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杀武圣(3/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断之中。  

北上大漠,不仅路途遥远,还需要面对武圣以及更多的兵马,两者难度基本上差不多,自然要选择更加节省时间的方式。  

诚然。  

毁掉主阵眼后,所有人都会得救,而辅阵眼,或许来不及救走所有人。  

但人生,总是要做出抉择的。  

“宇文景温,擅使流星锤,是宇文一族的名将,以勇猛沉稳著称,而且还是一名武圣,还有如此多的兵马,不论怎么盘算,陈将军也不可能顺利离开玛瑙河。”  

裴天南问道:“不知道有没有把这个情况告知给陈将军,让他立即调转回来,或许赶不上攻打鲤城府,但在最后朱陀关决战的时候,应该能相助我等。”  

“殿下、我,都一连修书数封给他。”  

吕籍顿了下,“但是陈将军仍旧坚持自己的想法。”  

“这…”  

范海凌啧啧道:“真是可惜啊!”  

其实。  

对于他们来说,一万五千兵马倒也不是致命的损失,只是可惜陈三石这么年轻的一员名将,就此在历练中丧生。  

“不说这个。”  

许文才打断道:“我们还是聊聊,怎么拿下鲤城府,然后快速开拔进攻朱陀关吧,那血祭大阵的威力,可是越来越强了。”  

大庆。  

京城。  

皇宫,御书房。  

熏香缭绕,静谧安详。  

幔帐之后。  

女帝手不沾墨,只是腥红蔻丹轻轻挥过,面前的奏章就自动翻页批注,即便如此,面对堆积如山的奏章,也还是花费足足四个时辰,从上午到黄昏时分,仍旧还有许多没处理完。  

“姨、姨母…”  

含糊不清的娃娃音响起。  

“别吵了,朕嗯,嗯。让你别吵了。”  

“哇哇哇哇哇——”  

摇篮中,半大婴孩放声大哭起来。  

女帝实在不耐,才纤指一点。  

一抹灵光流转,落在摇篮上后,自动摇晃起来。  

“阿姐,这凡夫俗子饿了。”  

女帝注意到身边无人:“阿姐?”  

无人应答。  

“来人,看好太子。”  

女帝吩咐一声后,便放下手头还没有批阅完毕的奏章,朝着宫殿的深处走去。  

她一走。  

婴孩再次大哭起来。  

“是!”  

守在殿外的两名宫女,听到呼唤后慌慌张张地来到殿内,又是摇拨浪鼓,又是扮鬼脸儿,想尽一切办法逗婴孩开心。  

“太子殿下,您、您能不能不哭闹了。”  

“等会儿陛下回来该责罚我们了!”  

“诶,你说太子是陛下和谁生的?”  

玲儿小声嘀咕。  

虎牢关之战结束后。  

他们的大庆皇帝陛下就出门远行一趟,等到回来之后,就多了这么个孩童,以及一名女子。  

陛下说。  

孩子是她的孩子。  

女子是孩子的姨母。  

但是谁也不知道,陛下的夫君,或者说孩子的父亲是何人。  

“你舌头不想要啦?”  

宫女春儿提醒道:“守好自己的本份。”  

宫殿最深处,开着一扇门。  

穿着端庄华贵服饰的顾心兰站在门前,白皙鹅颈露出,望着天穹远处的一点红光,黛眉之间写满忧愁二字,双手柔荑的更是紧张地扣在一起。  

“阿姐?”  

女帝有些不悦地说道:“不是说好,你跟着我学习处理政务?”  

“归荑,你来得正好,你快看呀。”  

顾心兰拉住妹妹的手,指着西方向:“那里是不是凉州,这是出什么事儿了?怎么天都变红了?”  

她走之前,也猜到要出事,但只想到可能是打仗。  

万一打起来,跟鄱阳的时候一样,来来回回迁徙,带着她也是个拖累,所以才带着渡河来大庆,结果没想到,这个“事”居然大到这种地步。  

“阿姐莫怕。”  

女帝声音冰冷,但说出来的话却有温度:“巫神教的妖人若是真成,古魔族修士涌入东胜神洲,我自会带你离开此地,想办法回修仙界。  

“若是妖人的预谋失败,就更不用担心。”  

“我不是在说这个。”  

顾心兰解释道:“你姐夫,你姐夫还在凉州呢,他怎么办呀?归荑,你不是会术法么,不然你过去看看,把你姐夫也带过来。”  

“阿姐,你怎生日日夜夜念叨那个逛青楼的登徒子?”  

女帝冷冷道:“你可知道,你才走半年,他就跟孙象宗的女儿订婚了?”  

“这不是好事吗?”  

顾心兰理所当然地说道:“难道你我父王,当初没有纳妾?而且孙督师是你姐夫的师父,师父的意思就是父命,难道还能违背?  

“都不说他。  

“就说说你,朝里上上下下都在传,说你有十八个男宠哩!”  

女帝忍不住打断道:“阿姐,姓陈的有什么好?你怎么就是忘不掉,他能给你的朕都能给,他给不了你的朕也能给!  

“若是巫神教此次没能成功。  

“将来这大庆,就是我留给你和陈渡河的依仗,姓陈的能给你什么?  

“说到底,他也不过是一介人臣,盛朝的老皇帝昏聩多疑,说不定哪日就要取他性命,你跟着他过不了安心日子。”  

“不能把你姐夫也接过来吗?”  

“他不可能愿意的。”  

“那也得救他呀。”  

“救不了,看他自己造化吧。”  

女帝拖着龙袍离去,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