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弈天下(4/6)
杨学士问这些做什么?
难不成杨学士不满于李家的无礼,还是想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杨沅没有故弄玄虚,马上解释道:“不知金翁对于日本时局了解多少”
金太公略一沉吟,道:“了解一点,却也不多。”
囿于这个时代的各种客观条件限制,哪怕日本国近在咫迟,日本的政局变化,对于高丽地方势力来说,也是完全不相干的,没什么影响。
所以,这些世家大族的眼睛一直是向内的,他们盯的是那些对他们有威胁的其他世族大姓。
杨沅听了,便把日本国平氏、源氏两大武家和日渐没落的公家博弈的情况对金太公叙说了一遍。
他说这些时,自然不会只讲这些事情的发生,而是一边讲,一边剖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因此,当他说到一半的时候,金太公的脸色就已经变了。
熟悉本国情况的金太公,把高丽如今的局势往杨沅所说的情况里一套,那几乎就是日本武家即将崛起之前的状况。
不能说两者一模一样吧,也是极其相近。
要知道,在本来的历史上,高丽武班发动政变,从此压制文班,就是十五年之后的事。
这种事情,可以是因为某一突发事件成为导火索而爆发。
但它能够发展到那一步,一定是有着深远的原因,并且早就有了种种迹象。
只是身在局中的人,在它彻底暴发之前,即便注意到了这种现象,也很难意识到它的严重后果。
因为杨沅在金国的一系列举动,他在金太公眼中,早已罩上了一层智者光环。
他说的话,在金太公心中是很有份量的。
再者,金太公作为高丽的一位上层大人物,非常了解高丽国的情况。
文班和武班的深刻矛盾,以及不断激化的状况,结合杨沅的分析,金太公完全相信,高丽很可能也会迎来这样的一天。
一时间,金太公只听得坐立不安,虽然正在冬季,却有一种大汗淋漓的感觉。
杨沅道:“李家在岭东有一支兵马节度,想劫你金家的船,便只需出动一路水军。
金翁你当然可以采取反制措施,但你之所以能够采取反制,是因为在金家和李家上面还有一个高丽王室。
在你们身边还有郑、崔、朴、刘等各大氏族彼此牵制。
所以金翁才能在规则之内对李家做出反击。
可是…”
杨沅盯着金太公的眼睛,轻轻地道:“如果有朝一日,有人掀了桌子!
他不跟你玩那些世家大族约定俗成的规则和手段,他也不在乎高丽王的干预。
他就只要跟你比力气,亮刀子,搏生死,金翁,你怎么破?”
“学士大慧大智,既然已经看到了,定有办法教我。”
金太公已经意识到危机所在,他自然就有了未雨绸缪的方法。但他更想知道杨沅有什么手段。
杨沅道:“杨某觉得,金家完全可以从现在开始就…”
杨沅把自己的想法,对金太公一一说了出来。
比如从现在开始,就下大力气将一些金家子弟开始往武班方向转。
由于现在高丽武臣的地位较文臣低的多,这种竞争就不算大,想安插金家子弟很容易。
其中真正的难处,是要做通金家子弟的思想工作。
毕竟有机会成为文臣,没人愿意选择做一个受人轻鄙的武臣。
再一个就是要手段巧妙一些。
不然这些世族大家可都在盯着彼此的一举一动,金家的举动若太有悖常理,就会引起其他世族大家的警惕。
金太公听的频频点头,又补充道:“老夫还可以利用庄田,招募更多的佃户,并且对他们进行训练。
同时,金家的船队,也可以用护航的名义,训练更多的武力出来。”
杨沅点头道:“金家现在和新金关系很好,金家可以向他们购买战马,训练出一支精锐的骑兵。
我想,哪怕是一支只有八百人的精锐骑兵,也足以让金家在乱世之中抢得先机了。”
“你们还可以从宋国这边,多购买一些弓弩。
如果金翁你需要战阵经验丰富的教头,帮你训练金家的私兵,杨某也可以想办法给你找一些过来。
他们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军,不少还做过军官,经过他们的训练,金家军的实力一定可以独秀一枝…”
金家军?
听到这个称呼,金老太公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
杨学士这是想要干什么?
这…这已经不是想让金氏在乱世时拥有一份自保的力量了吧?
一个大胆的念头,蓦然掠过了金太公的心头。
不过,他没敢细想。
他看了杨沅一眼,两人眼神儿一对,他便明白,他心中所想正是杨沅想要说的。
嘶,这个杨学士,他别是有怂恿别人造反立国的癖好吧?
以天下为棋盘,以众生为棋子,这就是文曲星的胸襟吗?
