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眼皮子真浅(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叮咚!”  

“系统判定,宿主麾下部队生擒满清皇帝皇太极,获得讨夷值100000点,并解锁相关权限。”  

“特殊奖励如下:当朝皇帝(崇祯帝)对宿主好感度大幅增加…”  

曹变蛟听到这句话愣了一下,不过紧接着就是微微一喜。  

作为一个精明,曹变蛟对于崇祯帝朱由检是很有好感的,可是这个皇帝却是个很矛盾的人,比如朱由检极度严苛,不仅对别人严苛,对自己也严苛,节俭的厉害,据传其一生中仅有两套龙袍,还打补丁。  

不过这个有些夸张的成分,但是也能说明问题。  

而且他自小在内宫长大,对于人情世故知之不多,少年继位,大明也是个烂摊子,他虽然有宏图大志,可是朝堂之上却处处掣肘,多年下来,养成了他严酷,多疑而刚愎自用的毛病。  

比如最让人瞠目结舌的“崇祯五十相”,就是说,朱由检在位总计一十七年,却更换了五十位内阁大学士和首辅,平均下来三四个月就换一个…  

接下来自己很快就要回到大明,立下了如此盖世殊勋的自己,要怎么面对朱由检,让曹变蛟不得不多做考虑。  

皇帝考虑的从来都不是你造反没造反,而是你是不是想造反就可以造反,自己如今如此能干,朱由检会不会想得太多,干脆直接就让自己留在燕京,而不让自己去外镇领兵?  

自己可还盼着再杀回来呢…  

不过貌似现在系统却帮自己“兜了底”,如果朱由检对自己的好感大幅增加,相应的信任感也会增加,自己面对他的压力或者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也会有更多选择的余地了。  

而脑海中系统的奖励还未发放完毕。  

“茅元仪所作武备志,宋应星所作天工开物,方以智所作物理小识,赵士祯所作神器谱,徐光启所作农政全书,泰西水法,几何原本及李时珍所作本草纲目各一本。”  

系统话音落下,紧接着,独自盘膝坐在篝火旁曹变蛟身边,就出现了一个大号的包袱,而曹变蛟眼中已经惊喜万分。  

这可都是奇书啊!  

这个时候不比现代,你想查什么上网就搜得到,现在书籍流传并不容易,且有不少大家敝帚自珍,后来导致无数绝学失传或成了孤本,变成了一些收藏者手中的命根子,束之高阁,难以流传。  

而且曹变蛟的脑袋也不是电脑,虽然前世学习成绩很不错,而且又是融合了曹变蛟本来灵魂中的学识,可是你现在让他造一把火铳,立马抓瞎,而且曹变蛟矢志重振大明声威,不光是火器,诸如民生,水利,改革都是需要介入的。  

但是有了这些奇书,一切就都好说了。  

曹变蛟反手拿出天工开物,随意的翻了翻,此书可谓森罗万象,包含有诸如火药、硫磺、制盐、兵器、纸张、纺织、机械、布匹染色、甚至榨油等各种民生,军用的宝贵知识,可谓有明一代各类知识的集大成者,被形象的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曹变蛟随即珍而重之的将天工开物放回包袱里,而这时,曹安民走了过来:  

“将军,都收拾好了。”  

曹变蛟抿了抿嘴:“战死的弟兄们的骨灰都收好了?”  

“收好了。”曹安民叹了口气后振作了一下精神:“将军,如今贼酋皇太极也被咱们活捉了,下一步咱们是不是该赶紧走了,那贼酋可是说了,有一万正红旗正向这里赶来。”  

曹变蛟思考片刻后拎着包袱站了起来:“不,先不急,弟兄们打了这么个大胜仗,本将也不能亏待你们,让弟兄们赶紧集合,咱们回盛京的皇宫,路上多套几个大车。”  

回盛京?还套大车?  

啥意思?  

曹安民对于曹变蛟的话有些不明就里,不过还是依命行事。  

“将军,莫非是打算在临走前再捞一笔?”回军路上,与曹变蛟并辔而行的刘随云含笑问道。  

“什么都瞒不过先生的眼睛…”曹变蛟呵呵一笑:“时间还算充裕,那么大一笔宝贝,说实话,本将心里也是痒痒,能拿一些是一些,而且…”曹变蛟向身后看了看:“这些弟兄这段时间跟着咱们出生入死,这场硬仗又折了上百人,光是安家费就是一大笔钱,本将可是拿不出那么多,不如就借花献佛算了。”  

“啧啧,想不到将军还有些许奸商的嘴脸啊。”刘随云含笑调侃。  

“对了,先生,这些东西就交给你了。”  

“这是何物?”对于曹变蛟忽然放在自己身前马鞍上的大包袱,刘随云有些诧异,下意识的打开包袱皮,呼吸顿时变得粗重起来。  

“武备志?!”刘随云失声说道,赶忙就着旁边火把的光芒翻阅了起来,自语道:“不瞒将军,在下对这武备志心驰已久,可是始终无缘得到,将军是从何处找到的?而且还是这么多的奇书。”  

“哦,是从皇太极的汗帐里搜到的。”曹变蛟只能打了个马虎眼,所幸刘随云此时全部心神都系在这些奇书上,并未怀疑。  

一众家将随即跟着曹变蛟和捧着书不停翻阅的刘随云,一路来到了满清皇宫的内库门前,曹变蛟忽然转身对着一众家将抱拳:  

“本将先要向弟兄们赔个罪,本将有事瞒着你们。”  

包括曹安民,曹安军和曹安义在内的两千多家将看到曹变蛟向自己行礼,都下意识的腿肚子转筋,脑子也懵了一下。  

“将军,您这是做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