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1章效仿(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醒了?  

一个声音或近或远,飘飘忽忽的传了过来,钻进了郭嘉的耳朵当中。  

郭嘉略带着一些呆滞,坐将起来,衣服头发散乱。  

这是哪里?  

窝在哪里?  

等郭嘉的焦距汇集到了荀彧脸上的时候,荀彧才点了点头,说道:我在外面等你…  

说完,没等郭嘉回话,荀彧便走了出去。旋即几名侍从婢女端着各种洗漱用具低眉顺眼的走了进来,七手八脚的将郭嘉从床榻上拔了起来,立在空中,撑开枝叶开始洗刷起来,有人轻轻的擦拭了郭嘉脸上的口水痕迹,有人在重新挽着郭嘉的头发,还有人前前后后的开始替郭嘉换上新的衣袍…  

哦,这个时候郭嘉才反应过来,这是在荀彧的家中。  

郭嘉自己的家么,因为郭嘉被俘虏之后,郭嘉家中的那些仆从谁也不清楚郭嘉什么时候能回来,再加上郭嘉自己本身也没有多少的储蓄,有时候也会欠着他们的工钱,郭嘉在的时候还算好,郭嘉一不在家中,即便是有荀彧照拂,也是几乎跑得干净,只剩下了两三老奴。  

所以荀彧便再一次的收留了郭嘉。  

过得片刻,收拾干净了郭嘉,又吃了早脯,才感觉重新活了过来,摇晃着到了前院,见到荀彧正在堂中看书。  

可是醒了?荀彧又问。  

郭嘉坐了下来,宁未醒也…  

荀彧微微皱眉,放下了书卷,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不知周乎?  

然!郭嘉点了点头说道,皆为虫豸,何知有冰?  

冰于何处?荀彧问道。  

郭嘉伸出一根手指,指了指头顶,然后又指了指地下,旋即一转指向了荀彧,最后指向了郭嘉他自己…  

荀彧依旧皱着眉头,何至于此?  

…郭嘉沉默了半响,然后笑道,不如取酒来…  

荀彧闻言便瞪着郭嘉,郭嘉却只是笑。  

苦笑。  

从许县到长安,然后从长安到许县,郭嘉也可以自称是行万里路的人物了。  

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  

当然也有人说,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  

郭嘉当年从颍川到冀州见袁绍,见习期还没过就断定袁绍不可成大事,然后转投曹操之下,而当时的斐潜还在并北,风起于草芥之间,并不名显于山东。  

即便是退一步来说,即便是当年郭嘉听闻了斐潜的名声,也会和大多数的山东士族一样,并不会认为斐潜有多么大的发展空间,当时长安纷乱,并北贫瘠,谁又能想到这才多长时间,长安已经在各个方面上都隐隐压制了冀豫…  

一旦想起这件事情,郭嘉只觉得脸疼,牙疼,头疼。  

当年欠下的赌债没还,现在又是欠下了人情。  

文若可曾记得,昔日某与骠骑有一赌约…郭嘉整理了一下衣袍的衣角,然后将衣袍一放,似乎想要放下些什么,可是心胸之中依旧沉重,如今…骠骑快做到了…  

荀彧终是色变,这,这…不可能!  

郭嘉点了点头说道,但愿其未可成…  

如今只剩下了但愿二字了么?荀彧就觉得有些发冷,不由得捏了捏自己的领口。  

还是取酒来罢!郭嘉笑着,露出了八颗大牙。  

荀彧沉默片刻,却转头吩咐上茶。对于荀彧这样的人来说,若是惑不得解,便是比死都难受。  

可是,解惑了,依旧难受。  

茶来了。  

清茶。  

侍从低着头,弯着腰,撅着屁股,小碎步,错错而退,消失在廊下的阴影之中。  

荀彧也低着头,看着茶汤。  

茶汤清澈,嫩黄之中,隐隐有些翠绿,将茶碗底部的对棍嬉戏的两个童子荡漾在了茶汤的涟漪之中,连带着周边的鱼儿纹饰也似乎一同活了过来。  

天意乎?荀彧记得家中漆器有好几种,有君幸系列的,有云纹为装饰的,也有福禄为主题的,但是偏偏这一次端上来的茶碗,便是童嬉。二童或是持棍,或是木马,或是风筝,嬉戏于器皿中间,周边再加上各种纹饰。  

郭嘉哈哈笑笑,然后端起茶碗,饮了一口,好茶!  

荀彧却没有喝,只是看着,然后说道,如今在泰山之阴,多植茶树…此茶便是出自于彼,可有逊于汉中川蜀之产乎?  

哦?郭嘉挑了挑眉毛,又是端起茶碗来喝了一口,然后点了点头,此茶甚美,不逊川蜀也。然后郭嘉轻轻的在茶碗上弹了一下,发出了一声钝响,然…若无骠骑炒青之法,何来泰山之茶可品?  

呵呵…荀彧目光扫过了郭嘉,如此便应尽诛泰山茶株乎?  

非也。郭嘉摇了摇头说道,某意非诛也。上有所好,下自当行,此事古之有之,此者不足为奇…然如此茶,自汉以来,好茶者无算,皆以繁复为美,肆意添加,各有其理…唯独骠骑,去繁求简…  

郭嘉轻轻的在桌案上敲了敲,说道,此茶一出,便是风靡东西,何故之也?物极必反,不外如是。然则如此,姜葱糖盐,失其之位,自然多有不欲者…  

两个人是在说茶么,自然是,但也不是。  

荀彧明白郭嘉的意思,所以沉默了下来,并没有立刻反驳什么。  

风轻轻,云飘飘。  

走街过巷的货郎摇着小鼓,高高低低的吆喝声飘过院墙。  

何也?  

荀彧问道。似乎是在问郭嘉,又像是在问自己。  

郭嘉看着天空,没头没尾的缓缓说道,学或可生,不仿则死…  

荀彧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