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老宫女死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不算是什么秘密吧!”  

“太庙还有假的,真是的…”  

李牧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皇族拜祖宗,还能拜假祖宗不成?  

“当然。这个太庙放的都是历代不重要的皇族排位,真正皇族墓地应该就是太庙。”  

韩老魔道。  

李牧听其语气,似乎他也不知道真正的太庙在哪。  

对真正的太庙好像也不感兴趣。  

那是谁在谣传韩老魔进宫也是找太庙的?  

“我可在这个太庙看到上代皇帝排位了。”  

“上代皇帝算什么?充其量就是皇朝的管理者。真正的太庙必然是皇族中最为强大的高手。只是不知道那高手隐藏在哪?”  

“宗人府呢?”  

“反正不可能在皇宫中。”韩老魔道。  

“太庙不在皇宫,有点意思。”  

李牧点点头,转身离开。  

“前辈,别走啊!能不能放我出去。”  

“你好好在这里呆着吧!有我那真气在,你死不了。好好磨砺心性,哪天我高兴了,再说。”  

地牢尽头只有李牧声音在响。  

再也不见李牧的影子。  

“喂!我真的很冤啊!”韩老魔叫道。  

然而地牢空荡荡的。  

“他到底什么修为?不,这么高的修为,怎么会不知道皇家的秘密?”  

从地牢中出来,李牧又绕着皇宫转了一圈回到静宁宫。  

“越来越玄了。”  

那韩老魔不是找太庙,他进宫到底在找什么?  

李牧朝自己脑门盖了一巴掌。  

算了!  

改天再去问。  

找不到太庙,李牧也不着急。  

整理今晚打卡所获。  

静宁宫前后两个院子的落叶越来越多。  

又一年深秋了。  

一丝丝凉风袭来。  

宫中新入的妃子肚子都开始大了起来。  

李牧偶尔偷听宫女们的聊天,都是谁家小主有了身孕,可能是个皇子。  

或者的哪个宫的小主飞扬跋扈?  

又或者哪个宫的妃子温文尔雅有心机。  

宫中因为新晋的妃子突然就热闹起来。  

宫女太监不再聊外面的事情,李牧成了一个瞎子。  

“也不知道最近江湖上有哪些事情?”  

既然宫女太监门没有聊的,那说明江湖上的事情都不大。  

原本李牧还想出宫抓几个询问太庙或者其他事情。  

想想算了。  

韩老魔都不知道的事情,外面的小喽啰哪能清楚。  

冬季很快来临。  

寒风肆虐。  

这个冬季非常的冷。  

静宁宫所得到的木炭极少。  

李牧不需要,把所有木炭给了老宫女。  

没想到,这一日清晨李牧只感受到宫内一个人的呼吸。  

“嗯?”  

李牧不顾一切冲入宫殿内。  

这是李牧进宫十年,第一次进入静妃娘娘所在的宫殿中。  

一入宫殿便是一个大厅。  

大厅之策便是一处睡房,老宫女蜷缩着身子安静躺在那。  

身上裹着早已破的不成样子的棉被。  

睡房很宽,四处漏风。  

毕竟靠近大厅。  

睡房之后,挂着厚厚的帘子。  

帘子后面便是静妃娘娘的睡房。  

此刻,睡房内静妃娘娘的呼吸也很微弱。  

“小李子是你么?”  

“是我!”  

李牧躬身道。  

这些年,静妃对下人还是不错的。  

从未苛责,打骂过他。  

交代事情也很客气。  

“帮我叫一下麽麽。早上我喊了米麽麽多次,不见她的回应。”  

米麽麽就是老宫女。  

“回娘娘,米麽麽昨夜已经冻死了。”  

李牧如实道。  

包括静妃娘娘起不了床也是因为冷。  

大冬天的,都想躲在被窝里。  

“啊~”  

帘子后面传来叫声,呼吸突然急促起来。  

“小李子,过来扶我起来。送她最后一程。”  

许久之后,帘子后才传来静妃娘娘的声音。  

声音中带着哽咽与沙哑。  

李牧能从这声音中听到静妃心碎的声音。  

拨开帘子,李牧走了进去。  

一股香味扑鼻而来。  

床上,静妃披头散发坐在那。  

身上裹着睡衣。  

李牧连忙上去,用手搀扶。  

“帮我穿衣吧!”  

静妃淡淡道。  

李牧四处寻找一下,找到衣服。  

折腾半天,李牧才将衣服给静妃穿好。  

穿衣服的时候,李牧双手几次碰触到了静妃的身子。  

柔软暖和,说不出的味道。  

李牧没有心动。  

现在心动毫无作用。  

穿好衣服,扶着静妃到外面老宫女的床上。  

老宫女的身体早已经僵硬了。  

寒风吹过,静妃咳嗽了两声。  

“我先生火吧!”  

李牧道。  

半晌不见静妃说话。  

抬头一看,静妃双眼泪水长流。  

李牧转身出了宫,随后身体飘出静宁宫找到柴碳司,扛起一袋木炭又飘了回来。  

静宁宫内,早已经没了炭。  

“人老了就怕冷。尤其我们女人,冬天的时候被窝总是冷的。”  

火升起来,静妃才开口。  

李牧没有回话。  

“别的宫内妃子都有暖床的太监。宫女到冬天也会挤在一起相互取暖。宫内木炭总是够用。我们冷宫,什么都没有。小李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