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2.突破一流球星(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术评价A:控球A,传球A,挡拆后跳投B,运球后投篮A,急停跳投C,低位背身技巧B,高位背身技巧B,三威胁站姿D…”  

孙策都要泪奔了,终于跨过了B级别这个大瓶颈,提升到了A级别的球星行列。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很多球员,进入NBA的时候就已经有实力的B级别,但打到退役,都依旧只是普通。  

实力这东西,不是光靠训练就能达到多么多么强的地步,努力很重要,天赋更重要。  

比如投篮,有的人整个职业生涯都努力练还不如有的人随随便便练一两年投得准。  

在同样努力的情况下,天赋才是最重要的。  

像孙策三秒区右侧中投、罚球线和底线勾手,停在A级别已经好一段时间了,依旧还是一流级别,没有提升到A级别的准顶尖级别。  

还好是这三周训练下来,他感觉得到有进步,一开始和科比一起练的时候,100投几乎达到过90次命中的情况,但现在,10次至少有三四次达到至少90个命中。  

这让孙策看到了进步,感觉这一块还是有发展空间。  

高位、低位背打,从能力评价方面没有什么进步,但不是说孙策没学到什么东西,而是与科比学的高位背打,和孙策与乔老板短暂的学了一个星期高位背打后自己琢磨出来的背打差别不小,低位背打更是两个路子,孙策跟科比学的东西,短短三个星期时间,肯定没有和兰多夫学了两年的低位背打、自己琢磨了一年多的高位背打那么熟练。  

而且和科比学完后,还得自己思考、训练,重新整理出适合自己的高低位背打,现在主要是看有没有触发转化技能的条件的机会。  

而三威胁这一块,孙策门槛都还没跨进去,菜得不要不要的那种。  

最重要的是,卡了差不多一年的耐力评价,终于提升到A级别了!尽管只是A级别中可能最弱的一波,但至少是一流级别的体力,到了比赛的时候,可以更好的分配体力。  

但这一块要继续进步…难!  

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想到一起训练的哥几个,孙策感觉路还很长。  

S级的科比和詹姆斯就不说了,S级别的安东尼也不是能单挑得过的,就连因为球队角色改变技术退化、实力下滑到快掉出A级别的波什,都还比他孙某人强两个小档次,孙策压制住了激动的心情,还是得努力训练。  

而且,保罗乔治追赶得很凶猛,之前孙策休息的7月份,保罗乔治一直都待在加州老家的高中球馆训练,前几天,已经突破到B级别了,一副到了新赛季要提升到B级别的准一流级别的架势,这让孙策感觉压力很大!特别是单防这一块,孙策感觉自己真心比不过保罗乔治。  

但这问题不大,球队有那么多单防球员,也轮不到他孙某人单防,队友都瞧不上他单防,他好好的管好自己的协防和换防就行了。  

倒是吉米巴特勒那边,虽然孙策看不到对方的能力评价,对方目前还不算NBA球员也还不算他的队友,夏季联赛都没打过,但吉米巴特勒进步比想象中的慢,还在慢慢的打基础。  

吉米巴特勒一开始按照孙策说的,练底角三分和切入,切入倒还行,长得那么壮,但手不好使,还得加练上篮,而三分…吉米巴特勒似乎真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孙策也绝了让吉米巴特勒成为3D球员的可能,尝试让他练接球中投,反而这个好像更适合这家伙。  

虽然吉米巴特勒中投进步也很慢,但十来天下来,看得出来有进步,而不像三分那样毫无进步。  

既然是这样的情况,孙策没有强求吉米巴特勒要成为什么样的球员,有开发接球中投的可能,孙策准备到了9月21号回孟菲斯召集队友们自主开始训练营的时候,让托尼老师教这个肌肉怪防守,3D当不了,当2D球员也不错,接球中投单防,也是个很好的选择。  

至于吉米巴特勒的持球进攻能力,他爱练就练,孙策也不拦着,但到了比赛的时候,孙策就把吉米巴特勒当2D队友用就对了。  

思考了一番后,孙策看着时间,6点50,距离科比到达还有10分钟,孙策坐下来休息一会儿,等会儿还要和科比对刚。  

孙策不承认那是被虐,就是对刚。  

看了下谦逊板块的学习进度。  

“谦逊:  

学习对象:科比布莱恩特,  

学习目标:高位背身单打,S级,加成效果百分之三十五,完成度(6/7)。  

低位背身单打,S级,加成效果百分之三十五,完成度(4/7)。  

三威胁站姿,S级,加成效果百分之三十,完成度(0/7)。”  

前两个都还不错,高低位背打本来就已经入门了,三个星期下来,训练进度越来越快,特别是高位背打,已经到了最后一关“学会”的地步了。  

但要“学会”,达到有概率转化技能的地步,还得努力。  

低位背打主要是习惯不同,进度比高位背打慢一些,但也很快,有一个加成百分之三十五的最接近神的男人教学,学得快是理所应当的,只是得承受那种折磨。  

这时候,孙策感觉把吉米巴特勒叫来和大佬们一起训练简直是这次训练中做出的最棒的决定。  

当然,学会动作、学会基础技巧,还得孙策自己琢磨、训练,找出适合自己的最好的打法,而且需要在比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