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国产的意义、标准之争的本质(下)(4/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不过很遗憾,现在是信息时代,一切基于网络传播,依托于相关数据技术。  

而盘古在帮助头条的过程中,突破了数据算法引擎的相关技术。  

这就使得相关痕迹很容易被监测。  

有利于网安。  

从大范围的角度来说,是个好事情,最起码吃瓜网民不用受这帮领钱公知的蛊惑。  

总之…  

最终,这次会议的结束显得略有些突兀。  

原计划的时间窗口是3小时,刚好是晚饭点,一起吃个饭。  

最终提前了差不多一小时结束。  

在离开会议室时,方年都不知道这次从与会人员上规格并不低的会议,其实是13·5、2030远景目标的前瞻性思考等相关纲要的前期讨论。  

这也是教育口的袁部在相关事务之后离席的因素。  

而方年是唯一一个被邀请的编外人员。  

起因是前沿所有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项目的超前前瞻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超越智库、高校相关学科博士研究课题的最远范畴。  

偏偏又有深深扎根于实际发展的稳定。  

哪怕是平书,在多次与方年接触,翻阅了相关资料之后,也不得不承认,方年的眼光之卓绝长远,着实独到犀利。  

正如方年在公开场合提及过的几个关键词那样,方年是个站在他方角度上思考问题的人。  

事实上,这远不是重生能解释明白的。  

这是方年上辈子积累与这辈子经历碰撞之后产生的反应。  

方年站在了欧美等多方的角度上来看待问题。  

如方年之前所说,对白头鹰高层的行为作风分析,很多事情的爆发是不难理解的。  

所以…  

这就是方年在意料到不对劲后,一次又一次面对那么多令他坐立难安的话题的原因。  

距离晚餐的这一个小时时间,对方年来说过得又快又慢。  

快是因为在相关话题的探讨下真的很快。  

慢是因为方年始终如坐针毡。  

因为,在会议结束后,方年被丁嶨祥单独‘请’到了平书跟前。  

谈论的事情就很简单。  

带、路。  

方年怂得都快喊救命了。  

他就知道自己提到什么美洲经不起风浪,就必然会有类似的结果。  

在谈论完之后,平书很是宽厚的拍着方年的肩膀,道:“小方啊,放宽心,有些顾虑没有必要。”  

方年懵懵懂懂的离开。  

除了房门,丁嶨祥请方年先去宴会厅,路上跟方年透了一嘴:“方总,你的分析报告曾经堆成山,今年一份也没有了。”  

“像是你的毕业论文和毕业答辩状态就很好的嘛。”  

无论是平书还是丁嶨祥,都有句话没说出来:  

比起这些旁枝末节,你方年最极端的理念我们都接受了。  

所以,平书说放宽心,丁嶨祥说不再有分析报告。  

所以有960亿。  

所以有这次会议。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