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0章 涿郡(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镇东将军闻言而知雅意,听到张苞这么一问,眼中别有意味地隐含笑意:  

“阿兄也想去堵司马懿?”  

张苞嘿嘿一笑,再次搓搓手:  

“能堵住自是最好,堵不住,吓一吓他也是好的嘛!”  

言下之意,是想去常山。  

毕竟真要能把司马懿堵在井陉里,那可真算得上一件泼天大功。  

与三娘这次行险道拿下幽州也不遑多让。  

作为一名将军,看着这等大功近在眼前,哪有不眼热心动的?  

没想到镇东将军却是笑着摇了摇头:  

“我劝阿兄还是去邺城比较好。”  

张苞一听,不禁就是有些失望:“为何?”  

“因为司马懿不比他人,诸多贼人中,就数此老贼最为狡诈。”  

镇东将军说到这里,顿了一下,似乎在思索怎么说得委婉一些:  

“当年关中一战,司马懿在武功水与丞相对峙,大司马拿下河东后,也曾有过此时这般的机会。”  

“不过大司马却是迟迟不愿意西渡大河,与丞相合围司马懿。”  

“当时莫说是他人,就是我,也想不明白大司马为何要如此一反常态,放过近在眼前的大功。”  

“然则事后看来,若非大司马定力足够,说不得就要中了司马老贼的圈套。”  

当年拿下河东后,虽说西岸有贼人守住渡口,但以冯大司马的本事,想要率大军强渡大河,包抄司马懿后路并不是什么难事。  

但他偏偏就选择了在东岸钓鱼。  

事后证明,冯鬼王的深谋远虑,果然不是浪得虚名。  

司马懿不但出乎所有人意料地摆脱了丞相,甚至还在渭水一带布下了伏兵,就等着冯某人所率的凉州军一头扎进来。  

作为当时的凉州军先锋,镇东将军在事后每每想起彼时的凶险,犹是一阵心惊。  

时至今日,镇东将军都没能想明白,司马懿与冯大司马两人,是如何在互相看不见对方的情况下,就能猜到对方的存在。  

一人悄无声息地蓄势待发,随时想要扭转乾坤。  

一人在隔岸垂钓,设法逼迫对手不战而退,主动让出关中。  

虽然没有直面交锋,但隔空的无声交手,却让亲历其中的镇东将军感受深刻。  

想到自己率军冲锋陷阵,为了强渡大河,连雷神之火都用上了,反倒是显得过于拙稚。  

甚至以镇东将军心志之高,也不可避免地被这件事打击到了自信。  

在某个瞬间,镇东将军有一种自认已初窥门径,自诩登堂,却忽见对方已负手立于琼霄之上的感觉。  

又如自己正蹒跚于青石苔径,芒鞋犹沾晨露,而对方已踏云凌虚,伸手摘星。  

不过让镇东将军感到庆幸和安慰的是,立于琼霄,踏云凌虚,伸手摘星的人,是自己的枕边人。  

正是受到了此事的刺激,所以这几年镇东将军表面上不说,但暗地里却是覃思积学,衔华佩实,充实自己。  

这也是为什么张苞会感觉到镇东将军连学问都变得了得。  

正如此时她的考虑,颇为细密:  

“我离开蓟县后,城内的细作必然会以最快的速度,前去给司马懿报信,就算阿兄现在就立刻出发,也已经迟了两天。”  

从准备攻破古关开始,一路上靠的都是信息差和速度。  

拿下蓟县之后,幽州方面的消息就已经不可能再保密。  

毕竟蓟县无论是与常山也好,邺城也罢,距离都已经超出了保密的极限。  

再加上大批骑兵行军,速度再快,也不可能比得过细作或者传骑报信。  

按正常速度赶路,恐怕还没到那里,就会遇到司马懿设下的伏兵。  

如果强行赶路,到了常山郡,人马皆乏,还没能喘过气来,多半就得立刻面对从井陉返回的司马懿大军。  

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与送人头没有什么两样。  

还不如直接去邺城,威胁对方的后路,不管来不来得及,都可以逼得司马懿从井陉仓促退回邺城。  

然后再以骑兵的优势,不断袭扰,拖住司马懿主力大军。  

只要能等到冯大司马从太行西面率大军进入河北,那么大局就已定。  

听到镇东将军如此重视司马懿,张苞不禁挑了挑眉,刚想说是不是太过谨慎了。  

毕竟这些年来,司马懿每每遇到自家妹夫,就没有一次能讨得了好。  

而且当年在五丈原时,自己也不是没有见过司马懿,也没觉得此人厉害到哪里去。  

即便有优势兵力,还不是被丞相压得只能依靠武功水龟缩不出?  

就连丞相送去女妆都没能激得此人出战。  

更别说张苞和关兴等人,联手歼灭秦朗所率的魏国精锐中军时,司马懿不但没有前来救援,甚至还借机逃窜…  

正是因为这个事情,张苞颇为不耻司马懿。  

再加上司马懿畏蜀如虎之名,由来已久,在不少人看来,此人不过是个胆怯之辈。  

还有这么多年来,大汉对上伪魏,少有败绩,大伙看不起魏军,也是情理之中。  

咦,不对,是有过败绩的。  

魏延的上党之失!  

张苞一念至此,有些发热的头脑,终于变得有些冷静下来。  

上党一战,不正是因为司马懿奇袭?  

此人…应该还是有些本事的。  

看到张苞脸色变幻不定,镇东将军知道他心里还是有些犹豫不定,于是又加重了语气,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