怀中掏出五色笔,还给他。从那时起江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