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燕藩立国,万国来朝(3/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召集文官前来,与你们一起辅佐雍鸣,有步骤推进兵库以南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同时,有序监督诸侯们向次大陆迁徙。”  

数十万人的迁徙。  

当初他从大明迁徙蒙古俘虏,就持续了数年时间。  

那是海商极大放弃海贸生意,帮助下完成的。  

现在不能这么干了。  

大明的海商,在保守派支持下,本来就妄图搞垮燕藩海商。  

如果海商们,全力配合迁徙倭国诸侯势力去次大陆。  

等数年后,这个巨大工程完成后,恐怕回头就会发现,这四海之上的贸易,已经全都被大明海商瓜分了。  

他可以退让,放弃较大海贸利益。  

稳住大明保守派群体。  

但燕藩作为一个立足四海的政权,决不能被人把海贸生意搞垮。  

如果真有这么一天。  

或许他会主动发起战争。  

因为这种,恶意竞争,搞垮燕藩海贸生意根基的行为,本质上,其实就是想搞垮燕藩。  

这是底线!  

也是燕藩上上下下,共同形成的底线思维。  

任何势力,踩踏这条底线,燕藩都会团结一致,予以最凶狠的反击。  

“是!”  

二人领命后,小早川仲业有些支支吾吾道:“王爷,立国时,我们能不能去参加?上次去燕京,臣因为十万火急,也没有好好看看燕京,鸠山信更是从未去过…”  

王爷把世子放在这里。  

分明是开始历练世子。  

任命他们辅佐世子,这是天大的荣耀。  

可燕藩立国这种辉煌时刻,他们也想去见证。  

朱棣笑道:“当然能了,到时候,雍鸣也得回去,不光你们,我还邀请了足利幕府,倭国其他诸侯,我也准备邀请,高丽国,另外,我父皇母后,也要亲自去见证,我这个儿子的成就…”  

小早川仲业、鸠山信听闻后,相视一眼,眼中闪烁着激动。  

这可绝对是一场盛大的立国!  

二人突然冲朱棣一拜,“请王爷赐姓!”  

朱棣微微愣怔,略微思索,明白了二人的意思,摇头道:“没这个必要。”  

二人分明是希望他赐汉姓。  

其实没必要。  

到时候,他搞一个燕藩百家姓就是了。  

把小早川、鸠山这些姓氏收录进去。  

中原的姓氏,不也是这么慢慢发展起来的。  

比如第五、司徒、长孙这些姓氏。  

小早川仲业坚持道:“王爷,我们希望彻底融入燕藩中,也不希望往后再因为姓氏,发生波折,既然选择接受王爷统治,索性就彻底的改。”  

倭国的姓氏,若是保留下来。  

往后,难免会有一些野心家,利用姓氏做文章。  

所以,不如他们带头,彻底汉化。  

据他所知,迁徙燕藩的蒙古俘虏,吕宋本地人,都这么做。  

当然,他们这种选择,并不是受王爷强迫,而是他们自愿的。  

燕藩的种种,让他们愿意心悦诚服改姓易俗。  

朱棣看着二人。  

尤其是小早川仲业。  

小早川仲业的心思,他知道。  

倭姓留下来,这片土地上,难保将来不会生出野心家,利用这些和汉姓有区别的姓氏做文章。  

小早川仲业是真的厌倦了杀戮。  

朱棣略微沉吟,说道:“既然如此,仲业姓王,王仲业,鸠山姓李,李信如何?”  

有他们带头。  

将来,倭国肯定也会如迁徙燕藩的蒙古俘虏一样,掀起一场改姓潮。  

当然,会有一些人坚持原来的姓氏。  

但必然会像第五、司徒、长孙、杨王这些姓氏,变为被遗忘的小众。  

就再也没有人,能利用姓氏之风,掀起什么风浪了。  

“谢王爷赐姓!”  

数日后。  

大捷的消息,率先传到高丽。  

整个高丽的革新派顿时沸腾,随即,更加活跃。  

在这些革新派眼中。  

燕藩兵入倭国,就是对倭国革新的一种干涉支持。  

而将来,未必不能发生在高丽。  

所以,燕藩的胜利,让高丽的革新派,更加有底气了。  

高丽贵族,瞧着革新派高调庆祝燕藩大捷,一举解决倭变事件,恨得咬牙,却也不敢表露出来。  

不是害怕高丽革新派。  

而是怕燕藩。  

保守派,也没有坐以待毙,派出人前往大明。  

保守派的想法很简单。  

既然革新派可以找外援。  

他们也有!  

大明宗主国的保守派更厉害!  

而且还是高丽的宗主国,插手高丽内政,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就连国主,都是大明宗主国封的!  

这可把高丽国主王禑给愁坏了。  

王宫御花园。  

王禑坐在凉亭,唉声叹息看着李穑,“李卿,燕藩海陆军已经厉害到这个程度了?仅仅只用五天!五天!就解决了倭变事件?十万诸侯联军一战全没?就算十万头猪,一天时间也杀不完吧?这些倭国人,难道连猪都不如…”  

李穑听着王禑坐卧不宁,絮絮叨叨。  

他很清楚,这位国主,其实心心念念盼着燕藩兵败,或者遇到麻烦。  

借此,打击国内的革新势力。  

可万万没想到,燕藩仅用五天时间,就全歼诸侯联军。  

说实话,他听到这个大捷消息时,震惊之余,也忍不住浑身发寒。  

“现在那些形形色色的革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