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4章 三不粘(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三不粘是中原地区的传统名吃,不过现在中原这边做三不粘的店已经不多了,倒是京城,还有不少店有这道甜点。  

三不粘其实本名叫桂花蛋,因其不粘盘、不粘勺、不粘牙,因而得名三不粘。  

这道甜品的用料很简单,只有蛋黄、白糖和淀粉水三种。  

做法也不难,把这些食材搅拌后放在锅里不停的搅,连续搅拌三四百下就行了。  

但是…  

这道甜品做起来,对厨师的体力和耐力有很高的要求。  

别的不说,就那个连续搅动三四百下才能做好的要求,就能让不少厨师打退堂鼓。  

可以说,非麒麟臂者慎入。  

“小拙,你怎么突然想做三不粘了?”  

于培庸有些奇怪,这孩子不专心钻研大菜,怎么对这种甜品感兴趣了?  

不是说三不粘这种甜品不好,主要是这个没啥技术性,只要有力气有耐性,哪怕不懂厨艺的人也能把三不粘做得很完美。  

这种问题,徐拙自然会推给自家媳妇儿。  

“可可想吃了,而且我从没做过,所以就想试试。”  

正在包房里和孙盼盼视频通话的于可可还不知道,一口硕大的黑锅已经稳稳扣在了她单薄的后背上。  

“你呀,太惯着她了。这样吧,你来做,我在旁边看着点,要是胳膊受不了的话我来替你。”  

说完,于培庸背着手检查别的工作去了。  

徐拙拿来鸡蛋白糖,又准备了一些淀粉水,开始准备动手。  

首先是把蛋黄打出来,专门放在一个小盆里。  

然后里面放入白糖。  

白糖的量不能太少,否则做出来的三不粘吃起来会略带腥味。  

但是太多的话,又会盖住蛋黄的蛋香味儿。  

大概的比例就是,每五个蛋黄,差不多要放五十克白糖。  

这样才能在不掩盖蛋香味儿的同时,能明显品尝到甜味。  

蛋黄和白糖搅散后,徐拙又倒入了同等分量的淀粉水。  

做三不粘一般都用绿豆淀粉,这样吃起来稍稍有股绿豆味儿。  

“在中原的时候,赵金马有没有做过三不粘?”  

于培庸转了一圈之后,又回到了徐拙身边。  

徐拙想了想说道:“没做过,不过他教我做过炒红薯泥。”  

“连中原的厨师都不愿做,以后谁还知道三不粘是中原菜呢?做餐饮,可不能光追求效益,传承也很重要。”  

于培庸叹息一声,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  

徐拙眨眨眼睛,停下了手中的活儿。  

在线等一个任务出现。  

果然,于培庸的话触发了系统任务。  

“叮!有新的主线任务出现,详情请点击任务面板查询。”  

啧啧,主线任务啊!  

徐拙有些喜出望外,主线任务,预示着奖励很牛批。  

当然了,任务的难度也是最大的。  

主线任务:中原菜的传承。  

任务详情:请宿主利用烹饪行业联合会的影响力,对中原菜进行发掘和保护,并形成有效的传承机制。  

任务奖惩:视任务完成度奖励宿主不同级别的中原菜菜品技能,具体请宿主自行摸索。  

任务时限:三年。  

任务提示:可模仿淮扬菜进入大学的做法,通过学校教育实现传承。  

看完这些,徐拙有些不解。  

这种事儿,应该是那些老人操心的吧,怎么就落到自己这个少年郎头上了?  

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嘛!  

在大学里开设烹饪课程可不容易,就于培庸的影响力,在扬州还费了那么大周折呢。  

自己这点斤两还是算了吧。  

而且没有具体的奖励,徐老板完全没有动力。  

叹了口气之后,徐拙继续做三不粘。  

把淀粉水和蛋黄搅拌均匀,等到里面的白糖彻底化开后,就可以做了。  

他架上炒锅,把锅烧热后倒入凉油进行滑锅。  

反复滑锅三四次之后再次把炒锅架在灶上,然后,在锅里放了一块猪油。  

三不粘想要好吃,放猪油很关键。  

因为猪油不仅香,更重要的是能够让食材变得软和。  

就拿这三不沾来说,用猪油做出来的,吃起来香软润滑,入口绵密细腻唇齿留香。  

而用植物油做的,就差了点意思。  

锅里的猪油化开后,徐拙拿着细密的滤网放在锅上,把蛋黄淀粉水倒入锅中。  

之所以要过滤一下,是防止蛋黄中有没搅开的部分,影响成品的卖相和口感。  

于培庸这会儿站在一边,一副准备接手的架势。  

很显然,他有点怀疑徐拙的体力和耐力。  

不过徐拙挺自信的。  

毕竟系统给技能的时候,也会稍稍强化一下身体。  

比如现在,他拿着勺子在锅里搅动的时候,就明显感觉到右胳膊充满了力量。  

不知道做其他事的时候,胳膊上的力量会不会也这么强。  

徐老板脑海里不自觉出现了神之手的画面,不过他随即甩甩脑袋,让自己冷静了下来。  

咳,当着于培庸的面可不能想这些,免得出丑。  

还是晚上跟自家媳妇儿一块儿研究比较好。  

徐拙一手抓着锅,一手用勺子开始在锅里搅动。  

刚开始还比较容易,因为锅里的汤汁很稀,搅起来一点都不费力。  

但是过了差不多三四分钟后,锅里的汤汁明显粘稠了很多。  

虽然还没彻底成团,但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