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 天策(3/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了,那结果就是死。  

白晋中最终刚刚发出一声叹息。  

忽然。  

一股力量涌来,拉着他的身形猛地加速倒退。  

紧接着,一抹刀光从他身边亮起,正好劈中了苏牧手上的火尖枪枪尖。  

肉眼可见的气浪翻滚。  

白晋中只感觉一股滔天的力量扑面而来。  

蹬蹬蹬!  

他不由自主地连退十几步,这才勉强稳住了身形。  

这个时候,白晋中才看到他身边站着一个男人,赫然正是恭王李川。  

恭王李川面无表情,手持一把几乎有一人高的大刀而立,身上的气息深沉如海。  

而苏牧,就站在他们对面数丈外,已然停下了脚步,眉头微皱,眼神中露出一抹意外。  

“恭王?”  

苏牧持枪而立,枪身之上火焰缭绕。  

他就那么站着,周围的士兵却无人敢靠近他一步。  

他沉声道。  

苏牧之前所有的震惊,都不如这一刻来的凶猛。  

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竟然会在这里见到恭王李川!  

他以为恭王李川早就已经死在了玄帝杨秀虎的手里。  

没想到,恭王李川竟然还活着,而且还出现在这里。  

恭王李川握紧大刀,一双眼睛盯着苏牧,眼神之中不带丝毫波动。  

他那一双眼睛,就像是在看一个陌生人一般。  

他这种反应,让苏牧的眉头皱得更紧。  

“且慢动手!”  

白晋中扬声喝道。  

恭王李川已经迈出去的脚步收了回来,静静地站在白晋中身边,就像是个寻常护卫一般。  

“白大将军,好手段。”  

苏牧看了看恭王,又看了看白晋中,缓缓地开口道,语气之中,杀意森然。  

“彼此彼此。”  

白晋中擦去嘴角的血迹,沉声道,“苏大人不在岭南三州享福,却突然跑到白某的军营当中来不知有何贵干?  

苏大人擅长军营,万一引起什么误会可就不好了。”  

白晋中表情沉静,就好像刚刚动手的人不是他一般。  

他这一番话,直接把刚刚的事情定性为误会。  

真说起来,他们一个是神策军,一个是太平司指挥使,也算是同僚。  

“刚刚我等都没有认出来苏大人,还以为是哪个从大行山中跑出来的妖魔。”  

白晋中继续道,“险些伤了苏大人,还望苏大人见谅。”  

“我当然会见谅。”  

苏牧淡淡地说道,“白大将军,你不准备向我解释一下吗?”  

苏牧用火尖枪的枪尖指了指恭王李川。  

“解释?苏大人觉得有这个必要吗?”  

白晋中道,“恭王如今坐镇军中,好像用不着像苏大人解释吧?  

有些事大家心知肚明,恭王自然是跟自己父亲站在一边,他不想跟苏大人你多说什么,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苏牧冷笑两声。  

这种骗鬼的话也想糊弄他?  

恭王李川会跟玄帝站在一边?  

当年恭王李川失踪之前曾经给他留过口信,对方就是因为发现了玄帝的秘密,所以才失踪的。  

七十二福地的地图,还是李川留给苏牧的。  

这样的人,你告诉我他因为玄帝杨秀虎而不想跟我说话?  

“苏大人,军营重地,外人免进。”  

白晋中沉声道,“就算你是太平司的指挥使,擅闯我神策军的军营未免也有些说不过去,所以,请苏大人离开。”  

哗啦!  

周围那些士兵齐齐向前迈出一步,身上铠甲摩擦,发出哗啦啦的响声。  

明晃晃的刀剑连成一片,足以晃瞎人的眼睛。  

他们身上的杀意冲破云霄。  

恭王李川出现,打断了苏牧挟持白晋中的计划。  

此刻众士兵已经围了上来,白晋中身边更是多出来数十个全副武装的亲兵。  

活捉白晋中最好的机会已经过去了。  

苏牧也没想到,曾经的废物皇子,如今竟然有实力接下自己的一击。  

恭王李川刚刚表现出来的实力,绝对有合体境巅峰。  

短短数年,恭王李川就从真元境修炼到了合体境巅峰?  

他要是有这个天赋,当年也不至于顶着一个纨绔的名头厮混多年。  

“就凭你们?”  

苏牧冷冷一声,目光之中闪过一抹凌厉。  

神策军的实力确实出乎意料的强,但要说能将他苏牧怎么样,那恐怕还差了些。  

别说他手上还有仙兵镇魂钟,就算不动用仙兵镇魂钟,他也照样能在这军营之中杀几个来回。  

“没错,就凭我——们。”  

白晋中表情凝重地点点头,他伸手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身边的恭王李川。  

最后,他的手指指向了远方。  

随着他指向那个方向,人群忽然哗啦啦出现了一道裂缝。  

裂缝的尽头,一个人正提着刀站在那里。  

那人一脸木讷的样子,整个人像是神游物外一般。  

和周围那些士兵身上强悍的气息相比,这个人弱小的可怜。  

他,几乎是整个军营里面最弱小的那一个。  

白晋中竟然指向这么一个人,那两个副将脸上不由地露出意外之色。  

但偏偏是这么一个人,让苏牧的眼睛眯了起来。  

“你是在威胁我?”  

苏牧冷冷地说道。  

白晋中指的那个人,赫然正是他这次寻找的目标。  

王观,王二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