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四章 归来小叙(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讲道之旅持续了七天七夜。  

越到后面,来听讲道的修士就越多。  

余闲来者不拒。  

以他为核心,三百六十五个云蒲团之下,大地黑鸦鸦的站满了人。  

他们仰着头,满脸虔诚和恭敬。  

见此情形,余闲狠狠满足了自己那颗人前显圣的躁动之心后,长笑三声,便飘然离去,不留下一丝云彩。  

而这原本无名之地,也因有幸得道尊讲道,从而声名鹊起。  

甚至那块被道尊坐过的云蒲团,也从普通的云朵变成了蕴含天地法则之力的奇物,引起过后世一段恩怨情仇。  

更多的人则是受了天水道尊讲道之恩,自发结成派系。  

有胆大之人借此机会,以天水道尊听讲弟子为名趁机开宗立派。  

看在天水道尊的面子上,此地域主也没有过分为难。  

随着事后天水道尊的声名愈隆,还真叫其开创出好大一片家业,后世更是出现了洞虚玄尊,接着就认祖归宗,成了天水道的一脉传承。  

个中经历奇遇,又是一遍鸿篇巨著。  

不过那已经与余闲无关了。  

他装完逼,就一路往天水域归去。  

在路途上顺便安置了夏薇和莫苒苒两女。  

一人放一域,给她们搞了一点基业,建个山水庄园,开个山门之类的。  

反正就人族这块地盘,有他罩着,也不担心遇到什么祸患。  

如此那般。  

又耽误了他数月时间。  

等到他回到天心岛之时,天水道尊讲道之事已经传到了天水域,并且还闹出好大一片风波。  

不少人私下里都说天水道尊偏心,第一次讲道居然不在自家地盘弄,反而跑到不知道隔了多少域的外地去。  

还有人说这是天水道尊放出的信号。  

因为在他离去之后,天水域诸多势力不服管教,逼得天水虞家的基业动荡,连家主都要向外和亲。  

所以这是小小的警告。  

如今天水道尊归来上百年,虞族基本上统一,也是时候与下面人清算旧账了。  

这种言论还挺有市场。  

天心岛外,忽然多了不少跪着前来请罪的修士。  

还有一些修士抱有侥幸之心,抛下祖宗的家业,直接跑到人族之外去了。  

这种事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但在天水道尊讲道之后,数量骤然激增。  

上面吹吹风,就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  

渊阁。  

紫金雷竹林。  

“主公却是为我扬了好大一片名声。”  

虞渊笑着为余闲奉茶。  

“如今人族谁人不知天水道尊之名,以后待属下真成了道尊,就直接是道尊中的前辈了。”  

余闲惬意的坐着,感慨道:  

“早知道灵界道尊是这般光景,当年我何须假借你的名字,用别人的名字装逼,还是差了一点感觉。”  

当初他自觉以道尊之身飞升,太过惹人眼球,容易遭人针对,所以假托虞渊之名。  

现在灵天道君同样以道尊之身飞身,却是安然无恙。  

当然,真身假身,各有优劣。  

他用虞渊之名,虽不及真身直接来得痛快,但同样继承了虞渊这个名字所代表的政治遗产,和人族议会成了自己人,所以顺理成章地升为了人族议会代理理事。  

只待人族万年议会召开,这代理二字便能去掉。  

而灵天道君初来乍到,哪怕是身为道尊,怕也要遭到人族议会的少许刁难。  

总不能因为你是道尊,一过来就可以身居高位。  

人族道尊可不知一个两个,还不容一个新晋道尊放肆。  

非得过个万八千年的,你为人族做了贡献,经受住了考验,才能真正进入核心。  

这条规矩,在哪里都是奉行的。  

灵天道君正是明白这个道理,这才愿意付出一段时间的话语权换得他在人族议会前期的平稳过渡。  

灵天界这么多年吞噬了不少灵界大能,其中不乏人族玄尊。  

他又不是真的两眼一抹黑。  

但了解归了解,身份问题是他永远过不去的关卡。  

毕竟他从哪儿找个“虞渊”来。  

也不是谁都能会欺天术的。  

欺天术经过他这么多年的深入研究,早已从天道老师出品的天道神通逐渐沾染了一丝外挂气息,也就是他猜测的大道规则之力。  

哪怕是同为道尊,想要看穿他的虚实,也是无从下手。  

虞渊笑道:“主公如今骑虎难下,便是想要换回真名,怕也难以让人取信,只有一条道走到黑了。”  

余闲先是点头,又是摇头。  

“你说的不错,现如今我只能是天水道尊,但等我当了人族老大,我就可以是任何人了。”  

“所以你也得加把劲。”  

“我观你气息,突破应当不远了吧。”  

虽是疑问语句,但语气却颇为笃定。  

虞渊点点头道:“主公慧眼如炬,属下重修多年,修为小有进境,不日便可突破。还得多谢主公相助,不仅归还属下虚界,还赐下两块天弃之地,让属下得天道祝福。”  

余闲第二次骑乘妖尊飞升,回到天水虞家后,便得知了自己吞掉灵界天道灵气的情形。  

虽然这种薅羊毛的行为不能为他自身牟利,但用来培养小弟却是一等一的好处。  

虞渊虽有重修经验,但洞虚修士的成长主要依赖于自身虚界的成长,需要的是实打实的资源,经验起到的作用很有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