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7.一府三天君(8/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五仙诀·太初一炁化三清!  

这一瞬间出现的唐晓棠,都是真实的。  

吴海林总算还能看清唐晓棠变化。  

远方吴匡、吴方仪根本反应不过来,只觉眼前一花。  

下一刻便各有一个唐晓棠出现在他们身边。  

第一个唐晓棠,掌心中黑白太极图转动,印在吴匡后背上,先天一炁龙虎合击的光辉直接将吴匡后背前胸一起打穿。  

第二个唐晓棠却出现在吴方仪正面,抬手手指便点在对方眉心处。  

肇元珠轰然爆发间,将对方脑袋直接轰碎。  

她一炁化三清分离瞬间,速度快到不可思议,竟似乎比方才太上之舟燃烧太初一炁速度还要更快,令两个仙境二重儒圣全然反应不过来便一命呜呼。  

第三个唐晓棠同时手持逆元剑,再斩吴海林。  

瞬间暴起之下,吴海林都隐约反应不过来,望尘莫及闪避还是略微慢少许,被第三个唐晓棠一剑斩伤。  

吴海林欲要闪避,可另外两个唐晓棠也都持了逆元剑,仰天长笑同时一个横斩一个斜挥。  

剑锋斩破吴匡、吴方仪不朽功碑彻底断绝他们最后复活机会的同时,也一并攻向吴海林。  

吴海林施展望尘莫及渡过第一个唐晓棠的剑锋,抬手方寸剑城挡住第二个唐晓棠的剑锋,正感觉对方剑势锐不可当仿佛能湮灭所接触万物万象时,背后一痛,第三个唐晓棠手中逆元剑已经近在毫厘!  

三个唐晓棠,不论哪一个,速度都更在吴海林之上。  

此刻的她完全放弃逆元袍的防御,攻击与速度全部到了极致。  

单只一人,已需要吴海林全力迎战。  

何况同时三个?  

吴海林虽惊不乱,意识到对手此法必不可持久。  

他再现先前抵御雷俊玄黄合照时的手段,第二圣诀·方寸印和第三圣诀·方寸剑城,第四圣诀·圣尘一同使用,奥妙臻至极限,整个人仿佛在原地完全消失,微缩至纵使芥子尘埃亦远远不可及。  

三个唐晓棠逆元剑全部斩空。  

但她们面上笑容反而更加灿烂,同时抬手,伸出食指。  

三根白玉般的食指指尖碰触。  

三重肇元珠,无形无象,但仿佛开辟宇宙一般,轰然爆发,威力远超三者单纯相加。  

饶是吴海林圣诀法门无比精妙,这一刻也被轰得生生显形。  

他右手手掌方寸剑城光辉不再,直接爆开,血肉淋漓。  

三个唐晓棠再一同出剑,死亡阴影笼罩素王吴海林。  

吴海林施展望尘莫及再躲避,还是身中一剑,一条臂膀血淋淋冲天飞起。  

这位儒家素王最后时刻没有闪避,另外一只手的指尖无数微尘湮灭,同样化作毁灭的洪流,飞射面前唐晓棠。  

第六圣诀·指尖天瀑!  

另两个唐晓棠追上前,都没有显化逆元袍,这一刻只攻不守,其中一个唐晓棠在自身胸膛被吴海林指尖天瀑贯穿的同时,也一剑将这个强大的敌人枭首!  

另一个唐晓棠剑势不停,逆元剑向着远方凌空一斩。  

早先劈断吴海林臂膀的第一个唐晓棠,则抬手显化先天一炁龙虎合击的黑白太极图。  

逆元剑斩在黑白太极图上,剑锋仿佛消失。  

穿越重重虚空。  

方寸界,吴家祖地内,矗立一块仿佛图腾支柱般的高大不朽丰碑。  

丰碑表面刚有轻风流转,忽然微微一震。  

仿佛有剑光闪烁而过。  

下一刻,丰碑表面忽然出现一道斜向下的裂痕,整体一分为二,断裂的上半部沿着整齐切口,斜着滑落。  

“轰!”  

碑石坠地,顿时粉碎。  

刚刚生出的风,霎时间消失无踪。  

儒林大千世界人间,素王吴海林人头坠地。  

他双目圆瞪,兀自瞪视对手。  

就见三个唐晓棠的身影皆化作清气,继而相合,化为无形之气。  

最终只剩下一个唐晓棠凭空而生,留在原地。  

不过,这个唐晓棠的胸腹间,亦出现极为惨烈的伤口,血肉模糊,前后空洞,仿佛整体缺失一大块。  

“果然,任意一个受伤,最后都会着落在你本人身上。”  

吴海林双目圆睁:“你也燃尽了你的太初一炁,那仿佛用之无尽,源源不绝的仙诀也无法发挥作用帮你疗伤帮你弥补法力了!”  

唐晓棠面现极度虚弱苍白之色,周身不仅不见点滴太初一炁,连自身法力都近乎枯竭。  

她瞅了吴海林一眼。  

对方双瞳中失去光彩,终是彻底不活了。  

唐晓棠撇撇嘴:“以为能拉我垫背?”  

她身上有金色的纯阳真火燃起,将重伤之躯主动焚灭,接着在天地烟消云散。  

吴海林却没有拉对方共赴黄泉的喜悦:“太初…太初…太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原来如此…”  

其双目中彻底失去神采,再无生命气息。  

曾经的儒家旧学第一高手,素王吴海林就此身陨。  

而在儒林大千世界中一处隐秘所在,空荡荡的黑暗中,似是忽然多了些什么,但无形无质,无象无名,难以描述,难以捉摸。  

这一线太初之气,仿佛凝结成珠。  

非肇元珠,非开明珠。  

宝珠扩大,继而破开,仿佛万象初生。  

唐晓棠高挑的身姿从中舒展出现。  

虽然看上去仍有些虚弱,但已经不复先前重伤模样。  

却是她修成仙境三重后参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