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杀武圣(2/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由于对方的抗命而心生不满,再三劝说无果后,更是怒意涌上心头,他指着舆图之上的玛瑙河:“此河宽阔,一旦过河就再也没有退路,本王只是想救他,难道他看不出来吗?”  

再怎么说到底。  

陈三石也是大盛朝的宝贵“财富”之一。  

曹焕是舍不得让他死的。  

有时候发火。  

更多的是一种担心损失。  

“背水一战…”  

赵无极嘀咕道:“从以往的情况来看,陈大人在战场上,最喜欢积攒大势,我倒是能明白他的想法,只是这回情况不同。  

“背靠玛瑙,相当于困兽之斗,理论上对于士气,有短暂的激发作用,可对面毕竟有武圣,一旦战局出现任何不利的情况,玛瑙河的作用,就会从提升士气,变成压垮将士们的最后一根稻草,因为他们知道连逃都没地方逃,只会彻底崩溃,直接投敌也是有可能的。”  

置之死地而后生。  

这句话听起来容易,但实际上的困难,只有真正领兵打过仗的将军们才知道,难如登天!  

因为当一群人在面对绝境的时候,比起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战斗意志,更有可能…吓尿!  

虎牢关一战,就是最好的印证。  

“俗话说,‘好言难劝该死的鬼’!”  

一名老将说道:“既然真的拦不住,就随他去吧。”  

“是啊。”  

曹焕放下信笺,哀叹一声:“只希望吕将军,不要让我等失望啊。”  

幽州。  

一路长途跋涉之后。  

吕籍终于率部抵达幽州。  

放眼望去,数千里的长城之中,出现一道巨大的缺口,看起来就像是一条龙蟒巨蛇,被另外的猛兽从中间硬生生啃断。  

也就在这断口处,有着数千留守的蛮族将士“老大!”  

聂远追上来:“摸清楚了,前方有五千蛮族兵马,其余有五万在鲤城府,十万大军则是在朱陀关附近安营扎寨。  

“穿过前方长城,就进入幽州地界。  

“要不要我先派几十轻骑试探试探长城驻军的虚实?”  

“不用。”  

吕籍手中拿着方天画戟,双目似乎,凝视着前方的长城,沉声道:“传令下去,从白虎营调来一千陷阵军随我直接冲入阵中!”  

“好!”  

聂远立即去安排。  

他们师兄弟两人搭档已久。  

向来都是如此战术。  

遇到敌军,吕籍一个人带着少量兵马冲进去陷阵,但凡能够取得优势,大军就会随后一拥而上,直接击垮敌军。  

若是陷入埋伏,索性也不过损失千余人,吕籍自能杀出来,聂远则负责大军垫后。  

当然,绝大部分情况,都是吕籍率领千骑杀入敌军当中之后,直接将其杀破胆,然后就是势如破竹,直到取得大胜为止。  

这便是吕籍行军的霸道,依靠勇猛无敌和血腥杀戮,来震慑敌军,从而让敌军一直处于崩溃的边缘。  

今日,也不例外!  

“咚咚咚——”  

“嘶——”  

火烈嘶鸣,蹄声如鼓,红鬓似火,吐息生烟。  

马背之上。  

一员猛将身披朱漆铠甲,一杆方天画戟拖在地中,撕裂大地,留下沟壑。  

一人一马,好似山神降临,直冲敌阵而去。  

“盛人!”  

“敌袭!”  

“是吕籍!”  

驻守长城缺口蛮族大将当即就分辨出来人:“快去通知王爷和仙师,吕籍来了,其余人跟我列阵阻击,拦住他,拦住他!”  

军营前方。  

不论是铁蒺藜还是拒马桩,在火烈马和方天画戟面前,就好像纸糊一般脆弱,连片刻都阻挡不住。  

“啊!”  

眼看着敌军闯入大营,蛮族大将暴喝一声,拿起一杆斩马刀就迎面冲去。  

然而。  

不过一击之下。  

蛮族大将就连人带马化作一摊烂肉。  

大将一死,驻军顷刻间化作一盘散沙,吕籍彻底进入到狂暴状态,所过之处如入无人之境,一千陷阵军,杀得五千蛮人将士丢盔弃甲。  

半个时辰后。  

玄武营、白虎营就杀入幽州境内,跟许文才等人在一处小城汇合。  

“吕将军,总算是等到你了!”  

范海凌欣喜若狂,如同见到救命稻草般。  

“是啊将军!”  

裴天南也上前迎接:“最近几日陆陆续续抵达的各地援兵,再加上玄武营和白虎营,我等如今也有将近八万的兵力,又有三名武圣,未尝不能和他们一战!”  

“只可惜,洪泽营没有到。”  

范海凌说道:“否则的话,我们就有将近十万的兵力,基本上和蛮族没有太大悬殊,胜算还是要高上几筹,只可惜啊…”  

“吕将军。”  

许文才拿着羽扇靠近,问道:“玛瑙河的兵力如何?”  

“我也是才得到消息。”  

吕籍用带血的手指着舆图:“宇文景温从附近各个部落,调集将近十万兵马围追堵截,一旦渡过玛瑙河,就是死路一条。”  

他的行军策略,是以霸道为主不假。  

但绝非是不做任何判断,而是在确定胜算几何,如果失败后需要承受什么代价之后,才会去殊死一搏,用残暴的方式震慑敌军。  

如果见到敌军就打上去,那不是霸道,那是没脑子,粗中有细,保持不败的霸道,才是真正的霸道,才能令敌军闻风丧胆。  

也正因此。  

在他的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