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宗家投靠(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秦渊身边这些诸侯的潜力不小,但还没有彻底成长起来。  

反之,不论是南荆王,还是天道军,现在成型已久,甚至一度达到了巅峰,差点推翻了烈汉皇朝的统治,哪怕是衰败后,依旧具备了极强的征战能力。  

所以,想要让这个时代属于他们,必须翻越过这两座大山。  

这一次宜都之行,虽然他们并没有获得太多实质性的好处,但对于天下格局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并且给各大诸侯发展的时间。  

由于南荆王与世家彻底决裂,之后局势会变得更为严峻,甚至会变成第二个席卷整个皇朝的天道军。  

为了阻止南荆王的崛起,世家力量必然会加大力度,针对于南荆王。  

而现在的天道军下场,同样不会太好,走向灭亡是迟早的事情。  

在宜幽战场利用炼化大阵,牺牲无数士兵的生命,来提升武者的实力。  

这一步,便彻底失去了民心。  

得民心者得天下,天道军显然不具备这个条件。  

并且,天道军之所以能够发展得这么快,便是依靠着反暴汉,重建太平盛世的旗号,得到诸多老百姓的响应,才发展到这个规模。  

但随着天道军的扩张,慢慢的失去了原来的宗旨,变得横征暴虐,残杀百姓,强征民兵,做出一件件天人共愤的事情。  

以现在天道军的声望,只要世家势力引导舆论,便会让天道军的名声越来越臭,一落千丈,哪怕是平民百姓,也不会再投靠天道军。  

还有一个好消息,那便是南荆王与天道军,合作结束之后,关系也决裂了。  

双方现在正展开一场激烈的大战,甚至以后会有很大的摩擦,战争绝对少不了。  

若是两败俱伤的话,正是各大诸侯军阀崛起的好时机,有足够的时间来壮大势力。  

“下次再见,我必然突破至先天!期待与你一战。”  

公孙炽战意冲霄,看向秦渊说道。  

他们两人现在都是先天巅峰,实力非常接近。  

只不过没有交过手,无法知晓谁更胜一筹。  

“翘首以待!”  

秦渊朝着公孙炽抱拳道。  

公孙炽是一个心怀天下百姓的诸侯,以他在北原幽州的威望可以看得出来。  

若是将来战场相见,或许会成为一个可获的对手。  

两人的经历十分相似,同样是以征伐异族起家的,一见面,就有种惺惺相惜的感觉。  

“后会有期!”赵尚谦告辞道。  

“秦渊,你就不讨好一下我,说不定我回京之后,给你封个大官。”  

赵榛笑着说道。  

“真的吗?我正愁想混个凉州州牧当当,不行的话,大将军也行,也别整什么征北大将军了。”  

大将军,正一品。  

而征北大将军,镇北大将军,前面带有名头的,皆是二品。  

当今大将军,只有一位,那便是赵榛的父亲,掌握司州与洛都兵权的赵烜。  

“呵呵!”  

赵榛笑了笑,摆摆手,率领着羽鳞军离去。  

随着各大州牧大将军离去,小势力小诸侯同样带领着兵马离开,整个平原上显得空空荡荡的。  

这些小诸侯中,虽然现在比不上秦渊,但不少人具有枭雄的气质,若是有机遇的话,说不定能够追及公孙炽袁孜他们。  

从他们加入诸侯联盟上,便可以看来。  

反而是投靠南荆王的那些势力,能让秦渊看得上眼的,并没有多少。  

李德仪算一个,此人心思活跃,能伸能屈,没有枭雄气质,却像是一个奸雄。  

君子易处,小人难防当然,前提是李德仪经历此战之后并没有死。  

好人不长命,坏人活千年。  

秦渊心中闪过这个念头,李德仪没那么容易死。  

说不定,等南荆王死了,李德仪都未必会死。  

“秦将军,我是汶山太守,宗家宗继严,率领部下,愿意投靠于您。”  

一名身穿青色长袍的中年男子,身边跟着几个将领。  

在他们的后面,有不到五千人的残兵败将。  

此刻,显得十分的狼狈。  

咦,没想到还有意外之喜。  

秦渊打量着宗继严,沉思不语。  

这一次宜都之行,秦渊最大的收获,并不是击杀数万天道军,摧毁炼化大阵的阵眼,也不是打败南荆大军,击杀先天武者封岱。  

而是利用这一次次的战斗,提升自己的名声与威望,传遍了整个神州大陆,连朝廷对于秦渊都极为重视,各个世家门阀更不用多提。  

再加之解救了各方诸侯,与世家的关系算是初步交好。  

未来这些世家,或许会有人成为秦渊扩张的阻碍,但也会成为秦渊的助力。  

特别是宗继严的投靠,代表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那便是有世家家族或者势力看好秦渊,并且愿意压注秦渊,投靠秦渊。  

整个烈汉皇朝十三个州,郡县数不胜数。  

秦渊继续发展下去,统一神州是迟早的事情,若是一步步横推的话,很可能是十年,二十年,甚至是更久的时间。  

可若是依靠着强大的军力与威望的话,不需要攻陷每一个城池,等他率领抵达一地,说不定当地的世家家族便会出城投降。  

不仅能够减少了士兵伤亡,也能大大减少许多时间。  

轻轻松松的接受一郡之地,一州之地。  

“主公,汶山郡位于天川益州的最北边,与西平郡接壤,我们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