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装点好门面,和大明谈判(3/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民争取利益开始,吕宋王朝就已经在积极备战,并且,随着陈祖义夺取马六甲王朝后,双方就产生了联络,陈祖义向吕宋王朝派遣了部分工匠,教会吕宋王朝铸造短管身火铳,还有一种射程很近的木炮,听说是把榆木掏空,装填火药和铁砂…”  

朱棣听闻后,不由微微诧异。  

陈祖义不愧是中原迁民。  

其麾下工匠的铸炮工艺不够。  

竟然想办法,搞出这种木炮。  

“吕宋真正有效统治的地区,是中央吕宋地区,科迪勒拉行政区、南他加禄等地区,相当于咱们大明的羁縻区,统治力十分松散,中央吕宋地区,有一百万人口,吕宋朝廷,有五万精锐军队,五万类似于宋朝的地方厢军,据军情司成员汇报,这一年多,在陈祖义的支持下,吕宋王朝五万精锐中,有两万人,按照陈朝新军的编制,整编为配置火炮和火铳的新军…”  

陈朝新军编制比朱棣陆军第一镇编制更大。  

一个镇两万人!  

反观朱棣。  

除了陆军第一镇采取整编镇模式。  

余下新编的,都是混成协。  

没办法。  

首先,朱棣麾下,没有那么多能够统帅整编镇的将领。  

谭渊统帅一个整编镇,指挥也勉强。  

张武、周浪、王继业等人更需要在战争中不断成长。  

他们执掌一个协,已经是能力的极限了。  

就这,还得配置参谋人员辅助。  

当初搞军中参谋制。  

并非朱棣一开始的初衷。  

是后来,发现各级高级将领,指挥起来实在比较费劲儿,才设立了参谋制。  

这也是,燕藩陆军各级主将和参谋能很好配合的原因之一。  

因为能力暂时还不够掌握全军。  

所以更容易接纳参谋。  

当然,制度和习惯形成,燕藩海陆军参谋,也会一直在军中占据重要位置。  

“随着民都洛岛推行乡土村社成果显现,周围的吕宋百姓聚集村也开始效仿,而与咱们中原一样,吕宋的精英层,也把乡土村社视作洪水猛兽,最近一年,不断和民都洛岛的中原迁民发生冲突…”  

等毛骧介绍完后。  

朱棣笑问:“谭渊,民都洛岛的自卫军是你们陆军帮忙训练的,他们的战斗力如何?”  

民都洛岛自卫军规模不大。  

只有千余人。  

不过,这支力量如果使用好了,也能发挥大作用。  

“王爷,战斗力还行,八十步内排射不成问题,拼刺配合也可圈可点。”  

朱棣点点头,吩咐:“送一批来福铳给自卫军,告诉他们,接下来如果吕宋政权派兵,他们不用忍着了,狠狠打!”  

“海军秘密送第一镇两个营陆军去孔雀岛,一旦吕宋朝派重兵攻打民都洛岛,两个营就以保护中原迁民为借口,进驻民都洛岛…”  

除了理想之名。  

怎么也得搞点其他师出有名的借口。  

吕宋朝迫害中原迁民,敌视他推行的乡土村社,残酷剥削压榨吕宋百姓就是最好的借口。  

他将打着保护迁民。  

解救吕宋百姓的旗号,挥师入吕宋。  

然后推行理想。  

言行合一。  

才能在这四海之上真正立足!  

联席会议结束后。  

朱棣从大营内走出。  

“王爷…”  

身后传来喊声。  

朱棣循声转头。  

蒋进忠,夏时敏,气喘吁吁跟上来。  

相互对视,欲言又止。  

朱棣笑笑,“有什么想说就说。”  

蒋进忠讪笑,“王爷,推行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除了造福百姓,是不是也是另类恢复周礼,是不是可以彻底,或者有效解决,自秦朝以后,每三百年天下必乱的王朝兴衰周期律?”  

朱棣看看二人,笑了,很高兴。  

大明内部。  

恐怕父皇和大哥也没有真正看透这个问题。  

可今天他只是稍微透露一些苗头。  

进忠和夏大哥就想到了。  

“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本质上,就是依托一个个县域‘中枢’,建设一个个散碎的,从制度上确定的分封小型经济体,把矛盾尽可能限制在小型经济体内,是否能有效延缓王朝兴衰的周期律,我现在也无法确定,但的确有这方面的设想。”  

“咱们在异域,要整合一帮散碎的小政权,想要彻底整合,就需要更长的时间,一般王朝,一两百年的时间不够,如果这个时间是五六百年呢?我相信,即便咱们燕藩到时不存在了,这块疆域内的百姓,也早已被咱们以中原文化彻底汉化,并且彻底认同自己是炎黄子孙,传承自燕藩,与咱们未来的中原迁民,再也不分彼此了!”  

他对燕藩治下,未来的期许就是。  

即便燕藩不存在了。  

这里的百姓,也认同和中原同文同种。  

就好像后世西方的盎格鲁萨克逊集团!  

这或许是他出海发展,能为后世子孙,留下的最大财富吧。  

夏时敏都乐观道:“王爷,周朝还有八百年国运,咱们这种体系只要做好了,极大杜绝百姓和政权之间的直接矛盾,同时,不会出现诸侯危险中枢,燕藩至少也有八百年国祚!”  

朱棣不由笑了。  

“那就借夏大哥吉言。”  

翌日。  

鸡笼屿。  

朱棣准备动身启程。  

百姓都知道,朱棣此番是去江浙迎接圣驾,并且不久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