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宗家投靠(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步若是准备进军天川益州的话,汶山郡的位置十分重要,宗家乃是当地世家,在汶山郡甚至天川益州的威望极高,对主公的大业有很大的帮助。”  

旁边的诸葛默开口道,他以为秦渊在犹豫。“既然宗继严太守愿意追随主公,切不可辜负他的期望。”  

宗继严是第一个投靠秦渊的世家,若是将其收纳的话,以后其他世家也会效仿。  

世家是一把双刃剑,若是主强仆弱,那么世家便是秦渊手底下最锋利的剑刃。  

若是主弱仆强,那么这些世家家族,不介意捅秦渊一刀。  

如今的皇室与世家的关系,便是最好的证明。  

世家既能将皇室捧得高高在上,也能够将之从神坛上拉下来。  

秦渊有独自征战天下的想法,但并不妨碍他拉拢一些世家家族。  

毕竟整个皇朝那么大,不可能都换上秦渊自己的人。  

并且,古元位面世界只不过是秦渊征战诸天的第一步,将来,天下还是要让诸葛默这些原住民来管理,秦渊不可能一直待在古元位面。  

蒙恬与白起,以及召唤出来的士兵也是一样,要跟随秦渊征战诸天,而不是只满足于占领古元位面。  

“宗继严,你作为第一个投靠本将军的势力,意义重大,将来立功必有大赏。”  

秦渊沉思了一会,说道。“现在,本将交给你一个重要的任务。”  

“多谢主公,主公有何事吩咐。”  

宗继严立即改口道。  

同时,心中暗喜的同时,也有些担忧,生怕秦渊交代的任务太过于繁重,自己若是完不成,将会在秦渊的地位大打折扣。  

“既然你是汶山太守,现在立即回去汶山郡,收复整个汶山郡,等待本将军亲自前往交接。”  

秦渊郑重其事的说道。  

“啊?没问题,属下必当完成任务。”  

宗继严闻言,连忙点头道。  

宗家在汶山郡的势力极大,威望极高,并且他又是汶山太守,只需要将一些敌对势力清除掉,便可以轻松掌握整个汶山郡。  

只是,让他有些失望的是,接受这个任务,代表着他要立即回汶山郡,而无法跟随在秦渊身边。  

他投靠秦渊的原因有二,其一是秦渊表现出来的战争潜力,十分强大,宜都郡不可能困住秦渊,回归西雍凉州是早晚的事情,收复西雍凉州之后,天川益州必然是秦渊的下一步选择,而汶山郡首当其冲。  

等到那时,宗家可没有力量抵御住秦渊的大军,除了死战,便只能开城投诚,不如现在便投靠秦渊。  

第二个原因,离开宜都郡的各处边境关口处,要么是天道军把守着,要么是南荆王的军队,如今他的手底下只有不到五千残兵,真不一定能够突破关口,加上回程之路艰难险阻。所以,投靠秦渊才有把握活着离开宜都郡,回到汶山郡。  

“只是”  

宗继严面露难色,欲言又止。  

“本将军派遣一百大秦虎卫协助你完成任务。”  

秦渊看穿了宗继严的心思,不过没有当场揭穿。  

毕竟是世家之人,又是主动投靠秦渊,揭穿没有任何意义,反而会让其他人看笑话。  

秦渊虽然没有学帝王之道,但是拉拢人心倒是有一套。  

恩威并施,同样是治下之道。  

大秦虎卫能够帮助宗继严离开宜都郡,同样有威慑的作用。  

以免宗继严回到汶山郡之后,到时反悔了,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虽然秦渊不介意率军攻陷汶山郡,但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那岂不是更好?  

“多谢主公!”  

宗继严一听是大秦虎卫,脸上难以掩盖笑容。  

大秦虎卫的强大,宜都郡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大秦虎卫中最弱的一名士兵,都具有炼体九重巅峰的战斗力。  

一百人的战斗力,比他手底下五千士兵要强得多。  

若是真正战斗起来,再来几倍的敌人,都未必是大秦虎卫的对手。  

除此之外,大秦虎卫中还有不少人,突破到了后天境界,比例还不低,这得多亏于秦渊让他们一直参与战争,在血战之中提升实力。  

宗继严这个世家,算是世家中比较小的一种,比不了诸葛世家,同时家族内也没有先天高手,连后天高手都比较少。  

能够维持着世家之名,完全是靠前辈的底蕴,这些年一直在吃老本。  

现在,更是到了家族生死存亡的机会。  

所以,宗继严倒也豪爽,直接抛开一切,投向了与他一样,还只是太守之位的秦渊。  

不过,他这位汶山太守,与秦渊的武威太守,虽然都是太守,可实力却是天差地别。  

宗继严了解过秦渊的身世,知道秦渊所在的秦家,不过是一个名门家族之后,对于秦渊的崛起之路,惊叹不已。  

秦渊能发展到这个程度,可比袁孜赵尚谦等人要困难得多。  

但是宗继严不知道的是,秦渊他是一个有系统的人。  

世家门阀子弟再强又如何,他们能打得过一个开挂的人吗?  

“秦玖,你跟随宗太守回汶山郡,一定要保护宗太守的安危,切记。”  

秦渊对着身后一们大秦虎卫统领,说道。  

“是,主公!”  

秦玖大声应道。  

这一次,秦渊派出了一百名大秦虎卫,实力比想象中的要高得多。  

秦玖是后天三重的实力,还有九位达到后天之境,剩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