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冠军基因(3/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坎普、佩顿、莱斯、麦克米兰,超音速的核心成员们都非常年轻。  

他们可以满场飞奔,不惜体力的换防、包夹、快攻,让对手乱狂中崩溃。  

去年半决赛首战他们从波特兰偷走一场胜利,靠的就是惊人的防守。  

他们的SOS防守体系已经非常成熟,上个赛季他们不够成熟的是球员。  

最后被经验丰富、老道的开拓者用耐心的阵地进攻破解。  

后面连输了4场,1:4惨遭淘汰。  

本赛季,超音速的球员们变得更加成熟了。  

他们在防守端有着全联盟最强的抢断能力——场均11.5次抢断。  

相应的,他们有着全联盟最好的失误制造能力——对手场均18.5次失误。  

这些数据足以说明他们在防守端的凶猛和激进。  

超音速是防守端使用错位最多的球队,他们在大量回合进行换防。  

目的是为了保持防守阵型的稳固,哪怕对手小打大,大打小也在所不惜。  

佩顿、麦克米兰、坎普等人经常要进行错位防守。  

小防大,大防小乃是家常便饭,乔治卡尔喜欢这种混乱和无序。  

这是卡尔和拉里布朗截然不同的地方。  

据说布朗在训练防守时,拿尺子量球员之间的距离,让他们保持精确站位。  

而卡尔经常不练防守只练体能,到了比赛中遇人就换即可,别有太多想法。  

现在的开拓者,不怕布朗的一板一眼,普林斯顿就是为精确站位准备的。  

越是执着于阵型的完整和精确,开拓者越是能按图索骥地用传球撕开防线。  

尤其是他们拥有甘国阳这样的全能多面手,拉里布朗的严密阵型根本找不到应对办法。  

反倒是面对超音速这种神经病,狂躁症患者,开拓者要费一番脑筋,甚至遇到大麻烦。  

普林斯顿,以及类似的各种传切体系,核心的手段是通过掩护、跑位、走后门找寻到空间。  

高位的一个挡拆,侧翼的一次掩护,低位的手递手传球等,都是利用两两掩护找寻到跑动、切入和出手的空间。  

而超音速的防守针对的就是这种空间,以体力消耗和防守错位为代价,用大量换防来堵住所有空隙。  

同时对外线的持球人,甭管你高矮胖瘦,超音速都会不惜一切去骚扰你,乃至毁灭你。  

常规赛双方四次交手,打成了2:2平手。  

虽然最后一战开拓者早早放弃,送了超音速一场胜利。  

但超音速有一场是在玫瑰花园球馆硬碰硬拿下的。  

足以说明超音速有挑战开拓者的实力。  

乔治卡尔对球队的体系、配备有很强的自信——这家伙一向自信。  

赛前的采访中他说:“我们被很多人低估了,我们非常优秀。论实力我们不在开拓者之下,我们一定会全力争取胜利。”  

和过去相比,卡尔还是低调很多的,讲话四平八稳,没有试图用语言激怒阿甘。  

80年代他已经吃过一次苦头,人要吸取教训。  

他将更多精力放到了赛前布置中。  

超音速一样是准备充分,誓要将霸主拉下马。  

开拓者和超音速的比赛比太阳和掘金的比赛晚半个小时开始。  

临上场前甘国阳瞄了眼电视,太阳在第五战开局落后掘金队5分。  

他想巴克利这家伙今晚要是输掉抢五大战可就丢人咯。  

历史上第一个被黑八的球队,绝对要被笑话一辈子的。  

无瑕再管巴克利,甘国阳和队友们投入到了半决赛首战中。  

开拓者的没有变化,甘国阳依旧留在四号位。  

站在中圈跳球的是萨博尼斯。  

而超音速采用了一个无中锋阵容。  

站在中圈和萨博尼斯跳球的是球队大前锋坎普。  

他们的五号位是同样打大前锋出身的萨姆帕金斯。  

赛季中期,超音速终于无法忍受本内特本杰明。  

将他交易去了湖人,换来了萨姆帕金斯。  

这是一个很好的交易,帕金斯为超音速内线带来了经验和进攻。  

得到帕金斯后,超音速立刻迎来了一波10连胜。  

最终将他们的常规赛战绩锁定在西部第三。  

当然,季后赛开始后,超音速其实更想留在第四。  

这样可以晚一点碰开拓者,打进西决的概率更高。  

乔治卡尔倒是很豪气,直言既然一定要击败开拓者,不如早点碰面!  

首战很快开始,开拓者获得球权后,开始了他们第一次进攻。  

他们采取了双肋侧的站位,甘国阳和萨博尼斯一左一右在低位卡住。  

这是要利用内线身高、力量的优势,强压超音速的内线。  

球给到了低位的萨博尼斯,超音速立刻过来包夹,速度极快。  

萨博尼斯一个脑后传球给到内切的波特,佩顿跟的很紧。  

波特没有机会,只能再给另一侧的阿甘,但球被佩顿断掉!  

开拓者开局第一次进攻就遭到了超音速防守的破坏。  

“这是非法防守!”  

甘国阳冲裁判喊道,给裁判施加压力。  

超音速明显有提前包夹的意图。  

尤其在中路,德里克麦基几乎就是不管自己的防守人,盯着萨博尼斯和甘国阳随时准备包夹。  

麦基臂展优秀,在防守端威胁很大,常规赛他场均有1.4次抢断。  

第一次进攻就能觉察出,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