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再见韩老魔(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九皇子年龄够了,最终被赶出了宫,换个地方关着。  

说是出宫了,还是在皇城边上找了个院子。  

除了上面挂了个亲王府的牌子,院子还没有寻常三品官员的大。  

里面就五六个下人。  

九皇子出宫后,静宁宫再次冷清了起来。  

同时,新皇帝开始了选妃封后。  

一切看似天下太平。  

静宁宫中。  

李牧翻阅着九皇子留下来的书籍。  

“唉!世家门阀太大。尤其是三皇子身后的独孤家,本来就是大门阀,在拥立三皇子之后,力量更大了。现在的朝局基本都被独孤家掌握着。天下免不了还继续动荡。”  

前世读过不少史书。  

世家庞大,庞大到可以左右皇位。  

先与皇族联姻,再扶持自家女儿的皇子继位,最后外戚干政再到夺权。  

“反正都一样,皇族本身也是世家。不是亲干政,就是戚干政。”  

想了想。  

李牧觉得这很正常。  

现有的制度就是这样。  

半分封制半郡县制,统一之后就是两种政体之间的斗争。  

还是先修炼吧!  

什么制度都与他无关。  

最后还不是看谁的拳头大。  

宫内,老宫女更老了。静妃娘娘的头发也出现白发。  

唯独李牧丝毫不变。  

也没人怀疑。  

毕竟一个小太监,还年轻。  

而且,也没谁会关注这个小太监。  

新皇帝,新妃子入宫前。  

老皇帝的大部分老妃子被送入皇家的尼姑院,小部分陪葬。  

能还留在皇宫中的,除了皇帝生母外没有几个妃子了。  

静宁宫不惹事,也没有什么权利。  

吃的不多,皇帝还是能养的起的。  

不过李牧还发现一件事,就是老皇帝身边一些老太监被发配到了太庙。  

李牧的目光再一次投向太庙。  

打卡这么多年,就是没敢去太庙。  

没想到这里竟然这么重要。  

一代代皇帝身边的太监,还有司礼监的掌印秉笔提督等等。  

越是高手云集越说明此地的重要。  

那里可能放着皇家重要的东西。  

李牧如此猜测着。  

以前不敢去,担心自己本事不够。  

现在嘛!  

晚上,李牧换了一身衣服,飞出静宁宫。  

悄悄出现在太庙宫殿上。  

宫内大部分隐晦的气息都是来自这里。  

不过现在,李牧发现这些隐晦气息不过都是御灵境巅峰。  

“签到!”  

李牧默念道。  

“签到失败~”  

“什么意思?这里不是太庙么?”  

李牧朝周围扫视一眼道。  

往日也有签到失败,基本上都是地点不对。  

少数是时间不对,一天不可能同一地点签到两次。  

太庙,他可是第一次来过。  

“回答宿主,不是太庙。这只是一座普通的宫殿。”  

普通的宫殿。  

这里还真的不是太庙。  

不是太庙,干嘛要写上太庙二字,还弄这么大的宫殿,又隐藏这么多的高手。  

难道皇帝闲着无聊么?  

李牧兴致泛泛离开。  

回到静宁宫中,李牧再也睡不着。  

“我好像发现了什么秘密?”  

如果太庙都还要弄个假的话,那么真太庙肯定藏着了不得的东西。  

重新翻开九皇子遗留下来的书籍。  

从里面找到夏国历史。  

发现,夏国国君之前也是一个大世家。  

一场乱战之后,成就了夏国,压的其他世家抬不起头来。  

“记载的真够囫囵了。夏国到底凭什么压的其他世界抬不起偷来?就那个御灵巅峰高手?”  

打死李牧都不相信这个。  

御灵境巅峰虽然不多,但也不少啊!  

就他家有,其他家族没有?  

那么多御灵境巅峰,偏偏他做了皇帝。  

现在李牧心底有点好奇,一好奇真正的太庙在哪?二好奇大夏当年靠的是什么东西打下这片天下,另外这东西和太庙有关系么?  

之后一年里,李牧将整个皇宫转了个遍。  

该签到的地方都签到了。  

就是没有找到真正太庙的位置。  

“或许应该问问韩老魔。”  

这一年里,李牧也不是一无所获。  

至少知道一点,当年那个被抓的韩老魔进宫似乎也在找太庙的位置。  

难道太庙在藏经楼?  

不可能!  

藏经楼打卡多次,系统告诉他那就是藏经楼。  

莫非,藏经楼有太庙的消息?  

李牧再次出现在藏经楼。  

一夜之间将藏经楼翻了个遍,什么也没有找到。  

皇宫后山,司礼监地牢。  

这一日,地牢中出现一道虚影。  

虚影顺着地牢不停向下,从重重巡守人员身旁掠过。  

没过一道闸门,门都会自动打开,然后合上。  

虚影最后出现在地牢尽头。  

地牢尽头一片昏暗,阴冷还带着潮湿。  

六条铁链从周边墙体伸出挂在一人身上。  

除了四肢,还有两条铁链带着铁钩子挂在琵琶骨上。  

此刻韩老魔身上散发着臭味。  

裹在身上的衣服,已经烂成一条一条的。  

“韩老魔!”  

李牧没想到韩老魔会这么惨。  

韩老魔听到有人在叫,抬头瞥一眼李牧,不再理会。  

李牧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