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釜底抽薪(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陛下,太子的病势又发作了…”  

王伏胜小碎步走到李治身边,看了一眼苏大为,压低声音在李治耳旁道。  

说话的同时,王伏胜额头布满了细密的汗珠。  

苏大为心里咯噔一下。  

看向李治。  

这位大唐帝王,脸上的笑容凝固住,手里的茶碗有些失态的磕在桌上,茶水溢处,烫得李治叫了一声。  

一旁侍候的宫女和太监纷纷上前,又急忙喊传医官。  

但被李治挥手止住:“带朕去太子宫里。”  

说着,他看向苏大为,面色沉重道:“阿弥,今天就到这里,若有事,改日你再入宫找朕。”  

说完,停了停,又道:“今天的事,不要外传。”  

“喏。”  

苏大为忙站起身,叉手应诺。  

能得李治开口交代,此事自然非同小可。  

首先,如果只是普通的小事,不可能引起李治这么大的反应。  

看那个宫女,应该是武媚娘贴身的女官。  

如此焦急赶来,说明李弘此次发病远比平常厉害。  

李治开口叮嘱苏大为,便是为此。  

太治患病,这不是小事。  

太子为皇储,下一任皇帝,乃大唐皇室未来的希望。  

若太子有事,大唐上下,必将引发震荡。  

所以李弘的身体,不是小事,关于他病情的一切,都是重要的“政治事件”。  

绝不能向外泄露半分。  

李治在王伏胜的搀扶下起身,先是向四周扫视一圈。  

眼中带着凛冽之意。  

“今日之事,谁也不许泄露半分。”  

“喏!”  

殿上的太监宫女,一齐应喏。  

李治犹不罢休,伸手指着那名报信的女官,喘息了口气:“此贱婢,在宫中言行无状,失臣礼,来人,拖下去,杖毙。”  

“是。”  

王伏胜躬身领命。  

那女官吓得瘫软在地上还不及发出悲鸣,王伏胜已经挑起双媚厉声道:“来人堵上贱婢的嘴。”  

早有两名身材高大的太监上去,将女官的嘴堵上。  

又有太监上去反剪女官双手,在女官的呜咽下将其粗暴的拖出。  

苏大为心中凛然。  

心知李治一来恨女官慌乱一路上被人看到,难免会被人猜忌。  

二来是杀鸡骇猴,给殿中众人看着。  

这比任何封口令都有效。  

苏大为心情沉重的走出去时,看到躺在殿外道旁鲜血淋漓的女官尸体早已无半分气息。  

他的心里不由暗骂一声,这都叫什么事。  

原本想给李义府还以颜色,结果还没开口,就碰到李弘病情反复。  

对了,李弘的身体是由郭行真在治。  

这郭道士连李弘的身体都没治好,还盯着自己的都察寺?  

莫不是疯了不成。  

夜已深。  

巡夜的金吾卫们已经在街上出现。  

苏大为有腰牌自是无碍。  

他没有回家,对他来说困扰他的难题一个没解释。  

而且今天遇到李义府,那个诡异的眼神总让他觉得难以心安。  

怀着重重心事苏大为回到了都察寺。  

无论任何时候都察寺的灯都是亮的。  

情报工作,十二时辰轮转,全年无休。  

待遇优良。  

但也充满了危险。  

风险与权柄并存。  

行走于黑暗之下。  

李义府身为堂堂中书令,居然也会想伸手到都察寺里来。  

苏大为多少有些不能理解此人的内心想法。  

但不管什么理由,如果想动都察寺,苏大为绝不会答应。  

走进公廨的时候,看到里面灯火通明。  

一眼看到高大虎带着十几名探员,正匆匆的从里面出来。  

双方迎面撞上。  

高大虎一眼看到苏大为,脸上先是一怔,接着是大喜:“寺卿,你回来了,我正想找你。”  

“进来说。”  

苏大为向高大虎招了招手。  

高大虎向身边左右交代了一声,独自跟着苏大为走进去。  

一直走到苏大为的桌前。  

“找我是有什么新发现?”  

“有。”  

高大虎压低声音,略显谨慎的道:“高阳公主的那个人偶,我们发现西市就有卖。”  

“西市?”  

苏大为先是一愣,接着问:“谁的铺子?”  

“是太原王家。”  

“又是王家。”  

苏大为皱眉。  

总觉得,此事不应该有那么多巧合。  

王家一再出现,是否王家在其中,也扮演了某种角色。  

“我派了蛇头去那间铺子查过,铺子里像这么精美的人偶娃娃,一年也做不了几个,所以是有数的。”  

苏大为听了精神一振:“能查到买的人?”  

“能。”  

高大虎抿了抿唇:“是个道士买的。”  

“道士?”  

“什么样的道士?”  

“留的是假名字,不过我们让铺中的人做了画像拚图。”  

高大虎似乎有些亢奋:“你绝对想不到…”  

“你这么说,分明是提醒我,是我认识的?”  

“哈哈,是郭行真手下的道人。”  

“又是郭行真。”  

苏大为一惊。  

高阳公主的案子,莫非还能牵连到郭行真的头上?  

随即心中又是一喜。  

不论郭行真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若真与此人有关。  

苏大为倒是不介意送他一程。  

搂草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