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燕藩立国,万国来朝(4/5)
派在闹,保守派,更是派人跑去大明寻求支持,孤这国主,当得可真憋屈!”
“李卿,你说,孤如果请求大明宗主国,宗主国能帮孤…”
李穑脸色变了又变。
“不可!”
国主分明依旧认为,大明体量大,比燕藩厉害。
妄图倒向大明,请求大明内部的保守派支持,一旦得到支持,恐怕就要对国内革新派下手了。
李穑语重心长道:“国主,此番燕藩立国,臣建议国主去燕京看看。”
他同情革新不假。
也希望高丽革新。
但他更爱高丽这个国家。
他希望国主不要贸贸然做出决定。
先去燕藩看看。
燕藩有没有与大明竞争而胜利的能力?
若是有,在他看来,最好暂时还是左右逢源的好,哪边风大向哪边。
墙头草不好听。
可这就是小国生存的法则。
一个月后。
朱棣初步梳理好倭国事务后。
准备动身启程。
来时的两镇又一个混成协,暂时全都留在倭国,弹压地方。
倭国的诸侯大名,则全都举家跟着朱棣离开。
其领地,只允许留下少数家臣负责。
日野业子及其长子,在一群诸侯大名举家簇拥下,站在甲板上,看着码头方向。
一辆新式马车内。
朱棣给雍鸣扣紧扣子,笑着,抬手揉了揉雍鸣脑袋,“已经长成大小伙子,能替爹分忧了。”
雍鸣矜持笑笑。
朱棣神色渐渐严肃,“其实爹不想让你这么小,就承担这么重的事情,不过,我们父子,立足在这四海之上,看似繁花似锦,可也如同烈火喷油,想要把局势稳定下来,至少需要两代人,不然,最终必然落得一个秦朝二世而亡的结果,这么多兄弟的付出,就全都白费了。”
“爹活着,你不需要有什么压力,按照你的想法去做,出了天大的事情,爹都能给你顶着。”
“金豆子还小,未来如何,爹还无法确定,爹现在其实有三子,你大哥其实更像爹,霸多于仁,而你,是仁多于霸…”
雍鸣认真听着。
“但爹并不会因为你和爹有不同,而不喜你,龙生九子还各有不同呢,你这仁多于霸,其实恰恰是咱们燕藩,爹之后最需要的,爹打天下,用理想、用霸道镇压这四海,用强人政治,将这四海捏合在一起。”
“但也不能一直用强,当这四海捏合起来,未来就要靠你,以仁术,配合咱们燕藩的理想信念,彻底把这种捏合起来,存在各种各样缝隙的政权,慢慢抚平缝隙,使之成为一个牢不可破的整体。”
“所以,你不像爹,仁多于霸的性格,爹其实十分欣慰高兴…”
许久后。
朱棣和雍鸣父子二人才从马车下来。
朱棣又和雍鸣说了几句,忍着不舍,转身要走时,雍鸣轻声道:“阿爹,能抱抱孩儿吗?”
朱棣顿足,转身,笑着弯腰,一把将臭小子抱起来。
雍鸣顿时笑了,像小时候,搂住朱棣脖子,爬在朱棣耳边,低声道:“阿爹,谢谢。”
朱棣笑哼一声,笑骂道:“少给你爹我煽情!长大了,别气我就成!”
话中,冲充当车夫的毛骧点点头。
雍鸣在倭国期间,毛老六会一直跟在身边。
有毛老六在。
他倒是不担心臭小子的安危。
只是,毕竟臭小子长这么大,从未离开他们身边,很是不舍。
“行了,老子抱不动你了!”朱棣笑着,把雍鸣放下,转身就往码头走去。
雍鸣站在车边,看着朱棣背影。
看着朱棣走过后,值守的海军陆战队迅速收缩队伍,跟着登上旗舰。
呜呜呜…
号角声中。
朱棣留下海军第二统制吕珍,亲率五十艘战船组成的护航舰队,留守倭国配合雍鸣后。
统帅数百艘战船、商船动身启程。
数日后。
朱棣率领的凯旋舰队抵达高丽汉城。
受到了热烈欢迎。
尤其是高丽的革新派。
在汉城休整数日。
舰队再次启程。
这一次,除了倭国的诸侯大名举家跟随,还有高丽国主王禑、宰相李穑、李家长子李芳雨为首。
一群高丽观摩团。
观摩燕藩立国。
更为观摩燕藩!
舰队浩浩荡荡行驶在海面上,直奔大明金陵!
而于此同时。
朱棣大捷的消息,也通过往来高丽、大明的海商,带回金陵…
浩浩荡荡的舰队中。
以朱樉、蓝玉为首的大明随军团,站在甲板上。
蓝玉看着周围几艘游轮甲板,云集的倭国诸侯大名、高丽观摩团,感慨道:“燕王此番立国,已经有万国来朝的气象了。”
话中,扭头看着沐英,好奇问:“你说,燕王会用什么国号,会用燕国这个国号吗?”
沐英摇头,“应该不会,燕王这个王号,是来自于大明,如果再用燕国这个国号,恐怕就有成为大明藩属的意思,而无论是燕王,还是陛下,都没有这种想法,陛下更多希望,燕王建立的国家,和咱们大明,是一种平等的手足兄弟关系,最多,大明是兄长,燕王的国度是弟弟。”
对于陛下这个用意,他明白。
若是燕王建立的政权,有大明藩属国的意思。
恐怕大明这边的保守派,会
“李卿,你说,孤如果请求大明宗主国,宗主国能帮孤…”
李穑脸色变了又变。
“不可!”
