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我选第二条(1/2)
“将军,这可是足斤足两的银子啊!”曹安军挠了挠头,有些不服气的说道。
“呸!说你眼皮子浅还不服气,你看看本将手里的箱子,这玩意儿叫东珠,是专供鞑子皇帝,王爷,妃嫔装饰用的,每个都值千两银子,还没地儿买去!”
“都听我的…”曹变蛟拿着马鞭开始吩咐:“安民,你带一个千总的弟兄拿十个大箱子装上黄金,放到外面的大车上,安义,你带一个千总的弟兄把这些装东珠的箱子,还有古玩字画装箱,值钱的兽皮铺在车上,安军,你拿麻袋把这边的人参挑好的,挑大的,都给我装上,其他的一概不许多拿,否则本将的鞭子也不长眼!”
“都别睁着俩小眼儿吧嗒吧嗒看本将,我告诉你们,拿多了都死在这儿你们都高兴了?有比没有强!得,本将保证,一人一颗东珠,三颗人参,二十两黄金,满意了不?!”
“噢!!!”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一众家将顿时浑身干劲儿,在各自上官的带领下开始麻利的干起了“搬运工作”,很快就将曹变蛟所说的东西都搬到了宫外的大车上。
盛京城外,曹变蛟最后扭头看了一眼夜色下的盛京城,猛地一挥手,两千余家将乘马赶着百辆大车,飞速向东南方赶去…
————
彼时彼刻,松山城此刻,深夜的松山城静悄悄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死气,不论是士兵还是百姓,心中都知道,城市已被满清八旗铁桶合围,不出意外,城破之日即是身死之时。
所幸城中尚有洪承畴亲自镇守,白广恩及赵登为左膀右臂,每战洪承畴必登楼督战,亲冒矢石,故而三万明军勠力同心,连续数日打退了鞑子大军的攻城,可是却并不足以从根本上扭转颓势。
“督师,下城吧,城楼危险,而且您已在此督战整整一日了,身体要紧。”白广恩带着几个亲兵,在松山城城楼的东北方向找到了按剑而立的洪承畴。
“不必担心,如今这些鞑子是铁心围困,这两日攻势看似如火如荼,实则是做做样子而已,与前些时日的血战不可相提并论。”洪承畴随意的回应道,目光始终遥望东北方。
“督师…”白广恩抿了抿嘴:“您还在想曹将军?”
“是。”洪承畴眼神微微波动。
白广恩叹了口气:“督师,恕末将直言,末将也不信曹将军会带兵逃跑,可是您的猜想未免过于惊世骇俗,三千孤军深入鞑子腹地奇袭盛京,断无可能,就算曹将军真的走了这条路,此时恐怕已然身陨…”
“不,变蛟还活着。”洪承畴却异常坚定的说道。
“督师,何出此言?”
洪承畴眼神锐利:“本督就是知道,从来只有变蛟破敌,没有敌能破他!”
“唉…”白广恩叹了口气。
对于洪承畴这种过于“唯心”的说法,白广恩不便多说,他也能理解洪承畴,洪承畴本就与曹文诏是过命手足,曹变蛟更是继承其叔父遗志,多年来随洪承畴南征北讨,一老一少朝夕相处,二人虽无父子之名,却有父子之实。
“广恩,是否觉得本督有些神志不清了?”洪承畴忽然问道。
“末将不敢。”
“本督相信变蛟未死,其实也有迹可循。”
“哦?”白广恩神色一动:“请督师示下。”
洪承畴捋了捋颌下美髯:“你看,自从变蛟阵斩多铎,鞑子镶白旗士气一直不振,确否?”
“确实如此。”白广恩老实的点了点头。
“若我是贼酋皇太极,必会再调重将前来提振士气,而这人选最好的便是那阿济格,此人本就是镶白旗王爷,本将曾与他对阵过,此人确实是一员少见的虎将,广恩,这几日你可有见到此人?”
“没有…”白广恩回忆了一下,摇了摇头,随即眼前一亮:“对了,督师,从昨日开始,鞑子大营中的正红旗军旗虽然还在,可并未参战,代善也不见踪影。”
“不错,而且你可还记得,前两日差点登上松山城墙的那个镶黄旗虎将鳌拜?此人两日也未露面。”
“所以,督师怀疑,鞑子腹地出事,这些人可能是率军回援了?”
“对!”洪承畴大手一挥:“本督相信,定是变蛟的缘故,只怕鞑子腹地已然翻天覆地,可惜这些鞑子铁骑将松山城铁桶合围,根本无法派出探马探知情况。”
“督师勿忧,末将尽量挑选精干之人为细作,尝试探听情况。”白广恩也被洪承畴说的动了心,立刻转身离去,而跟着白广恩的几个亲兵也是心神一振。
“变蛟啊,你可不能死啊,否则我怎么和文诏交待…你还要回来,带着大胜的消息回来,圣上和松山的军民,都在等着好消息呢…”洪承畴遥望东北,喃喃自语,依旧持剑而立,纹丝不动,而此时,天边已露出了鱼肚白…
那刺破了黑暗的些微光线,似乎在回应着洪承畴的期盼。
————
而另一边的曹变蛟,生擒了皇太极,把盛京搞得天翻地覆,又抢了内库大批财宝,占了人家的大便宜,岂能安生,故而率军一路南行急进,疯跑了好几个时辰了,如今已然天光大亮。
不过这一路行来,依旧没什么人烟,又回到了曹变蛟率军初入辽东时的情景,一是因为这段时间不论是大明还是满清,都连遭天灾,赤地千里,二来是因为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这两任鞑子贼酋在位时,对辽东汉人的血腥
“呸!说你眼皮子浅还不服气,你看看本将手里的箱子,这玩意儿叫东珠,是专供鞑子皇帝,王爷,妃嫔装饰用的,每个都值千两银子,还没地儿买去!”
