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赵泗打算一统百家?(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托梁换柱?纣王转世?”  

始皇帝挑了挑眉毛看向蒙毅。  

“殿下和李相同行廊道之时,廊柱崩塌,殿下托梁而起,差人换柱,这消息传了出去,再加上前不久殿下颁布释奴令,有狂儒称之为纣王恶政,托梁换柱一出…陛下不在咸阳,因此咸阳舆论甚嚣…也可能是因为殿下开放学室,诸子百家汇聚于咸阳的原因吧。”蒙毅笑了一下之后开口向始皇帝解释。  

“帝辛遑如泗儿?”始皇帝嗤笑了一声。  

从政策上来看,始皇帝还是比较欣赏这位亡国之君的。  

政策都挺大气,眼光也很长远,想的很美好,可惜能力不太行…  

所谓成王败寇罢了…正如赤脯含玉的周天子…其实从品行和能力上也没啥大错,就是单纯的积重难返。  

但再怎么说,也不至于闹出来纣王转世的妖言。  

不是觉得不吉利,纣王只不过区区一个王罢了,自家孙儿日后是要当皇帝的,王算什么?  

况且自家孙儿比帝辛强多了好吧,这可是个祥瑞。  

真要让二人换一换,姬周能不能赢都两说。  

“这帮狂生胆子倒是大的很…”始皇帝嗤笑了一声。  

“他们胆子向来都很大,先前种种妖论,虽然有别有用心之人于背后推波助澜,但倘若没有这群狂士,也不会天下喧嚣。”顿弱脸色冰冷的附和着。  

黑冰台的领导者,始皇帝的黑手套。  

顿弱对于这种事情经历的最多。  

背后谋划之人固然可恨,但是这群跟风喧嚣的蠢货在顿弱眼里更加该死。  

幕后黑手起码有利益可图,有行事的动机和目的。  

这群狂士,纯粹就是没脑子爱跟风…听风就是雨,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  

“要不要给他们一些教训?”顿弱小声开口问道。  

“朕答应过泗儿,不会禁绝言路,况且泗儿不是组建了执金吾?不需要黑冰台插手干涉…”始皇帝笑着摆了摆手。  

“今时不同往日,说两句罢了…时局不同,看待事情的角度也要有所不同,倘使不能与时俱进,日后便只有执金吾而没有黑冰台了。”始皇帝看了一眼顿弱夹杂着深意开口说道。  

以前要舆论管制是为什么?  

因为天下太乱了…大秦必须进行高压管理,除非始皇帝愿意取消赋税,废掉秦律,与民生息。  

那个时期,这群知识分子很轻易就能够拉拢到底层黔首,知识分子没有上升渠道,黔首活着也颇为勉强,当然要舆论管控。  

至于现在?  

一个正常的黔首家庭,每年产出来的粮食交完赋税都多的根本吃不完,大秦成功进入了第一次粮食爆发时期。  

再加上这個时间段也不是什么小冰河时期,气候颇为怡人的原因,粮食爆发式产出,以至于大秦同时进行了多个大工程以及南北同时开发,粮价依旧再不可避免的逐步下滑。  

产出过剩粮价就是会降低…  

目前,秦国的粮价已经低至八钱一石,如果官府不加干涉,还有降价的空间,说实话,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说白了,黔首生活红红火火,你说破天对他们而言也就增加了一份谈资,指望他们因此而对大秦产生什么怨恨?拉倒吧…  

没读过书是真的,但基本的趋利避害黔首们还是懂的。  

能活得下去,还能过得好,最多也就当个乐子。  

这个时间段压根没必要舆论管控…除了一些大逆不道之言,以及幕后有推手存在的舆论,没必要禁止。  

反正都是一帮要被扫进垃圾堆的东西,随他们怎么说好了,多说几句,反而更容易看清楚他们的成色。  

“泗儿要给百家立规矩,他们说话了才好,正好提前让他看看都是什么货色…”始皇帝笑着摇了摇头。  

顿弱没有说话,只是沉默着看向宫外。  

“朕觉得泗儿说的很对,诸子百家,不论如何,其中到底都是有一批可用之人的,只不过其中驳杂太多,为国家计较,一刀全砍掉未免浪费,泗儿的想法很不错,画出来一条路给他们走,以免他们误入歧途,至于走的快慢,就全凭本事了。”始皇帝幽幽开口。  

因为托梁换柱的原因,舆论确实更加厉害了…  

当然,赵泗的名声摆在那里。  

而且并不是所有儒生都是腐儒狂士…  

实际上随着时代的变革,诸子百家都在不停进化,尤其是在这个学术争斗剧烈的时代,百家的思想底线都颇为灵活…  

不赞同赵泗的是守旧派…这批人尊崇古经,尚春秋,如果从地域角度上来看,这群人则以鲁儒为主。  

但儒生之中赞同赵泗的也不在少数,毕竟不是所有人都不念好的。  

降徭降税,开放学室,高产种子,而且解放奴隶,加强人权,事实上新时代的儒生还是比较支持的。  

他们之间大概类似于旧吏和新吏的关系,旧儒腐朽,新儒激进,思想灵活,彼此之间不说亲如一家也可以说是形同水火了。  

只不过得益于法家一家独大,思想理念不同的儒家各分支之间的斗争主要停留在学术争端,面对法家的压力,彼此之间还是勉强能够守望相助的。  

舆论甚嚣之下,支持派和反对派各执一词。  

其他学派目前是支持派压着反对派打,毕竟其他学派对礼法的敬畏不是很大,儒家这边是反对派大过支持派。  

礼法是儒家的核心思想,旧儒学的最高支撑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