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选太子妃(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秦寿醒来,直接傻了此时,他终于想起来了,自己昨日和四哥喝酒来着,然后喝大了.  

他不禁使劲搓了一把脸,面色惊恐。  

卧槽!  

我特么干啥了?  

心心中浪涛滚滚,翻了天。  

“郎君,以后万不可如此喝酒了,多伤身体.啊,郎君你这是咋了?哪里不舒服吗?”  

此时高阳推门走了进来,见秦寿揪着自己的头发,满眼无神,吓得手中的汤一下子掉在了地上。  

秦寿则是用手使劲锤了一下桌子,心中气恼自己。  

这是在大唐,不是在后世,一着不慎,跌入深渊啊!  

平日里,自己够谨慎的了,可终究还是疏忽大意了。  

不是酒品问题,而是寡酒难饮!  

喝酒喝个气氛,他不喜欢一个人喝酒,容易勾心事,酒入愁肠愁更愁。被李泰这么一激,真的喝高了。  

但是两世的记忆有时候,真的让他恍惚,特别是熟睡及将醒十分,他都会恍惚自己到底是在大唐还是在后世。  

秦寿眼神飞快的转动,思考对策。  

得从四哥手上把东西给要回来,要不然容易留下后患。  

“四哥啥时候走的?”  

“四哥走了有半日功夫了。”  

“那他走的时候是不是怀里抱着什么东西?”秦寿再次问道。  

高阳:“这个倒没注意,就是走的时候有些奇怪,我越叫他,他走的越快。”  

秦寿沿咬着牙,骂道:“四哥,真不是东西。”  

“以后他要是再来,直接给撵出去,简直太不像话了不经过我同意就拿走了,这叫什么?这叫偷!”  

被这么一骂,高阳的脸都挂不住了,不由问道:“四哥拿走了你什么东西,你这么说他?”  

“我抽屉里面的诗!”秦寿气的胸膛起伏的骂道。  

“就是你平时写写画画让我看的那些诗?”高阳闻言不由面色发红。  

这些诗其实是秦寿闲来练习书法的,没多少完整的诗词,除了寥寥几首,剩下的多是哄高阳和裴晚吟的情诗、情话。  

但是,这依然让秦寿感觉有些不安。  

不行!  

得永绝后患。  

想到这里,秦寿翻箱倒柜的将自己之前所有写过的东西都给翻了出来,然后全都抱到了厨房之内。  

“郎君,你这是干什么.不能,不能这样啊!”见秦寿准备烧掉这些东西,眼眶一下子红了,一边哀求一边拦道。  

在她看来在,这些情诗、情话乃是郎君对自己情谊的见证,怎么能烧掉?  

“烧了吧,烧了省心”秦寿却是吃了秤砣铁了心要杜绝后患。  

这事儿也惊动了长孙换后和长乐公主。  

俩女闻讯赶来,初始不明所以,还以为秦寿欺负高阳,顿时面色有些不善,结果到了厨房一听缘由,俩人愣住了。  

长乐神采奕奕的看着瘫坐在地上哭的稀里哗啦的妹妹,然后再次看向准备烧的诗词。  

秦寿见大姨子拿诗词,嘴巴张了张想说话,却可开得了口。  

而长乐却是看着诗词,瞳孔收缩,神色一下子变了。  

这是.  

她目光紧紧的盯着纸张,这是一篇情诗,只读了两句心中怦然而动,手足不知所措,楞在原地。  

她呆滞了!  

情真意切的诗词,犹如巨石一般撞击在她的内心之上,让她腿脚发软。  

她抬头看向这位妹夫,第一次正眼看着他,第一次看一个男人看这么久,第一次对于一个男人爆发出好奇心。  

见玲儿哭的梨花带雨,秦寿终究软下心来道:“你要实在想要,从中挑几件留个念想,其他的”  

看着那些纸张燃起的熊熊烈火,高阳心疼的要死秦寿却是心中豁然轻了很多。  

皇宫之内侯君集、汉王李元昌、李安俨、杜荷等几位大臣求见李世民。  

李世民面容殷切的看着众人,笑着说道:“诸位爱卿一通前来,可是太子让你们来的啊?”  

虽然表面上没有任何的反应,但是这话却是暗藏机锋。  

百骑司是干什么吃的,李世民又岂会不知这几人正是太子的党羽,这是拿话臊他们呢!  

李世民的目光一个个扫过几人的脸庞,几人也一个个低下头,面色全都变了气氛变得有些诡异。  

侯君集连忙行礼道:“陛下,不是太子让我们来的,而是我们自己来的,所求也是国事。。”  

“哦,说来听听!”李世民蹙眉看着众人说道。  

“陛下,太子乃国之储君,事关国体,但是近日来却有人传言太子不喜女子,朝中也非议日渐,简直荒唐至极!”  

“据臣所知,太子殿下对魏征侄女裴氏情有独钟.”  

李世民没等他说完,突然温怒打断道:“此女已为他人妇,休要再提!”  

“.”侯君集有些懵怔了半天,才又说道:“即便不是此女,臣等也希望陛下能为东宫选一位太子妃,如此既可安悠悠众口,也是为太子无子嗣着想。”  

“朕也由此考虑,可有人选啊?”李世民沉吟后说道。  

“陛下,上次提到的白崇简的女儿无论是出身还是品性都是极好的。”  

汉王李元昌也说道:“还有秘书丞苏亶长女苏氏也极为的端庄得体。”  

“嗯.”李世民只是点头却没有说话,而是在看着眼前众人。  

他在考虑白崇简和秘书丞苏亶是否也是太子的人。  

被陛下的眼神这么直直的盯着,这谁受得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