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杀武圣(4/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失不见。  

玛瑙河。  

大雪河岸。  

洪泽营全体将士,顺利通过浮桥。  

在他们前方五十里,就是方圆数千里,蛮族最大的营寨,坚固程度虽然比不上真正的城池,但也不是普通的营寨可以比拟的。  

最关键的是,里面有武圣坐镇,有五万以逸待劳的兵马,四面八方,更是有数不清的蛮族部落在聚拢过来。  

十日!  

十日之内。  

若是没办法离开此地,等待他们的就是十万兵马围困,外加三位武圣!  

“大人!”  

夏琮抖掉身上的冰雪,抱拳道:“咱们接下来怎么安排?”  

“大人,不如…原路返回吧?”  

楚仕雄收起刚刚接到的情报。  

凉州方面见到给陈三石来信无用。  

干脆就开始给楚仕雄来信。  

他说道:“趁着开战之前,还来得及。”  

“谁再言退,斩首祭旗!”  

陈三石的声音压过风雪:“我在虎牢关,只有三千人,尚且大破十万,活捉樊叔震!今日,我有一万五千人,难不成,你们这些新加入洪泽营的都是孬种?反而拖累我军的战斗力?!”  

“将军!”  

“我等誓死不退!”  

“誓死不退!”  

“斩首宇文景温!”  

鄱阳的弟兄们、当初的三千玄甲,一齐高呼,其余洪泽营将士也跟随呐喊,声音浩大。  

“来人啊,给我把浮桥拆了!”  

陈三石下令道。  

“是!”  

几名参将立即照做。  

当着一万五千将士的面,把浮桥拆个干干净净。  

破釜沉舟!  

勇往无前!  

楚仕雄哪里还敢再提撤退的事情,他问道:“将军,既然如此,咱们就尽快进军吧,我先前去勘探过,前方十里处,也就是蛮族大寨外,地势开阔,适合我等骑兵排列阵型,万一要是出现差错,还能往西北方向的小路迂回一段时间。”  

“不,传我军令!”  

陈三石站在高处:“就在此地,玛瑙河岸,布置军阵!”  

“就在这儿?”  

楚仕雄回头,看着脚下冰冷的河水:“后退一步,可就要掉进河里面了。”  

“那就,一步不退!”  

“列阵!”  

蛮族大寨。  

“四叔!  

九皇子宇文信急匆匆地来带大帐内:“来了!都来了!昨天夜里,陈三石顺利过河!”  

“嗯。”  

宇文景温问道:“他们主力是否在我大寨之外十里处安营扎寨?”  

“没有。”  

宇文信回答道:“过河之后,他们先是自己拆掉浮桥,然后一步也没有往前,就在原地排开军阵。”  

“哦?拆了浮桥,还背靠玛瑙河?”  

一直波澜不惊的宇文景温,此刻的脸上终于浮现出些许讶异,眯起眼睛凝视着舆图上的玛瑙河:“看样子,这小子是真的下定决心,要在此地和我决一死战啊!  

“好侄儿,你确定洪泽营全军都在吗?”  

“确信!”  

宇文信笃定地说道:“我们来来回回探查许多遍,河岸边上,最起码也有一万两千人以上,基本上就是全军。”  

毕竟不是排着队挨个点名,观测敌军人数不可能准确到个位数,基本上只能有个大概的估计。  

一营满编,一万五千人。  

至少一万两千人,再算上一路以来的减员,差不多就是所有的主力,在这里可不会有盛人的援军。  

“最后一个问题。”  

宇文景温问道:“陈三石和楚仕雄都在吗?”  

姓陈的诡计多端。  

他也要防备有大将提前埋伏。  

“都在!”  

九皇子宇文信说道:“不光陈三石和楚仕雄在,盛朝老皇帝的十二皇子燕王曹芝也在,绝对不会出错!”  

“再试试。”  

宇文景温没有着急。  

“报——”  

恰逢此时。  

士卒来报。  

“陈三石、楚仕雄两人,领着几百人来到大寨外叫阵!”  

“来得好!”  

“哗啦——”  

宇文景温猛地起身。  

只见他的双臂之上,缠绕着一层厚厚的玄铁锁链,走起路来发出“哗哗啦啦”的响声,右手锁链的末端,则是连接着一团硕大的金属。  

流星锤!  

圆形的锤子,表面布满一根根的尖锥,直径足足有半人多高。  

“轰隆!”  

在体型魁梧如牛的宇文景温拖拽下,流星锤开始挪动,好似一座铁山挪动。  

“四叔。”  

九皇子宇文信说道:“你这么快就要亲自动手,不再等等,先派两员大将出去和陈三石较量较量再说吗?”  

“侄儿,叔叔问你。”  

宇文景温踏入风雪中,边走边说道:“你可知道,虎牢之战,南徐樊叔震坐拥十万兵马,再加上冢虎之子,灵狻冉敬轩当军师,却为什么还是败了吗?”  

“因为…”  

宇文信认真思考后回答道:“陈三石诡计多端?”  

“不对。”  

“我承认,他是勇猛无双。”  

“不对,再想想。”  

“难不成,是因为他当时身边有庆国的降将邓丰和凤雏先生房青云?”  

“都不对。”  

宇文景温悉心教导道:“樊叔震之败,败在犹豫!”  

中原人都说蛮人不通兵法。  

可实际上。  

他们每个人自幼都熟读兵书。  

每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