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远迈封狼居胥之功巨型战舰,露峥嵘(2/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钱,满足温饱之余,一定会第一时间,省吃俭用,供孩子读书。  

十几年后的农村,想糊弄也难!  

恐怕王爷早想到这些了。  

所以,乡土村社最艰难的时期,就是这开局十几年。  

只要朝廷能按照王爷的设想,坚定不移,在开局十几年做好引导。  

等乡土村社发展成熟,朝廷就能什么都不做,持续收获红利了。  

也不知,陛下、太子爷明不明白,王爷的良苦用心。  

叶茂回神,“王爷,土地在家族内部传承,会随着家庭人口增多,造成人均土地减少,股权也面临同样的问题,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很好解决,股权相比土地的优势是,只要乡土村社发展好,即便少量的股权,都可以获取巨大回报,百姓如果不想因股权传承,人均占股减少,造成受益减少,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所有人一起努力,把其所在乡土村社做大做强,未来,肯定有这样的乡土村社出现,他们会率先整合周围乡土村社资源,数个村子联合起来,用更多的资源,撬动更大的财富…”  

所以,未来乡土村社这个经济体,一定会在朝堂上,拥有越来越大话语权。  

“除了这种法子外,那就是分家,比如长子继承股份,但家族要拿出钱来扶持其他孩子走出去,辽东地广人稀,朝廷可以安置,未来,完全取消海禁,我们在外面开疆拓土,想要同化四夷,也需要中原百姓…”  

朝廷财政负担百姓迁徙,根本不现实。  

别说现在玩不起。  

就是搁在后世。  

大规模的百姓迁徙,也很难。  

可百姓如果有钱,如果不想分割股份,拿出存钱,支持家中子弟走出去,就完全可行。  

因为中原自古以来,从皇权到士绅,都有把最好的家业,留给长子来继承的传统。  

精英层的风气,早已深深影响到了百姓。  

所有的社会风气,绝大多数,都是精英层的风气,古往今来,百姓都在效仿精英层。  

未来十年。  

现在五六岁的孩子,都面临成家立业的问题。  

可以预见,十年后,福建以及率先发展乡土村社的地方,大概率会出现家庭支持的出走潮。  

而这也是他在等的时机。  

彼时,他得抓住这波出走潮,大规模吸引中原百姓,迁徙四海。  

十年后,中原一定会上演一场波澜壮阔的出海冒险潮。  

前十年,他要打下基础。  

迎接这波,中原百姓,走出中原,向深蓝探索的浪潮。  

没有基础,没有提前打下足够的疆土。  

外面太凶险,会把百姓刚刚鼓起的勇气吓跑的。  

这波对他而言。  

对中原百姓而言的泼天富贵,来临了,也就无法完全接住。  

等父皇、母后不在了,未来如何,他也无法预期。  

所以,十年后,大概率会出现的这波浪潮,他一定要抓住。  

叶茂听着朱棣设想、规划,仿佛能听到,心潮澎湃涌动的海浪声。  

激动,脸微红,骤然起身,“王爷,臣做过一些错事糊涂事,请王爷给臣一个,为王爷效死力,让臣名留青史的机会!”  

噗通!  

话音落下,叶茂噗通跪倒,五体投地。  

或许,他是第一个,如此完整听到殿下设想的臣子。  

这是他的幸运。  

未来封侯拜将什么他都不考虑。  

他更在乎,这件事情做成,对未来几百年、乃至几千年的影响。  

数十万、上百万百姓随着他们,宛若海浪般,涌向深蓝开拓…  

这可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创举。  

注定要被浓墨重彩记一笔!  

此事成,可比肩,窦宪、班固的燕然石刻,冠军侯霍去病的封狼居胥。  

甚至超越!  

这绝对是中原几千年历史上,最伟大的壮举!  

朱棣笑着说道:“我身边可用之人少,你若愿意,我当然欢迎,起来吧。”  

“臣谢王爷!”  

叶茂大声谢恩后,激动起身。  

三日后。  

徐妙云动身启程。  

同行回去的,还有同样怀孕的李渔。  

临别前。  

马车前。  

小棉袄抱着朱棣不撒手,“阿爹,娘亲不想离开你…”  

徐妙云瞬间脸红。  

其他人纷纷笑着转身。  

殿下家小祈婳实在是古灵精怪。  

徐妙云红着脸,没好气道:“你自己不想,不要拿我打幌子!”  

她到底造了什么孽,这黑心小棉袄处处漏风。  

向四郎告状:她记小账。  

现在又打着她的幌子,缠着四郎!  

朱棣含笑看了眼徐妙云,当初妙云做了什么,现在小棉袄全都还回来了。  

含笑轻声哄道:“阿爹很快就会回去,伱不是一直嚷嚷着,看咱们以前的家,以及东旭师兄生活的村子嘛,要是现在不走,等阿爹回金陵,你就只能陪着娘亲留在福建了,你愿意?”  

小丫头抬头。  

黑豆豆大眼睛看着朱棣,摇头。  

凑到朱棣耳边,悄悄低语:“阿爹,那你无论多忙,都要好好吃饭,好好休息,还有,要用药草泡脚,我让阿哥监督你,你要是做不到,以后,我就不亲你了!”  

朱棣含笑看向雍鸣。  

臭小子还挺矜持。  

抿着小嘴,转头看向一边。  

回头,含笑承诺道:“好,等我和你阿哥回去接你们时,你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