“都听我的…”曹变蛟拿着马鞭开始吩咐:“安民,你带一个千总的弟兄拿十个大箱子装上黄金,放到外面的大车上,安义,你带一个千总的弟兄把这些装东珠的箱子,还有古玩字画装箱,值钱的兽皮铺在车上,安军,你拿麻袋把这边的人参挑好的,挑大的,都给我装上,其他的一概不许多拿,否则本将的鞭子也不长眼!”
“都别睁着俩小眼儿吧嗒吧嗒看本将,我告诉你们,拿多了都死在这儿你们都高兴了?有比没有强!得,本将保证,一人一颗东珠,三颗人参,二十两黄金,满意了不?!”
“噢!!!”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一众家将顿时浑身干劲儿,在各自上官的带领下开始麻利的干起了“搬运工作”,很快就将曹变蛟所说的东西都搬到了宫外的大车上。
盛京城外,曹变蛟最后扭头看了一眼夜色下的盛京城,猛地一挥手,两千余家将乘马赶着百辆大车,飞速向东南方赶去…
————
彼时彼刻,松山城此刻,深夜的松山城静悄悄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死气,不论是士兵还是百姓,心中都知道,城市已被满清八旗铁桶合围,不出意外,城破之日即是身死之时。
所幸城中尚有洪承畴亲自镇守,白广恩及赵登为左膀右臂,每战洪承畴必登楼督战,亲冒矢石,故而三万明军勠力同心,连续数日打退了鞑子大军的攻城,可是却并不足以从根本上扭转颓势。
“督师,下城吧,城楼危险,而且您已在此督战整整一日了,身体要紧。”白广恩带着几个亲兵,在松山城城楼的东北方向找到了按剑而立的洪承畴。
“不必担心,如今这些鞑子是铁心围困,这两日攻势看似如火如荼,实则是做做样子而已,与前些时日的血战不可相提并论。”洪承畴随意的回应道,目光始终遥望东北方。
“督师…”白广恩抿了抿嘴:“您还在想曹将军?”
“是。”洪承畴眼神微微波动。
白广恩叹了口气:“督师,恕末将直言,末将也不信曹将军会带兵逃跑,可是您的猜想未免过于惊世骇俗,三千孤军深入鞑子腹地奇袭盛京,断无可能,就算曹将军真的走了这条路,此时恐怕已然身陨…”
“不,变蛟还活着。”洪承畴却异常坚定的说道。
“督师,何出此言?”
洪承畴眼神锐利:“本督就是知道,从来只有变蛟破敌,没有敌能破他!”
“唉…”白广恩叹了口气。
对于洪承畴这种过于“唯心”的说法,白广恩不便多说,他也能理解洪承畴,洪承畴本就与曹文诏是过命手足,曹变蛟更是继承其叔父遗志,多年来随洪承畴南征北讨,一老一少朝夕相处,二人虽无父子之名,却有父子之实。
“广恩,是否觉得本督有些神志不清了?”洪承畴忽然问道。
“末将不敢。”
“本督相信变蛟未死,其实也有迹可循。”
“哦?”白广恩神色一动:“请督师示下。”
洪承畴捋了捋颌下美髯:“你看,自从变蛟阵斩多铎,鞑子镶白旗士气一直不振,确否?”
“确实如此。”白广恩老实的点了点头。
“若我是贼酋皇太极,必会再调重将前来提振士气,而这人选最好的便是那阿济格,此人本就是镶白旗王爷,本将曾与他对阵过,此人确实是一员少见的虎将,广恩,这几日你可有见到此人?”
“没有…”白广恩回忆了一下,摇了摇头,随即眼前一亮:“对了,督师,从昨日开始,鞑子大营中的正红旗军旗虽然还在,可并未参战,代善也不见踪影。”
“不错,而且你可还记得,前两日差点登上松山城墙的那个镶黄旗虎将鳌拜?此人两日也未露面。”
“所以,督师怀疑,鞑子腹地出事,这些人可能是率军回援了?”
“对!”洪承畴大手一挥:“本督相信,定是变蛟的缘故,只怕鞑子腹地已然翻天覆地,可惜这些鞑子铁骑将松山城铁桶合围,根本无法派出探马探知情况。”
“督师勿忧,末将尽量挑选精干之人为细作,尝试探听情况。”白广恩也被洪承畴说的动了心,立刻转身离去,而跟着白广恩的几个亲兵也是心神一振。
“变蛟啊,你可不能死啊,否则我怎么和文诏交待…你还要回来,带着大胜的消息回来,圣上和松山的军民,都在等着好消息呢…”洪承畴遥望东北,喃喃自语,依旧持剑而立,纹丝不动,而此时,天边已露出了鱼肚白…
那刺破了黑暗的些微光线,似乎在回应着洪承畴的期盼。
————
而另一边的曹变蛟,生擒了皇太极,把盛京搞得天翻地覆,又抢了内库大批财宝,占了人家的大便宜,岂能安生,故而率军一路南行急进,疯跑了好几个时辰了,如今已然天光大亮。
不过这一路行来,依旧没什么人烟,又回到了曹变蛟率军初入辽东时的情景,一是因为这段时间不论是大明还是满清,都连遭天灾,赤地千里,二来是因为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这两任鞑子贼酋在位时,对辽东汉人的血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