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再会故人(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看着护峰大阵外的老妇,李季安眉头微皱。  

如此特殊时期,其更是身为柳静春的道侣这种特殊身份,李季安是万万不想与其打交道。  

而且其专门来此的目的,李季安心中自然有数。  

“老身上门求丹,请见李丹师。”  

郭芷兰在阵外停住,鼓起一口丹田气。  

李季安扭头看了眼小乔,对外问道:“敢问道友高名大姓?为何寻来?”  

“老身郭芷兰,皆因李丹师当年帮夫君炼制的延寿丹品质极好,特此寻来。”郭芷兰对答如流。  

闻言,本来静坐的小乔身体轻颤,不由自主看向外面老妇,眼中神色复杂。  

“有请!”最终,李季安开阵迎客。  

郭芷兰拱手一礼,进入阵中。  

“见过李丹师。”  

让李季安松了一口气的是,郭芷兰行事稳重,此行也并没有和小乔相认的苗头。  

“郭道友欲炼制何种丹药?”李季安如常接待。  

“想必李丹师已经知晓老身夫家剧变,如今夫君被废丹田,本就寿元无多的他,难有几日活头了,老身想要求李丹师帮忙炼制保元丹为夫君续命些时日。”郭芷兰没有避讳柳家之事。  

闻言,李季安点点头。  

其这般要求,合情合理,加之曾经帮柳静春炼制过延寿丹的渊源,今日造访倒也无可厚非。  

其后两日,李季安专心炼丹,让小乔陪客。  

中途李季安专门感应,郭芷兰并没有与小乔相认,小乔同样内向拘谨,两人接触过程也有由疏到近的过程。  

相熟前,郭芷兰装模作样问询小乔身世,感叹其命途多艰,好在遇到了李丹师。  

小乔也默契的没有表露自己的内心,而是像个陌生人一般好奇郭芷兰的一生。  

郭芷兰倒也没有隐瞒,将如何与柳静春相识相知相爱回顾,亦是述说了生平劫难,说到痛失爱子时,也曾泪如雨下。  

小乔则以晚辈身份安慰。  

整个过程,李季安还是满意的。  

两日时间过得很快,郭芷兰意犹未尽,却也不得不离开。  

其此番前来,只是为了见一面孙女,却从未想过将其拉入柳家祸事。  

“老身拜谢李丹师!”接过李季安递来的丹药,郭芷兰以一截灵竹作为报酬,更是重重一礼。  

“郭道友言重了,不过是一笔交易。”李季安其实明白其这一礼的含义。  

郭芷兰和蔼一笑,话锋一转:“李丹师独享灵峰,又有小乔这般美人儿相伴,当真是神仙般的生活。”  

李季安摇摇头:“郭道友误会了,小乔乃李某晚辈,李某视若己出。”  

“哦?”郭芷兰颇感诧异。  

她这两日与小乔相处中,能够感觉到小乔对于李丹师的依赖和尊崇。  

而且以小乔孤儿身份,又是半路跟随李季安,如今还是练气期的天资,正常情况下,像李丹师这般身份,非看中其美色,恐怕都没有资格留下。  

偏偏李丹师居然还将其视为己出,还一直资助其修行。  

修行界并非没有这般品性高洁者,只是…比之遇到结丹机缘的概率还低。  

愣神之后,郭芷兰笑了,笑的很开怀。  

如此,或许对于孙女的未来可以有新的安排。  

“对无亲无故的孤儿如此厚待,李丹师品性高洁,老身佩服。”  

李季安淡淡一笑,坦然道:“道友抬举,初时也只是受人之托,后来,陪伴日久,就有了感情,也是这丫头懂事。”  

郭芷兰细心感受着李季安言辞间的真诚,心中更加满意,有些期待道:“李丹师可知柳家那片奇石林灵脉道场的归属?”  

“听宗门同僚说起过,似乎是赏给了秦真人。”李季安随口道。  

“李丹师应该知晓秦真人此番讨伐柳家的根源,实不相瞒,妾身夫君此番能够保住一条命,也在于秦真人求情。  

如今,秦真人对于奇石林灵脉道场的处置还未开始,不过,若是李丹师有意,其三阶下品的核心道场当是有不小机会。”郭芷兰几乎将话挑明。  

李季安神色表现出意动,心中却是淡然处之。  

三阶下品灵脉看似比二阶上品只高一个小品阶,但实际上的差距,却是天差地别。  

只因就这一个小小的品阶差距,便是结丹和筑基的天堑!  

可以说,任何一个筑基修士都不可能不意动。  

若李季安一点意动都没有,反而有些不正常。  

不过,李季安如今在碧云宗的人脉发展的不错,也积攒了不少贡献,对于宗门内的三阶上品灵脉道场都有希望。  

如今的天地环境,三阶下品灵脉想要结成真丹,成功率较低,正常来讲,三阶中品灵脉环境几乎成了真丹的底线。  

再者,他对柳家的地方敬而远之,并不想掺和进去。  

但是表面上,他还是试探性的问道:“不知…圣宫对于柳家的处置是否彻底完结?”  

郭芷兰微微一笑,明白其顾忌,当即道:“请李丹师放心,如今柳家族内之事,除了未缉捕到的魔头,以及那魔头寻到的天师,全部处置清楚,奇石林道场不再有遗留问题。”  

“天师?”李季安适时追问。  

“李丹师有所不知,那魔头当年豢养血奴时,曾意外寻到一位能够预测吉凶的神眷者,也是靠着那位神眷者,老魔才能安然无恙这么多年。。”郭芷兰毫不掩饰道。  

“原来如此!”李季安恍然大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