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陌刀(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后来,北方来的狄夷,乘机灭了卫国。  

卫国百姓死伤惨重,甚至整个国家都是一片炼狱。  

卫国大臣纷纷逃离卫国,宗室们四散求助,但是,却没有一个国家愿意帮助卫人驱逐了狄夷。  

卫国的一个早已嫁人的公主出面了。  

她返回卫国,日日啼哭哀嚎,愿与卫国共生死,齐恒公听说了这件事之后,大为感动,于是毅然亲自领军,大败狄夷,帮助卫人重建了家园。  

诗经·木瓜这首诗,说的正是这件事。  

而当年,齐恒公带着的兵马里面,便有仅仅是上士出身的田氏老祖田完。  

田盘以外臣之礼,再次拜见了南子。  

“太后言重了,你我本是友邦,友邦有难,我等岂能袖手旁观呢?”  

田氏大营内,田盘让人送上了酒菜。  

众人寒暄几句,南子却是说明了来意,她轻笑道:“我听闻田氏与鲍氏航行海外,遇到了仙山?”  

田盘眼神闪烁几下,哈哈大笑起来:“这等荒蛮之语,太后也相信?田氏的船队,不过是去了箕子朝鲜罢了。”  

“这样吗?”  

南子笑了笑,并没有在继续这个问题。  

而子辄却是接了口:“卫国濒临大河,也能造了船只的,不知道田公可否带上卫国船只,去一趟箕子朝鲜呢?”  

田盘拿起了酒爵,邀请众人饮酒,心中却在思索着对策。  

众人齐齐喝了一爵之后,田盘笑道:“实不相瞒,田氏不长与水战,田氏水师,都是鲍氏和我那位小子训练的,就连航运的事情,也是小子操心,卫国若是有意,我可以询问一下,再派人回复,若何?”  

众人见到田盘的神色,心中明白,脸上却是不曾表现出来。  

田氏怕是真的在海外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地方的。  

原本世间有了传言,说是齐人航海海外,发现了一座仙山,山上天动地摇,每一次动摇之后,便会有了无尽的金银涌出。  

正是靠着这些财富,田氏发展的很快。  

前些时日,当听到田氏一己之力,全歼了吴国水师的时候,他们惊诧极了。  

吴国水师,这可是久经战阵的强军啊!  

自从吴国水师建立以来,先是与楚国征战无数年,然后又与越人相斗。  

而齐国的水师,自从骚扰东莱后方,扫平了东莱之后,齐国的水师就没有了战争了。  

他们原本以为,就算齐人战胜了吴国,自身也要损失大半的。  

哪知道,最后竟然只是出动了一个田氏的水师,竟然就战胜了吴国大军。  

甚至,还是全歼!  

当时,他们就对田氏的水师为什么会这么厉害,起了好奇心。  

在调查之下,竟发现了一个骇然的事情。  

这个时代的生乎节奏是缓慢的。  

这是一个一场开战,要准备两年时间,一场来往,需要一年之久,一封书信,也需要三个月才能到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除非是贵族,若不然的话,穷人一旦出了远门,极有可能就是生生世世了。  

是以,就算田白建设少海舰队,已经两三年时间了,但是,诸国对于这个却是并没有在意。  

毕竟,在各国的认知里,水师实在是太无足轻重了。  

也就是卫人国土狭小,自身又与黄河接壤。  

若不然的话,卫国也不会关心这个问题的。  

子辄很是精明,南子只是提了一句,他就明白了田氏必然是发现了什么好处的。  

子辄与南子对视一眼,两人都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到了要参与其中的意思。  

子辄道:“贵国对于我国的帮助,寡人实在是感激不尽,我预备亲自前往齐国,像贵国表示感谢,烦请田公能够代为通传一声。”  

“自无不克!”  

田盘轻笑起来:“君候放心,盘回了国内,必然第一时间像国君提及此事,以促成君候访齐的。”  

子辄看了南子一眼,两人都看出了欣慰。  

只要他们能够去了齐国,那么齐国的秘密就藏不住。  

毕竟与田氏、鲍氏的体量,就算是能够杜绝了国高的参与,但是,其他的士大夫,他们总是要拉拢了。  

只要知道这件事的人多了,那么他们就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南子却是开口道:“哀家这一次前来,实为出访杞国而往,毕竟哀家出身宋国,与杞国同为三恪之后,两国之间也该多来往才是。”  

南子的笑容很是恬然:“便是陈国,哀家也是惯来亲近的。”  

田盘无言以对了。  

田氏乃是陈国的分支,而宋国与陈国这些年来却是联盟的关系。  

面对这一位宋国公主,提起了两家的关系,他这个小宗之人,哪里有置喙权哟。  

南子仿佛没有看到田盘的尴尬,自顾自道:“杞国位于齐国之中,哀家倒是要先请田公行一个方便,借道给哀家了。”  

田盘苦笑,他只得对着身边一个卫士吩咐几句。  

不一会,卫士拿来了一方令牌。  

这是一面田家的文牍,只要是拿着这个文牍,在田氏的城池之内,都能得到帮助的。  

他自然知道南子需要的是什么。  

没看到刚才南子说的那么正式,不就是为了堵住他的嘴,让他同意啊!  

而南子又是卫国的太后,在这个时代,只要是贵族,往来天下,是不会受到了阻拦的。  

甚至,不说贵族们,甚至就连边境线上,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