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背刺(4/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怕一直到那位醍醐道君赶赴北洋深处之后,东玄众绝颠也不曾商量出来个是否真的要推翻羽化仙宗的答案。  

实际上答案已经有了。  

没人出头,既不去。  

东荒世家被人看不起的原因,大概就在这里了。  

而另一边。  

北域冰原上原本因为二真君被俘而差点崩溃的苦水岭防线,伴随着这位醍醐道君来到北方,却又莫名其妙的稳定住了。  

每日依旧有大量海妖登陆,可海妖的增加速度和修士门的屠杀速度,似乎又形成了一种莫名的平衡。  

只是北域依旧不曾见到大罗道地那位长寿道君出面,就好像再传出二真君被困的消息后,这位长寿道君也被跟着被困了一般。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鸿青师叔,你可从醍醐老祖那边得到答案了?我天圣宫与羽化仙宫的两位老祖道法通玄,又怎么可能会被区区一只长生境龙龟所困,这简直太可笑了!”  

“醍醐老祖并未细说此时,只是要我们稳住北域阵脚,在他自北洋归来前不可妄动。”  

“醍醐老祖他.为何不去大罗道地?”  

“还有,羽化仙宗又是个什么意思,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他家老祖陷落北洋而不闻不问?”  

“清月,这不是你该质问的!”  

“我”  

“好了,做好你的事情,继续着急北域的那些散修和世家,定要稳住苦水岭防线才行!”  

“可老祖他究竟是如何想的,我天圣宫明明地处南域,就算要遭灾也是最后一个,凭什么老祖要挡在他们两家前面,任由两家不闻不问!”  

“既是醍醐老祖的命令,我等只需执行就是了。”  

随着人族两名真君陷落与北洋深处,似乎整个苍玄界的局势都变得诡异莫测起来。  

一股大劫将至的气息开始充斥在每个修士的心头,随着这种预感而来的,则是天底下一日糜烂过一日的各种局面。  

苦水岭更往北一万五千三百里。  

石村。  

当陈知行带着黎霜来到这里时,剑魔独孤却是已然先一步抵达了这边。  

“公子!属下独孤不辱使命!”  

说话就,独孤从衣袖中掏出一枚玉鉴递给陈知行:“这里属下从刚至北域一路行至这石国所走路线,已然统统记载与这枚玉鉴内,可带回家族以供家族与石村来往之通道。”  

“走吧黎霜,我们进村。”  

“喏。”  

一行三人,伴随着大柳树被风吹动枝杈产生的哗哗声走进石村,期间还有认识陈知行的石村村民和他打招呼,北域发生的妖乱,和这座小村庄似乎没什么关系一样。  

见此,陈知行只能默念一声‘柳神庇佑’。  

“你,又来了。”  

“嗯,这是答应你的草木精华。”  

说话间,陈知行从衣袖中取出一个黑色法器瓶递了过去,瓶子里装着的是陈家的存货,陈知行离开时,家里才刚刚派人去南疆去采集。  

柳神以枝杈接过,随即拧开瓶身。  

大量草木精华自法器瓶中涌出,环绕与柳神的主干周围,化作一点点荧荧绿光融入树体。  

没什么异象,只是普普通通的吸收,柳神却对这些草木精华的品质很满意。  

“很不错的草木精华。”  

不知是否是陈知行的错觉,他发现柳神在吸收了这一瓶草木精华后,说话声音变得灵动了几分。  

一根树杈缓缓落下,把其中包裹的事物摆放在陈勾身前。  

“一张完整的绝颠境蛟龙皮,一只.这是龙虾兵?”  

看着被蛟龙皮内蜷缩着的常人大小的一只龙虾在蛟龙皮革内不断扭曲挣扎,陈知行脸上表情略显迷茫。  

这就是他换回来的妖兽么,还以为会是更霸气一些的,像是之前的蛟龙和老虎头就挺好。  

讲道理,龙虾不是一种食材么,这玩意居然也能成长到涅槃境?  

“别的,难抓,抓住也活不了,它,好活。”  

好么,这颗大柳树是记住了之前陈知行告诉它活得更值钱了!  

可这东西除了吃外,还有什么用?  

似是察觉到陈知行对这次交易的不满,柳神思考了一会后对他说道:  

“现在不好抓,海边,最近来了,几个厉害的家伙,打不过。”  

“嗯?厉害的家伙?”莫名的,陈知行就想到了那两位被困住了的长生道君!  

可这大柳树明明居住在石村,又是怎么把手伸到那么远的地方,还能抓到活着的涅槃境龙虾回来?  

陈知行对柳神问出心里的疑惑,柳神却不知该如何与他介绍。  

最后只是幽幽的说这次欠下的,下次一起补给他个大个儿的。  

听的陈知行一脸懵逼。  

大个儿的是多大,这柳神不会再给他抓只鲸鱼回来吧?  

把地上的龙皮和还活着的龙虾收拢进另一件储物法器中,递给独孤剑魔。  

“独孤,只怕是还需你再回一趟临江城,把这些和这幅图,还有这边的消息带回去。”  

“公子放心,独孤定然不负使命!”  

“嗯,前辈办事我放心。”  

陈知行拍了拍独孤的肩膀。  

看着他的身影逐渐消失在石村远方的山岭之中。  

江州,紫薇山。  

“知行传消息回来了。”  

现如今陈家负责情报收集的是陈知行的四叔陈天沉,就见陈天沉面色严肃的继续道:“大罗道地已经联合羽化仙宗与北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