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未来规划(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诸葛默阐述着对于势力未来发展的规划。  

第一步,便是整编现有的地盘,以武威郡,金城郡,西城郡,尚陵郡这四郡作为基本盘,牢牢抓在手中,扎实根基,让势力内所有平民百姓,家族富商都认可秦渊的统治。  

第二步,便是秣马厉兵,坐山观虎斗,谨防天道军对尚陵郡的反扑,坐看宜都郡分出胜负。不论天道军赢,还是南荆王赢,对于秦渊来说都是好消息。  

第三步,便是收复整个西雍凉州,州牧于本之是一道阻碍。  

不过,以秦渊现在的威望,随便找个理由攻占青海郡,杀死于本之,到时再打通朝廷的关系,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至于北羌安韩二氏,同样不是问题。  

第四步,那便是真正的扩军,训练军队,提升秦渊手底下士兵的战斗力,秦渊从主世界运来最后一批物资,足足有百万套精良兵甲,可以再训练出百万精锐甲士,这是秦渊的底牌之一。  

如今的包括玄雍军在内的七大军团,实际上士兵训练时间并不长,只是利用武器优势才成为一支精锐,若是再训练一番,甚至不亚于之前的龙鳞军战斗力。  

第五步,才是真正的争霸之路,此时秦渊手里能够参与战斗的士兵,不会低于一百万精锐。  

北攻北羌八王一皇,将北方草原彻底纳入统治范围,西域同样在考虑之中,更重要的是天川益州。  

宗继严的投靠,打开了天川益州的门户,到时进攻天川益州将会变得更加容易。  

第六步第七步诸葛默认真的说着未来的规划,显然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无数个日日夜夜想出来的。  

秦渊同样极为认真的听着,连连点头。  

如今地盘有了,资源不缺,兵强马壮,将士英勇善战,拥有先天武者,名声与威望足够,争霸天下的条件,秦渊全都有。  

整个神州大陆,秦渊全都要。  

不止神州大陆,还有整个古元位面。  

“哈哈哈,不愧是我老诸葛家的种!”  

一道呼啸声袭来,秦渊只见一抹白光闪过,一道人影迅速落在眼前。  

白起举起了白色死神,气势爆发,盯着来人。  

来者,正是与地宗对峙后,离去的诸葛慧。  

至于袁傲,可没有跟诸葛慧一起,而是去找袁孜。  

“你叫诸葛默吧,看来投靠的主公不错,倒是有几分帝王之姿。”  

诸葛慧打量着秦渊,惊叹不已。  

秦渊身上的帝王之威,虽然收敛了起来,但诸葛慧是什么人,堂堂炼神之境,可比诸葛默这炼气境要厉害得多,目光独到,自然能够看出秦渊的不同之处。  

诸葛慧的目光落在白起之时,从这个年龄不大的少年身上,感觉到了一股威胁。  

看来,击杀先天武者封岱的,便是此人了。  

只是诸葛慧如何也想不通,白起的天赋到底有多少强,竟然能够在这个年龄段,达到先天境界。  

“后辈不孝子孙诸葛默,见过老祖。”  

诸葛默毕恭毕敬,心中激动不已。  

这可是诸葛家的定海神针啊,诸葛世家能够与宗继严的家族有所不同,比拟门阀家族,便是倚仗眼前的诸葛慧。  

“见过诸葛前辈。”  

秦渊恭敬道。  

倒也没有跟诸葛默一样称呼,否则岂不是掉了辈分。  

对于诸葛慧的尊敬,一则是其具有先天(炼神)境界的实力,第二,天道宗没有派出先天武者,阻拦诸侯联军撤退,想必眼前这位出了不小的力气。  

至于诸葛家的关系,在秦渊看来,倒是可有可无。  

诸葛默是投靠了秦渊,但并不是诸葛家投靠了秦渊,两者是有极大区别的。  

毕竟,诸葛世家压注的势力可不少,秦渊从诸葛默的口中,了解了一些。  

如今,至少有十方势力的手底下,有诸葛家的子弟投靠。  

其中包括袁孜与赵尚谦,甚至连赵榛都有。  

“老夫很看好你,希望你能够早点结束这个乱世,重建盛世皇朝。”  

诸葛慧夸赞道。  

诸葛默虽然常年闭关,但对于外界消息并不是一无所知。  

特别是家族内子弟投靠的势力,关注度颇高,这也是诸葛世家在对比选中诸侯的软硬实力。  

其中,秦渊势力军队发展壮大,招募大量的士兵,却不像天道军那般,影响了管辖区域内的正常发展。  

在秦渊的治理下,武威郡与金城郡的百姓生活过得十分富裕,甚至有余粮换取美味的神仙米,幸福指数可谓是所有郡县当中最高的。  

同样被天道军糟蹋得民不聊生的西平郡,如今也恢复了往日的繁华,除了失去大量青壮年之外,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至少百姓都能够吃得上饭。  

所以,在诸葛世家的压注中,秦渊被排在了第一序列。  

这也是诸葛慧亲自抵达幽江城的原因。  

诸侯联盟的几大诸侯,都是重点关注的目标,而秦渊则是重中之重。  

“必然不负重望。”  

秦渊笑了笑。  

“这位是先天之境吧,看起来突破时间并不长,却具备不亚于先天中段的实力。”  

诸葛慧与秦渊交流了一番,又看向旁边的白起。  

“与你比如何?”  

白起露出邪魅笑容,问道。  

“老夫不擅战斗,比不了年轻小伙。”  

诸葛慧自嘲道。  

“幽江城之事,老夫已经解决,地宗宗首不会再出手,南荆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