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都想去燕京看看,坐在轮子上的燕藩?(3/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伸手捏着玻璃上的铁钩,推拉玻璃。  

又伸手轻轻敲击车门。  

咚咚咚…  

金属声传出。  

好一阵后,视线才转移到朱棣身上,兄弟二人对视,朱标指着马车,询问:“这样一辆马车,成本几何?”  

“这批马车因为是全铁和钢制造,成本有点高,平均成本大概是七十两银子,燕藩那边,售卖给普通百姓的马车,因为在一些非加固部位,大量使用木料,成本就比较低,以及马车上的皮革,改为帆布,成本进一步降低,二十两银子就能购买一辆。”  

朱标认真听着,默默琢磨着。  

锦衣卫汇报,老四燕藩很多普通百姓家庭,都购买这种马车,从事载客生意。  

即便是最普通的马车,成本二十两,售卖至少得三十两吧?  

一个家庭,哪怕是向亲戚朋友借钱。  

买得起这种马车。  

足可见,燕藩普通家庭的富裕程度了。  

至少,也有七八两存钱,才能购买这么昂贵的马车,从事载客生意。  

大明这边,一个家庭有七八两存钱,都可以算是小富之家了!  

只有那些拥有百亩以上土地的百姓,还得勤劳节俭一些,才能存下这么多银子。  

大明这些年,解决了百姓吃饭问题。  

但并未让百姓富起来。  

兄弟二人短暂交流后,再次陷入沉默。  

“皇祖父,皇祖母!”  

御书房门外,朱元璋身子微微岣嵝,眯眼探着身子,看着远处,一个骑车的丫头,远远向他们招手。  

顿时高兴笑了,“回来了!回来了!这是咱们家祈婳,咱最疼的大孙女!”  

话中,就迫不及待,抬起,行动有些迟缓的腿,顺着台阶往下走。  

小宫女忙去搀扶。  

马秀英笑着扭头,“咱们也下去。”  

采绿笑着点头,搀扶马秀英追上朱元璋。  

六部官衙前。  

百官看着一群孩子,骑车风驰电掣从面前,嗖的一下,如旋风般驶过,全都惊的瞪大眼。  

等祈婳一群孩子经过许久后,才缓缓收回视线。  

瞬间哗然。  

“这就是自行车吧?”  

“竟然是真的!”  

“方孝孺没有夸大其词!”  

“嘶,造这样一辆自行车,得需要多少铁?”  

“铁还是其次,宋老,你没注意到吗,这自行车很多机括形状十分复杂,如果铁匠人工敲击捶打,这得多长时间,才能造这样一辆自行车。”  

方孝孺搀扶着刘伯温站在旁边,听同僚惊讶议论,对刘伯温低语解释:“阁老,这些形状复杂的机括,不是铁匠捶打出来的,而是直接轧制而成,下官参观过,专门为自行车厂,生产零部件的工厂,那些工厂的钢水出来,凝固成大小不同的模型,还火红时,就被放入水力轧制生产线上,通过几轮轧制后,就成了自行车的各种零部件,工人们只需要把这些标准还不高的零部件,通过简单手工打磨后,就成了标准零部件…”  

朱元璋听取了朱棣的建议。  

没有废除相制。  

选择增相。  

刘伯温是大明新内阁的首席阁老。  

统领大明内阁。  

如今,刘伯温已经被朱元璋封为忠信公。  

刘伯温和汤和,是唯二,大明后期晋升国公的文武。  

朱元璋在大明江山彻底稳固后,对刘伯温、汤和进行了补偿。  

当然,也是他们理所应得的。  

刘伯温满头白发,身形瘦小,岣嵝,闻言,微微点头,苍老的声音响起,“这回,说什么,我也要去燕藩看看,再不去,恐怕就没机会喽。”  

方孝孺看着刘伯温满脸鹤斑的苍老面孔。  

闻声,不由有些伤感。  

这位虽然也是从旧世界走来,算是一个老派人物,做事主张小步快跑,反对激进。  

但绝不能把这位,归入保守腐朽一类。  

这些年,虽然对雇工身股制从不发表意见。  

但一直对朝中,他们这些势单力薄的革新派予以回护。  

同时,大明的乡土村社能稳而有序,全面推及天下。  

此老功不可没。  

正是此老运筹帷幄,步步为营。  

才实现了乡土村社,在大明如此广袤复杂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他去燕藩。  

就连燕王都对此老推崇备至。  

但任谁都能看得出,这位值得他敬仰,并且作为榜样的阁老,真的老了。  

时日无多了。  

没有此老的庇护,未来,等待他们这些革新派的,会是什么?  

方孝孺收敛繁复思绪,笑道:“阁老,你要是能去燕京看一看,燕王肯定很高兴,之前下官去吕宋,与燕王提及阁老,燕王对阁老可是推崇备至。”  

刘伯温笑了,“能让燕王推崇,夸赞几句,我这个老家伙也挺自豪…”  

“来了!”  

有人忽然轻呼一声,打断刘伯温的话。  

刘伯温、方孝孺扭头…  

嗒嗒嗒…  

马蹄嘚嘚中,一辆辆门开在旁侧,奇特的马车,从面前经过。  

透过挂着薄纱的玻璃车窗。  

众人隐约都看到了,和朱标相对而坐的朱棣。  

许多敌视朱棣的人,一时间,神色十分沉凝。  

尽管只是朦胧一瞥。  

可这个人,给大家造成的压力,依旧很大很大!  

因为看到朱棣的缘故,一群人连新式马车都忘记了。  

刘伯温视线跟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