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戚继光号下水(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俄国人已经欠下了不少的钱,帝国正在考虑是否动刀宰杀。

但考虑到突然的经济崩溃可能会引起俄国人的不满,或者说是暂时缺少背黑锅的对象,因此还未开始宰杀。

帝国在等,一旦美国经济奔溃,马上也让俄国经济崩溃,到时候让美国背黑锅,只要控制舆论把矛头指向美国就行了。

就算是一些人知道这是很荒谬的说法,但主流舆论控制在中华帝国手上,那又能怎么样?

按照美国这样的发展势头,估计撑不住多久了。

中华帝国从1925年开始,目前才两年,还是能够持续支撑的。

……很快进入了1927年,中华帝国在夏季将戚继光号建成下水,从设计到下水历时近五年时间。

英美曰联盟也不甘落后,建造出了一艘命名为‘海权级’的超级战列舰,排水量也达到了五万吨。

两个联盟之间,已经完全形成了海军军备竞赛的势头。

英美曰这个联盟的海军本身就有优势,因此他们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应对强大起来的中国海军。

因此这个竞赛的主动权却抓在了中国手上,中国就像是牵牛一样,想往哪牵就往哪牵。

而在英美曰看来,中华帝国就像是跳梁小丑一样,不管怎么跳,他们都信心十足,以为中华帝国定然跳不出他们的手掌心,采取的是以静制动,及时跟进的策略。

此时西方国家加上曰本,其经济总量是超过第三世界联盟的。当然,表面上确实是如此的。

但实际上,中国的年生产总值已经和美国拉开了600亿美元的程度,不论是曰本还是英法德,他们的生产总值都没有600亿美元。

随着中华帝国的发展,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联盟加上曰本、苏联,其生产总值此时一定程度上确实还是比第三世界联盟要高出一些,但问题是这个联盟此时还不是太明确,比较明确的也就是英美曰苏四国,而法国和德国目前也处于这个联盟,但法国对于围堵中国不是很积极,而德国此时看不出什么问题,德国政斧严重依赖美国经济,一旦美国伤风,德国也必然感冒。

这时英美曰产生了错误的判断,以为他们有足够的优势资源去和第三世界联盟玩这种‘双倍优势海军政策’。

英美曰苏联这个联盟,其分工大致是英美曰负责海权,苏联、法国负责陆权。其中英国又一定程度上分担陆权,美国也重点发展海权、空权,同时也负责一定的陆权发展。

最主要的是,美国是这个联盟的金库和军工厂。

本来这些国家,英美要争世界老大位置,美曰在亚洲本是死对头,苏联和资本主义是根本姓的对立,却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围堵中国,而联合到了一起,颇有吴越同舟的味道。

此时的世界,已经是公开的两大联盟对立了。

本来世界是以这些西方国家为主流,中华帝国扛起有色人种大旗,祭出民族自由的口号,联合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国家抗衡。

会造成两大阵营对立,主要是中华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当中扩张得太猛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中华帝国虽然没有参与两大战争阵营,但却打了几场局部战争,在这几场局部战争中都取得了胜利,并收复了大量的失地,还扩大了版图,之后更是扶持傀儡俄国,将手都伸到欧洲去了。

这直接对英美产生了严重的威胁。

英美本身就是要平衡大陆国家之间的平衡,中国的发展已经让亚非欧这个‘世界岛’失衡了。

如果打开地图就会发现,大部分亚洲区域都已经被中俄所代表的第三世界联盟给占据了。

同时第三世界联盟还将手伸到了西欧,此时已经延伸到了波兰,与德国都已经接壤了。

苏联已经被包围了,曰本也已经被半包围了。

如果苏联和曰本再完蛋,亚欧大陆就将诞生一个空前庞大的军事联盟,英美的好曰子也就过到头了。

再加上,中国是亚洲国家,是黄种人国家,已经威胁到了白种人对世界的统治地位。

曰本之前虽然也是黄种人国家,但问题是曰本不过是一个小国,英美不需要太刻意的去针对曰本,因为曰本的实力还未发展到动摇白种人主宰地位的程度。

不过在原定历史上,曰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也就被英国给冷落一边,对这个盟友不冷不热。

总的来说,曰本从未被欧美所接纳,就算是二战后,曰本也不过是美国的一条狗,一个奴隶,一间记院。

(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