金太公实未想过,杨沅在归国途中,特意在高丽逗留几日,为他策划这一切,就只因为庆州金氏是玉贞的家,哪有他想的那样复杂。
那等癖好的人,世间还真有一个,不过那人此时还未出世呢,他叫道衍。
金太公心中凛凛,对那个大逆不道的想法闭口不谈。
二人就如何壮大金氏的武力又推敲良久,金太公便亲自送杨沅出书房,让人引他回客舍歇息。
难不成杨学士不满于李家的无礼,还是想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杨沅没有故弄玄虚,马上解释道:“不知金翁对于日本时局了解多少”
金太公略一沉吟,道:“了解一点,却也不多。”
囿于这个时代的各种客观条件限制,哪怕日本国近在咫迟,日本的政局变化,对于高丽地方势力来说,也是完全不相干的,没什么影响。
所以,这些世家大族的眼睛一直是向内的,他们盯的是那些对他们有威胁的其他世族大姓。
杨沅听了,便把日本国平氏、源氏两大武家和日渐没落的公家博弈的情况对金太公叙说了一遍。
他说这些时,自然不会只讲这些事情的发生,而是一边讲,一边剖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因此,当他说到一半的时候,金太公的脸色就已经变了。
熟悉本国情况的金太公,把高丽如今的局势往杨沅所说的情况里一套,那几乎就是日本武家即将崛起之前的状况。
不能说两者一模一样吧,也是极其相近。
要知道,在本来的历史上,高丽武班发动政变,从此压制文班,就是十五年之后的事。
这种事情,可以是因为某一突发事件成为导火索而爆发。
但它能够发展到那一步,一定是有着深远的原因,并且早就有了种种迹象。
只是身在局中的人,在它彻底暴发之前,即便注意到了这种现象,也很难意识到它的严重后果。
因为杨沅在金国的一系列举动,他在金太公眼中,早已罩上了一层智者光环。
他说的话,在金太公心中是很有份量的。
再者,金太公作为高丽的一位上层大人物,非常了解高丽国的情况。
文班和武班的深刻矛盾,以及不断激化的状况,结合杨沅的分析,金太公完全相信,高丽很可能也会迎来这样的一天。
一时间,金太公只听得坐立不安,虽然正在冬季,却有一种大汗淋漓的感觉。
杨沅道:“李家在岭东有一支兵马节度,想劫你金家的船,便只需出动一路水军。
金翁你当然可以采取反制措施,但你之所以能够采取反制,是因为在金家和李家上面还有一个高丽王室。
在你们身边还有郑、崔、朴、刘等各大氏族彼此牵制。
所以金翁才能在规则之内对李家做出反击。
可是…”
杨沅盯着金太公的眼睛,轻轻地道:“如果有朝一日,有人掀了桌子!
他不跟你玩那些世家大族约定俗成的规则和手段,他也不在乎高丽王的干预。
他就只要跟你比力气,亮刀子,搏生死,金翁,你怎么破?”
“学士大慧大智,既然已经看到了,定有办法教我。”
金太公已经意识到危机所在,他自然就有了未雨绸缪的方法。但他更想知道杨沅有什么手段。
杨沅道:“杨某觉得,金家完全可以从现在开始就…”
杨沅把自己的想法,对金太公一一说了出来。
比如从现在开始,就下大力气将一些金家子弟开始往武班方向转。
由于现在高丽武臣的地位较文臣低的多,这种竞争就不算大,想安插金家子弟很容易。
其中真正的难处,是要做通金家子弟的思想工作。
毕竟有机会成为文臣,没人愿意选择做一个受人轻鄙的武臣。
再一个就是要手段巧妙一些。
不然这些世族大家可都在盯着彼此的一举一动,金家的举动若太有悖常理,就会引起其他世族大家的警惕。
金太公听的频频点头,又补充道:“老夫还可以利用庄田,招募更多的佃户,并且对他们进行训练。
同时,金家的船队,也可以用护航的名义,训练更多的武力出来。”
杨沅点头道:“金家现在和新金关系很好,金家可以向他们购买战马,训练出一支精锐的骑兵。
我想,哪怕是一支只有八百人的精锐骑兵,也足以让金家在乱世之中抢得先机了。”
“你们还可以从宋国这边,多购买一些弓弩。
如果金翁你需要战阵经验丰富的教头,帮你训练金家的私兵,杨某也可以想办法给你找一些过来。
他们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军,不少还做过军官,经过他们的训练,金家军的实力一定可以独秀一枝…”
金家军?
听到这个称呼,金老太公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
杨学士这是想要干什么?
这…这已经不是想让金氏在乱世时拥有一份自保的力量了吧?
一个大胆的念头,蓦然掠过了金太公的心头。
不过,他没敢细想。
他看了杨沅一眼,两人眼神儿一对,他便明白,他心中所想正是杨沅想要说的。
嘶,这个杨学士,他别是有怂恿别人造反立国的癖好吧?
以天下为棋盘,以众生为棋子,这就是文曲星的胸襟吗?
金太公实未想过,杨沅在归国途中,特意在高丽逗留几日,为他策划这一切,就只因为庆州金氏是玉贞的家,哪有他想的那样复杂。
那等癖好的人,世间还真有一个,不过那人此时还未出世呢,他叫道衍。
金太公心中凛凛,对那个大逆不道的想法闭口不谈。
二人就如何壮大金氏的武力又推敲良久,金太公便亲自送杨沅出书房,让人引他回客舍歇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