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七章 想看(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跟着沈鸿烈担任山东省主席消息的电报后,又来了一封密电。  

需要周小山亲自翻译的。  

周小山拿起随身携带的一本川军训练条令条例,就开始对比翻译。  

团部的人都出去通知开会去了,他都没注意封萍在身后看。  

直到翻译出彭大升在武汉联络上了八办的董先生,见到了周公,周公记性好极了,一眼就把在陕北时候还是小兵一个的彭大升认出来了。  

封萍惊的捂住了嘴巴。  

“看什么看,记得,保守党的秘密!”  

周小山一下子想起来,这丫头还不知道冯天魁是党员的事情。  

不过她是信的过的人。  

即便被敌人逮捕了,也绝不会出卖党的信息。  

“我不看了!”  

“想看?”  

“嗯!”  

“看吧!”  

与其让这丫头觉得自己不信任她,产生隔阂,还不如让她看,经历穿川军这么多场血战,封萍成长很快,她也是能保守秘密的人。  

接下来,罗家烈电报还说武汉八办派来电讯联络员,66军跟参谋部恢复了联络,对他们在66军内部扩大组织成员的设想进行了肯定,参谋部叶参谋长再电报里专门问起周小山的下落。  

总参谋部认为现在八路军现在化整为零,没有集结起来的大量武装,无暇顾忌山东东南地区,最多一年,就派有力部队支援沂蒙山根据地的创建工作,要周小山量力而行,宁愿少一些战果也要注意自身安全。  

电报上还说彭大升依照周小山命令,成功除掉了一个熟知66军和延安之间联系的叛徒,抓出来审讯时候他好像还没有暴露66军的情况,他们很安全,让周小山不要担心。  

周小山翻译出来以后,看见封萍吃惊的捂住嘴巴。  

干脆点火烧掉了。  

“你现在知道为什么你在66军活蹦乱跳的宣传党的主张,没人管你了吧!”  

“你是说军座也是?”  

66军不带姓称呼军座的只有冯天魁,没说出来的只有同志两个字。  

周小山点了点头。  

“你也是?”  

周小山再次点了点头。  

“有没有搞错,你一个地主儿子,大资本家,藏的好深!”  

“你还是反动军阀的军官呢!”  

“我不是,我是革命后代,是四方面军养大的姑娘,根正苗红,被你逼迫加入反动军阀的,哎不对,我们66军是党领导的队伍,外白内红,不是反动军阀!”  

虽然没有细问,这封密电透露的信息实在太多。  

封萍知道战绩彪炳的66军也是党领导的队伍,冯天魁也是自己同志。  

无上的光荣,喜形于色。  

她明显更合适做八路军,换了一身军装以后,能感觉比在66军时候更快乐。  

想起封萍当初中了好几发子弹,奄奄一息,回到沂蒙山根据地也脸色苍白。  

时间治愈了身体伤痕,现在又张牙舞爪,活蹦乱跳的,真好。  

心里伤痕缺不是那么容易治愈的。  

66军军部被鬼子一百多架飞机盯着轰炸,连受伤后的飞机都自杀式攻击。  

损失太惨了,军部三十多名熟悉的大学生军官,军部官兵加上168师回援的一千多将士,跟着冯天魁,刘湘一起走了。  

周小山每逢想起这一幕,憋闷的回不过气来。  

算了,过去的已经过去,一切都要向前看。  

山东的情况很复杂,谷良民大汶口一仗打完,就不想干军伍了,韩复榘被枪决,孙桐宣没了靠山,手下部队连军饷都没着落,二十兵团顺手接收了鲁南之战以后,他手里的残兵。  

跟多的军官和士兵,不愿意进入国军序列,逃回了山东。  

或者落草。  

或者就地组织抗日抵抗力量。  

山东当地逃走的县长数量虽然多,留下来的也多。  

鲁南之战过后,徐州八县及周边相继沦陷,国民党地方武装面对强敌,有的已显畏怯之色,抵抗不力。  

有的放下武器,解甲归田,另有奴颜婢膝者成为日军傀儡,助纣为虐。  

沛县县长冯子固,冯整编团队、警察等所有武装力量,强化训练。  

为防日军过湖,5月上旬,率千余人至夏镇(今微山县城)担任主力阻击日军,前哨由原驻扎在孔庄的沛县第五战区抗日游击大队一支队张冠一带领占据白山,打响了以杨屯人为主力的抗战第一枪。  

激战一天,阵地几易其主,傍晚,日军退回临城。  

次日,日军重整兵力猛攻,游击队撤回湖西。  

此战冯子固所带领冯氏宗族亲属,伤亡极大。  

这人抗日是真的,39年以前,也能跟八路军进行很好的合作,可但是后期打八路军,搞摩擦,跟鬼子达成默契共同对付八路也是真的。  

跟他情况差不多,还有丰县警备队队长黄体润,在抗战初期时候,都是敢跟鬼子搏杀,抗日的英雄。  

微山湖西地区,是周小山决定让独立团亮相的地区。  

哪里地处平原,武汉会战牵扯了日军的主力。  

还有一段时间可以发展。  

为了避免把鬼子注意力吸引到沂蒙山区和日照这片地区。  

本来周小山想亲自去沛县的。  

在刘紫曼还没回来的通气会上。  

罗亮,封萍都希望他留守沂蒙山,配合四川支援的物资,展开根据地建设,接应过几天到达的米国籍轮船。  

特委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