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士别三日(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刘伟龙、何梦等人的壕,那种感觉尚不明显。  

此刻,看着之前一直不如自己的汪言突然变成一个怪物,真叫一个刺激。  

“行,洗牌吧”  

刘伟龙一咬牙,应下来。  

有汪言在,容不得他怂。  

但是老阴比多留了一个心眼,点名于秋丽“班长,劳烦大美女您帮忙洗个牌,桌上坐着四个人,别让你一个人干坐着。”  

生怕令人看不透的汪言会点什么。  

汪大少对此心知肚明,微笑颔首“班长你要是能把牌都代发出来,那我可真是省心了。”  

“有好处么”  

于秋丽调整得很快,翻着白眼开玩笑。  

“如果我能赢,给你分成”  

刘伟龙抢先开口,于是汪言只是笑笑,没再说什么。  

牌局开始。  

汪言1号位,古佳书2号位,刘伟龙3号位。  

第1局,汪言先叫地主,牌型稀碎,直接ass。  

刘伟龙拿到地主,一炸结束牌局,小赢4个。  

“支付宝”  

汪言拿出手机,笑意盈盈,一派云淡风轻。  

与之相比,古佳书就显得有些躁,嘟嘟囔囔的骂着烂牌。  

倒不是输不起,只是不喜欢输,不喜欢那种窝囊的感觉,又控制不住情绪而已。  

其实汪言同样不喜欢输,只是更能接受失败。  

败一百次都不要紧,只要心态稳得住,有系统在,总有赢回来的那天。  

刘伟龙旗开得胜,心情舒畅,踩汪言和古佳书一句,又捧了于秋丽一手。  

“不好意思,先拔头筹兄弟们,承让承让”  

“班长,你是福星啊,哈哈”  

第2局。  

汪言的牌又不怎么样,好一通挣扎,终究没搞赢地主古佳书,再次小输1个。  

本局的牌打得很焦灼,汪言在古佳书上家,儘力顶着,奈何是真的顶不住又放不出刘伟龙。  

古佳书打赢缠斗,很是得意。  

“哈哈,回本汪儿,你得加油了”  

刘伟龙习惯性的哔哔“汪言你拆掉对q再顶大一点点啊真是的”  

大少笑笑没接茬,安静付钱。  

第3局到第6局。  

古佳书和刘伟龙轮流做地主,两个人都小赢一些,汪言始终没什么好牌。  

两个人互怼的时候,谁都得刮一下汪言,不至于是踩得多厉害,就是各种半开玩笑似的小嘲讽。  

汪言基本不回应什么,认真出牌,该掏钱掏钱。  

只要牌局结束,就不再谈,从来不干那种“用哔哔来复盘”的事儿。  

看上去,特别弱。  

牌技弱,性格又弱。  

两个凑过来看热闹的女生,回来观战的浩天小凯,渐渐的都敢拿汪言开两句玩笑。  

“汪少,你是真不怎么会啊”  

“噫,好惨”  

“嘻嘻,汪言你是不是在让着龙哥和大头哥啊好半天只有你一直在输。”  

“哎哟汪儿你这牌打的早知道都不如我上”  

小凯肚子也不疼了,拍着大腿做事后诸葛亮。  

汪言一点不动怒,笑眯眯回应“好啊,要不你来替我玩我出钱,50搁在这儿,随便输。”  

小凯的表情顿时一变,讪笑着摆手。  

“别别,汪少,我开玩笑呢”  

正所谓牌品看人品,牌桌上,人的真实性格会因为金钱的刺激而逐渐暴露。  

刘伟龙的小肚鸡肠、古佳书的急躁赌性重,都明明白白的展现在大家眼前。  

一局几个数的大场面,让观战的人都有点hod不住,跟着各种唉声歎气、手舞足蹈,可想而知,参战者本人又面对何等的压力和刺激。  

然而汪言始终巍然不动。  

连输6局,掏出10个数,却像是掏出10块钱般,一点不心疼。  

如果让古佳书和刘伟龙花掉10个数去装哔,两人同样不会心疼,但是输牌的郁闷,他们控制不住。  

与之相比,汪言的心态简直好得不像19岁。  

同学中,有些人性格浮躁眼皮子浅,觉得汪言是块橡皮泥,好捏。  

另外一些人,有着远超年龄的成熟,因此很是为汪言的大气心折。  

比如于秋丽。  

她边洗牌边和汪言开玩笑“汪儿啊,你再不发力,我都有点洗不下去了,怎么搞得好像我很克你似的”  

“你这些封建迷信的糟粕都从哪来的”  

汪言对她眨眨眼睛,坏笑“该不会是被算卦先生批过八字,命硬克夫吧”  

换成是以前开这种玩笑,9成9会被小暴脾气硬怼回来,于秋丽就没怕过男生的荤笑话。  

然而现在,她的态度大不同于从前。  

“你要是觉得钱多到没地方花,儘管来试试啊”  

仍旧只是玩笑,但是,玩笑里传递的资讯,有着微妙的转变。  

汪言笑笑拉倒,没接茬,深得适可而止的精髓。  

轻轻一撩,立即抽身撤退。  

颇有那种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名士风流。  

然而刘伟龙和古佳书的脸都绿了。  

汪言我槽你大爷的,我们两个顶牛顶得直冒火星子,你特么冲上来捡便宜关键是于秋丽好像蛮吃汪言这套的,这就糟心了。  

“汪言你还有闲心撩妹认真打你的牌吧,输钱事小,万一被我俩剃个光头,传出去多不好听”  

刘伟龙没忍住,开口讥讽。  

古佳书难得跟着附和一句“咋钱真多到没处花啦”  

汪言仍旧不动声色的笑着“牌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