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若命运不公(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不过地皇神农氏带来的希望,并没有持续多久。  

随着时间的流逝,仅仅是五年之后,大地就再一次变得一片荒芜。  

除了生命力顽强的杂草和树木之外,人类赖以生存的农作物,根本无法在大地上存活了。  

哪怕是神农氏焚烧大地的办法,都没办法让大地恢复孕育作物的力量。  

将近二十年的时间啊,曾经年富力强的神农氏已经老了。  

他蹲在田间,看着不知道为什么变得赤红的土地,和那些越发削瘦虚弱的族人们,心中悲痛。  

无力回天的神农,此刻甚至在心中有些动摇了。  

人族,真的能自强不息吗?  

轰隆隆!  

就在这个时候,阴沉的天空忽然有雷鸣声响起,接着风云变幻之中,瓢泼大雨从天而降。  

雨水,曾经代表着生命的希望。  

但是此刻置身在雨水中,已经有些佝偻的神农氏,却是没有一点的喜悦。  

他抬头看着天空中的电闪雷鸣,用悲愤的声音对着上苍喊道:  

“为何命运如此不公!”  

“天上的神灵,请你们告诉我,为什么人族要如此多灾多难!”  

“人族到底做错了什么,我们只是想活下去!”  

“如果人族真的做错了,我神农一人承担!”  

“天上的众神啊,降下你们的惩罚吧,只要族人们能够活下去,神农可以面对一切责罚。”  

神农那悲怆的声音回荡在苍茫天地之中,不过原始人认知的天空里,并没有神灵,自然也不会有神灵回应神农。  

但是神农依旧在不甘的对着天空怒吼,越来越多的族人似乎被神农的精神所感染,纷纷从自己的房子里走出,崇敬的看着那个为部落奉献了一生的老者。  

“这是怎么回事?好好的土地,怎么就不能长植物了?”  

太初界的变化,让张潼的睡意全无。  

看着那跪在田野之间,对着上天无力咆哮的神农,饶是张潼这个造物主也心中震撼。  

人族,大概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祖先,才能称得上是人族。  

文明并不仅仅是知识和智慧,还有一种融入到血脉中的精神,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  

“叮!”  

“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是因为太初界没有四季变迁。”  

器灵叮叮的声音响起,解答了张潼的疑惑。  

“没有四季变迁,土地就不再肥沃?”  

“这是为什么?”  

叮叮的解释,张潼有些无法理解。  

好在叮叮很快就给了张潼进一步的解释:  

“因为太初界气候适宜,类似于大世界的热带气候,高温多雨的环境产生了雨水淋溶作用。”  

“如让中的钾钠钙镁等盐类,会在雨水的溶解冲刷下,流入深层的地下水,土壤中的有机质也会因为高温多雨而加速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  

“用于耕作的表层土壤,在这种雨水淋溶作用下,铁铝等氧化物富集,碱性例子少,土壤呈酸性。”  

“因此土地会呈现红色,同时也变得不再适合耕作。”  

张潼:???  

“你从哪里知道这些名词的?”  

叮叮给出的解释让张潼实在是有些意外,一个神话侧的器灵,张口就是有机质和氧化物,画风有些怪怪的。  

“本器灵虽然因为世界规则的原因,不具备了许多力量,但是大世界人类的互联网,对于本器灵来说,并没有任何的秘密。”  

叮叮的解释让张潼恍然,合着叮叮还真一个兼职着量子计算机的器灵,地球的网络对它来说完全是透明的。  

能上网的器灵,就问你怕不怕?  

“所以,只要有四季更迭,土地很快就会恢复肥沃。”  

“那还等什么?”  

“叮叮,改变太初界的设定,让太初界从此有四季更迭。”  

看着那些水深火热的原始人类,张潼连忙命令器灵,在太初界诞生四季变化。  

“叮,涉及到太初界根本规则的改变,还请主人亲自降临太初界,在本器灵的辅助下完成。”  

听到叮叮的再一次提示,张潼愣了一下,随后摇了摇头:  

“必须我进入到太初界?”  

“也罢,既然要进入太初界,那我就顺便给这些人族带来一些希望吧。”  

“希望,应该可以支撑着人族继续活下去。”  

张潼的话音一落,他的身影就瞬间从房间当中消失。  

“天上的众神,你们听到了吗?”  

“人族为什么如此多灾多难,请你们告诉我!”  

太初界,神农依旧在暴雨中质问着苍天。  

而就在这个时候,不可名状的神圣光芒在部落的远处浮现。  

光芒之中,一个高大的身影若隐若现。  

看了看天空的暴雨,虽然有着二十四诸天力量的庇护,但是张潼还是有些厌烦的摆了摆手张潼:  

“这雨太大了,先让它停了吧。”  

造物主言出法随,仅仅是一句话就让天空中的乌云开始散去,阳光如同流水一样,朝着大地倾泻。  

与此同时,张潼降临太初的光芒也消失了许多,他大步朝着神农所在的部落走去。  

百米巨人行走在大地上,每一步都足够让大地颤抖。  

看着那高大神圣的巨人,只要是生灵就会本能的感觉到恐惧。  

无论是那庞大的身体,还是那充满了威压的光辉,都让所有的原始人本能的朝着张潼看去。  

“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