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冠军基因(2/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阵容上明显和开拓者相差一个层次的湖人就陷入了挣扎中。  

之后开拓者没有手下留情,快刀斩乱麻,始终维持15分以上的领先优势。  

全场112:94,18分的优势赢下比赛,系列赛3:1的比分淘汰湖人,晋级半决赛。  

甘国阳职业生涯9年,季后赛首轮一共就输了两场比赛,虐菜能力相当稳定。  

全场33分17个篮板球4次盖帽5次抢断,展现了他良好的攻防状态。  

这场打完,洛杉矶媒体可以闭嘴了。  

《洛杉矶时报》更是评论:“阿甘的统治力一如既往,无可匹敌。”  

甘国阳的超强状态是开拓者前进乃至夺冠的关键。  

当他能打出高水平,乃至统治力的比赛时,开拓者就是冠军的有力争夺者。  

从季后赛的比赛观感能看出,甘国阳在攻防两端的付出越来越多。  

防守端大量的补位,为外线查漏补缺,经常拉出来防持球人。  

进攻端组织、得分一把抓,一会儿内线一会儿外线,经常满场飞奔。  

在第四场比赛结束后的主教练采访中,贝尔曼直言:“很难想象,阿甘过去已经做的足够多了,但他现在比过去做的还要多。说不定什么时候,他能把我的工作也给做了。”  

甘国阳在一旁听到贝尔曼的话,凑过来大声道:“我也不是没做过,鲍比!你的工资本来就要分我一份!”  

贝尔曼笑着推开甘国阳,第一轮小小的波折对开拓者来说不是什么坏事,反而有利于球队出状态。  

首轮打完,人们对于开拓者的夺冠期望增加了很多,因为大伙儿发现,阿甘还是那个阿甘。  

像菲尼克斯太阳队,常规赛风生水起,进攻打得很漂亮。  

结果到了季后赛,首轮面对丹佛掘金,竟然被拖到了第五场。  

他们在主场的首战就被掘金抢占先机,穆托姆博在内线大展神威。  

单场送了太阳队7个盖帽,导致太阳队进攻打不进篮下,效率大降。  

在送走了萨姆鲍维,交易得到约翰萨利后,太阳更加轻灵、快速。  

可是在季后赛遇到拥有重型高大内线的掘金队,太阳显得颇为狼狈。  

第二战太阳队找回了场子,打成了1:1平手。  

到了丹佛高原,第三场太阳队再败!  

联盟第一,62胜的太阳队就这样来到了首轮被淘汰的边缘。  

关键的第四战,太阳队终于苏醒过来。  

查尔斯巴克利不想背上被黑八的耻辱。  

用一场41分22个篮板球的表现把系列赛的最后胜负带回了菲尼克斯。  

这时候,甘国阳已经在波特兰休整,为半决赛做准备了。  

他们在半决赛的对手果然是西雅图超音速。  

超音速首轮3:0轻松击败了洛杉矶快船。  

这支年轻的球队在季后赛中展现了巨大的活力。  

乔治卡尔的神经病气质和这支球队非常匹配。  

在系列赛开始前的准备会上,杰里韦斯特特别提醒教练组和球员:  

“超音速是个年轻但难缠的对手,他们比去年更加难以对付。我们要尽力在每个细节做到最好,不光是场上,还有场下。要全力帮助球队冲击总冠军。”  

到了季后赛,开拓者上下展现出了和常规赛时不一样的气质。  

常规赛整个球队都充满了懈怠感,给人感觉就剩一口气。  

这口气一旦散了,到了季后赛某个系列赛失败,开拓者将冠军运断。  

可是甘国阳用他稳定如一的表现一直帮开拓者吊着这口气。  

有他在,开拓者就有气在,整个球队就保存着冲击冠军的信心。  

等到了季后赛,首轮轻松拿下来到半决赛,开拓者这口气慢慢化开。  

球员们的注意力慢慢集中,工作人员开始更努力的提供服务,让队员们能专心打球。  

教练组连夜开会,将主要对手的录像反反复复观看,笔记、战术纸条写了一大堆。  

就连今年一整个赛季对篮球事务不闻不问,整天上节目搞曝光度的老唐都回到了波特兰。  

他组织开拓者球迷在玫瑰花园球馆门口举行集会活动,大力支持开拓者冲击四连冠。  

老唐口才很好,在集会时他喊出了球队的口号,“冠军基因!”  

他表示,开拓者拥有冠军基因,“一旦我们走上了通往冠军的道路,就会自觉朝着终点走去,没有任何球队能阻挡我们。”  

“在过去八个赛季里,真正能阻拦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只要我们做好自己,我们一定能走到终点,成就伟大的四连冠!”  

“季后赛开始没有人相信我们能走到最后,现在我猜洛杉矶人一定是相信了!”  

老唐的演讲效果非常好,极大提振了波特兰球迷的信心。  

5月9号,玫瑰花园球馆迎来开拓者和超音速的半决赛首战。  

当晚,球票再度销售一空,现场临时增加了二百多个座位。  

波特兰球迷的疯狂为开拓者球员提供了很强的心理支持。  

常规赛很多球迷表示“冠不冠军的无所谓,能看阿甘打球就行。”  

真到了刺刀见红,刀刀见血的季后赛,没有人会拒绝胜利和冠军。  

超音速也一样。  

经历两年多时间的重建,超音速的基本框架已经搭建完成。  

他们狂野、充满活力的比赛风格在全联盟独树一帜,让很多强队都头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