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一言定四季(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他比天上的众神还要伟大吗?”  

当传说之中的智慧巨人降临,神农氏也同样惊呆了。  

整个部落一片鸦雀无声,就连部落驯化的恶犬,也在造物主的浩瀚气息中,夹着尾巴瑟瑟发抖。  

咚!咚!咚!  

伴着沉重的脚步声,张潼来到神农氏的身前,缓缓的蹲了下去。  

看着近在咫尺的智慧巨人,神农氏的心中充满了震撼。  

对上了!  

全都对上了!  

智慧巨人的双眼,如同天上的日月一般明亮,满身弥漫的光辉就好像是漫天的星河。  

伟大、神圣、庄严…  

眼前的智慧巨人,和天皇伏羲氏描述的一模一样。  

他…就是伏羲氏年幼时候遇到的智慧巨人!  

“他是来拯救我们的吗?”  

“就像拯救曾经的祖先一样…”  

看着那伟大到不可思议的智慧巨人,神农氏苍老的脸上,留下了两行晶莹的泪水。  

“一个为了种族延续付出了一生的老人。”  

张潼低着头,看着这一位泪流满面的白发老者,有些唏嘘。  

这个老者的眼神,和昨天晚上他遇到的伏羲一模一样,都有着一种发自内心的固执和倔强。  

而当年那个和神农氏一样,被自己蹲着打量的少年,却是已经埋入黄土之中,彻底的消失在这个世界上。  

但是张潼知道,只要人族不灭绝,伏羲氏的故事和精神,将会永远流传下去。  

最终成为所有人族血脉中的精神烙印。  

“人类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文明吗?”  

“伏羲他做的很好,可惜你们的生命太短暂了。”  

张潼轻声开口,声音落在那些原始人类的耳朵中,却是如同雷霆一般震动。  

“先皇伏羲氏!”  

听到伏羲这个名字,杵着轩辕剑的伏羲,浑身一颤。  

但他仰着头,用已经喊道沙哑的声音,对着张潼说道:  

“先皇啊…先皇陛下他已经入土为安了。”  

“现在我是这个部落的首领,我叫神农。”  

“伟大的智慧巨人,您能否让天上的众神将肥沃的大地还给我们。”  

面对给部落带来文明和智慧的巨人,神农氏谨记着伏羲氏的教导,把张潼当作伏羲一样去尊敬。  

“竟然是真的,奶奶说的故事竟然是真的。”  

“地皇陛下管他叫智慧巨人,他就是传说中授予我们文明的伟大存在!”  

“他是来拯救我们的吗?”  

整个部落里,所有人都放下手头的事情,走出避雨的房屋,仰头看着那神圣的巨人。  

哪怕整个部落都流传着智慧巨人的传说,但是在他们亲眼看到张潼之后,还是忍不住感觉到震撼和敬畏。  

蹲在那里的巨人,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一股神圣震撼的的美感。  

所有人都沉浸在震撼中,大脑一片空白。  

“泥土不再肥沃了吗?”  

“想要泥土重新肥沃起来,你们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或者说这个世界的每一个生命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你们能够承受这种代价吗?”  

张潼声音柔和,落在每个人的耳中,让每一人心中忍不住心中敬畏。  

“代价?”  

“不管是什么代价,我神农都愿意付出。”  

“哪怕是生命的代价也可以!”  

神农仰着头,一脸坚定的看着张潼。  

那固执的眼神,恍惚间像是昨天傍晚他遇到的伏羲。  

不过很可惜,对于张潼来说,不过是睡了一觉的功夫,伏羲就走完了他伟大的一生。  

看着那熟悉的眼神,张潼心中多少有些唏嘘,用有些怜悯的声音说道:  

“四季…天地如果有了四季,土地就会重新恢复肥沃。”  

“但是四季的变化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从此每年植物只能成熟一次,每年也会有冰雪覆盖大地。”  

“神农氏,你确定你可以接受这样的代价吗?”  

年?四季?冰雪?  

张潼所说的东西,神农有一大半不能理解。  

但是神农很清楚,只要大地能再一次肥沃起来,部落就可以延续下去。  

甚至只要食物充足,神农自信拥有智慧的他们,可以从容的面对这些代价。  

于是神农一脸坚定的对着张潼说道:  

“我确定我们可以接受这样的代价,请伟大的智慧巨人,赐予我们名为四季的力量。”  

“呵呵…”  

张潼轻笑一声,摇了摇头。  

他站了起来,居高临下的看着这好像被缩小了几十倍的世界,开口说道:  

“四季可不是什么力量,更不是属于你们的东西。”  

“四季是天地自然应该具备的奥秘,是让生命轮回的自然伟力。”  

“我说:从此刻开始,太初界应该有四季。”  

洪钟大吕一般的声音,对天地似乎有着某种不可名状的影响。  

说完这句话,张潼低头看了一眼人族部落:  

“从此刻开始,这片天地已经有了四季。”  

“希望你们能在四季的变化之中,更好的活下去。”  

留下了对他们的期待,张潼毫不犹豫的朝着远方走去,很快就在原始人们不可思议的目光中,化作光辉消散在天地之间。  

那柔和的光辉,就好像是数不清的飘荡的羽毛一样,越飞越高。  

就如同张潼所说的那样,在他离开的几天之后,太初界的温度开始降低。  

森林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