国主分明依旧认为,大明体量大,比燕藩厉害。
妄图倒向大明,请求大明内部的保守派支持,一旦得到支持,恐怕就要对国内革新派下手了。
李穑语重心长道:“国主,此番燕藩立国,臣建议国主去燕京看看。”
他同情革新不假。
也希望高丽革新。
但他更爱高丽这个国家。
他希望国主不要贸贸然做出决定。
先去燕藩看看。
燕藩有没有与大明竞争而胜利的能力?
若是有,在他看来,最好暂时还是左右逢源的好,哪边风大向哪边。
墙头草不好听。
可这就是小国生存的法则。
一个月后。
朱棣初步梳理好倭国事务后。
准备动身启程。
来时的两镇又一个混成协,暂时全都留在倭国,弹压地方。
倭国的诸侯大名,则全都举家跟着朱棣离开。
其领地,只允许留下少数家臣负责。
日野业子及其长子,在一群诸侯大名举家簇拥下,站在甲板上,看着码头方向。
一辆新式马车内。
朱棣给雍鸣扣紧扣子,笑着,抬手揉了揉雍鸣脑袋,“已经长成大小伙子,能替爹分忧了。”
雍鸣矜持笑笑。
朱棣神色渐渐严肃,“其实爹不想让你这么小,就承担这么重的事情,不过,我们父子,立足在这四海之上,看似繁花似锦,可也如同烈火喷油,想要把局势稳定下来,至少需要两代人,不然,最终必然落得一个秦朝二世而亡的结果,这么多兄弟的付出,就全都白费了。”
“爹活着,你不需要有什么压力,按照你的想法去做,出了天大的事情,爹都能给你顶着。”
“金豆子还小,未来如何,爹还无法确定,爹现在其实有三子,你大哥其实更像爹,霸多于仁,而你,是仁多于霸…”
雍鸣认真听着。
“但爹并不会因为你和爹有不同,而不喜你,龙生九子还各有不同呢,你这仁多于霸,其实恰恰是咱们燕藩,爹之后最需要的,爹打天下,用理想、用霸道镇压这四海,用强人政治,将这四海捏合在一起。”
“但也不能一直用强,当这四海捏合起来,未来就要靠你,以仁术,配合咱们燕藩的理想信念,彻底把这种捏合起来,存在各种各样缝隙的政权,慢慢抚平缝隙,使之成为一个牢不可破的整体。”
“所以,你不像爹,仁多于霸的性格,爹其实十分欣慰高兴…”
许久后。
朱棣和雍鸣父子二人才从马车下来。
朱棣又和雍鸣说了几句,忍着不舍,转身要走时,雍鸣轻声道:“阿爹,能抱抱孩儿吗?”
朱棣顿足,转身,笑着弯腰,一把将臭小子抱起来。
雍鸣顿时笑了,像小时候,搂住朱棣脖子,爬在朱棣耳边,低声道:“阿爹,谢谢。”
朱棣笑哼一声,笑骂道:“少给你爹我煽情!长大了,别气我就成!”
话中,冲充当车夫的毛骧点点头。
雍鸣在倭国期间,毛老六会一直跟在身边。
有毛老六在。
他倒是不担心臭小子的安危。
只是,毕竟臭小子长这么大,从未离开他们身边,很是不舍。
“行了,老子抱不动你了!”朱棣笑着,把雍鸣放下,转身就往码头走去。
雍鸣站在车边,看着朱棣背影。
看着朱棣走过后,值守的海军陆战队迅速收缩队伍,跟着登上旗舰。
呜呜呜…
号角声中。
朱棣留下海军第二统制吕珍,亲率五十艘战船组成的护航舰队,留守倭国配合雍鸣后。
统帅数百艘战船、商船动身启程。
数日后。
朱棣率领的凯旋舰队抵达高丽汉城。
受到了热烈欢迎。
尤其是高丽的革新派。
在汉城休整数日。
舰队再次启程。
这一次,除了倭国的诸侯大名举家跟随,还有高丽国主王禑、宰相李穑、李家长子李芳雨为首。
一群高丽观摩团。
观摩燕藩立国。
更为观摩燕藩!
舰队浩浩荡荡行驶在海面上,直奔大明金陵!
而于此同时。
朱棣大捷的消息,也通过往来高丽、大明的海商,带回金陵…
浩浩荡荡的舰队中。
以朱樉、蓝玉为首的大明随军团,站在甲板上。
蓝玉看着周围几艘游轮甲板,云集的倭国诸侯大名、高丽观摩团,感慨道:“燕王此番立国,已经有万国来朝的气象了。”
话中,扭头看着沐英,好奇问:“你说,燕王会用什么国号,会用燕国这个国号吗?”
沐英摇头,“应该不会,燕王这个王号,是来自于大明,如果再用燕国这个国号,恐怕就有成为大明藩属的意思,而无论是燕王,还是陛下,都没有这种想法,陛下更多希望,燕王建立的国家,和咱们大明,是一种平等的手足兄弟关系,最多,大明是兄长,燕王的国度是弟弟。”
对于陛下这个用意,他明白。
若是燕王建立的政权,有大明藩属国的意思。
恐怕大明这边的保守派,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