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再会故人(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那位神眷者如今?”  

“李丹师放心,那位神眷者在老魔逃遁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陷入了沉睡,如今也已经被圣宫禁制,此生应该不会再出来。”  

“…”闻言,李季安若无其事点头,心中却是一紧。  

宁素锦陷入沉睡?已经被万法宫软禁!  

果然如自己猜测一般。  

而且从郭芷兰的言辞间,李季安察觉其恐怕都不知道宁雨檀的存在。  

亦或者,宁雨檀的存在很多人都不知道。  

“多谢郭道友好意,李某对于如今处境很满意,暂时不敢奢求太多。”沉吟片刻,李季安收起意动之色,婉拒好意。  

郭芷兰稍显失望,却也明白了李季安的顾虑:“无妨,欢迎李丹师随时来奇石林道场做客。”  

“也欢迎小乔随时来做客。”  

送走郭芷兰,李季安不再犹豫。  

既然万法宫已经将宁素锦软禁,且宁素锦陷入沉睡,宁雨檀这里应该不会有隐患。  

随后他便开始准备此番出行事宜。  

一月后,李季安报备宗门,带着小乔再次前往碧落坊市。  

柳家主脉此番算得上灭族,然而周围附庸的支脉,大多出了五服,甚至有些早就断了血脉,并没有受到牵连。  

更是因为柳家聚灵大阵破灭,灵气回返支脉,附庸家族的灵脉环境变的更好。  

秦贺年不仅接手了奇石林灵脉道场,同样也成了碧落坊市的主子。  

“大哥,你当真想开了?”昔日柳家老祖道场内,秦贺年看着面前风烛残年的柳静春,沉声问道。  

柳静春苦涩一笑:“宗族、宗族,若非昔日受此所困,又何至于如今地步?”  

他因从小天资异禀,被视为柳家下一代老祖苗子,接受的家族观念教育比之同龄人更多,更深。  

加之从小享受到的宗族优待,让他心中宗族的观念根深蒂固。  

所以在得知柳家老祖修炼魔功,一旦曝光会让柳家陷入灭族绝种之祸时,第一选择是隐瞒,然后才是阻止,消灭。  

包括联合族人反叛也都是为了家族。  

若当年其知晓此事,第一时间上报碧云宗,将此事扼杀在萌芽期,那时老祖还未修成魔身,碧云宗尽快抹杀后,未必会有如今灭族之祸的惨状。  

如今家族已经覆灭,他算是彻底不再执拗于宗族了。  

“夫君,哪怕不为了宗族,也该为那丫头想想啊,我们亏欠她太多了。”郭芷兰在见过小乔后,却有了不同想法。  

柳静春顿住。  

“是啊,我们亏欠她太多。”  

“大嫂安心,我会想办法将那丫头接到身边,保证让其筑基。”秦贺年接过话头。  

“贺年,我们也亏欠你太多。”郭芷兰又看着秦贺年,一脸的愧疚。  

“大嫂说的哪里话?那丫头便是我的孙女,这点小事算不得什么。”秦贺年洒然一笑。  

他本来的想法是暗中将柳静春的唯一血脉安置在奇石林主脉上,并且尽心扶持其重新建立一个柳家。  

但是柳静春如今却已经没有了这种想法。  

半个多月后,李季安和小乔再次进入碧落坊市。  

一入坊市,他便放出呱呱,让其以气味寻找宁雨檀。  

不到半日,在坊市商业区的一个灵食铺中,呱呱发现了宁雨檀。  

这让李季安长出一口气,此前他有过担心,怕宁雨檀离开,届时便是大海捞针。  

“道友里边请,我们雨锦轩的灵糕不仅可补益…”李季安和小乔刚刚踏入零食铺,熟悉而陌生的轻灵声音传来。  

宁雨檀快步迎出来,然而话说一半,她盯着李季安的脸颊,微微失神。  

李季安如今三四十岁的模样,因为此世从八岁开始的灵气滋养洗涤,又有筑基期的法力滋润肉身,比之在仙赐皇朝时,容貌有一些差异,不过,大体轮廓,包括五官搭配还是有很多相似点。  

若是笼统看去,还是可能认错的。  

“像…”喃喃开口,但却又瞬间反应过来。  

仔细一看,还是有很多差异的。  

而且,如今已经过去一百四十八年,李季安又没有被接引仙师带来修行界,必定早就化作枯骨。  

“道友不妨品尝一下本店的镇店之宝?”  

“可。”李季安点点头,带着小乔坐下。  

他没有刻意关注宁雨檀,但是刚刚宁雨檀的表现太过明显,甚至他前几世听过无数遍的那句台词都差点脱口而出。  

由此可见,宁雨檀做不得假。  

不过,相比于一年前跟踪其不知道什么手段逃过万法宫审查修士进入坊市时的神情姿态,却又有很大变化。  

此刻的宁雨檀和李季安记忆中那个第一次见面时的俏皮小丫头更加重合。  

“灵食铺?”  

“为什么一定要待在此地?”  

待宁雨檀进入后厨准备灵糕灵茶时,李季安神识将此地笼罩。  

就其一个人,后厨里也尽是精心烹制的灵糕茶点。  

不多时,宁雨檀将灵糕端上,再为李季安提来一壶灵茶。  

李季安此刻收敛了气息,以练气后期示人,宁雨檀并未察觉异样,一直以同辈招呼搭话。  

更是在退回柜台后,躲在柜台后面偷偷打量李季安。  

眼见李季安和小乔吃吃喝喝,有说有笑,她眼中就愈发的落寞。  

直到眼看两人吃的差不多,准备离开时,她终于忍不住。  

“道友可还满意?”其上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