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7.一府三天君(6/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的星空下,吴靖持名剑·成器努力站稳脚跟,迎战卓抱节,试图拉开双方距离。  

吴靖常受其父吴海林教导,故而各方面基本功极为扎实,注重细节,几乎没有漏洞可供卓抱节捕捉利用。  

但他想要摆脱卓抱节,依然苦难重重。  

尤其吴靖发现,卓抱节的道景玄垣,虽然没有彻底展开,但仍然具有强大的破坏力,渐渐开始压倒他的家国天下。  

“夫文,止戈为武!”吴靖沉声开口。  

卓抱节身形顿时像是受到束缚,动作微微一缓。  

他面无异色,反而微笑说道:“贫道此前同张居士、萧居士、孟居士品茗论道,曾闻‘以武禁暴整乱,止息干戈’之言。”  

卓抱节自是没有对方儒圣微言大义,隐约为天地立规的神妙法门。  

但他有自己的办法。  

除了掌爪之外,卓天师此刻通体上下,皆有紫色流光晃动,给人以极度不安定之感。  

吴靖第一时间便感觉到自己微言大义针对卓抱节的压制被破除。  

那一刻,他脑海意识中仿佛出现天河中宫正位紫微帝星摇曳动荡之象。  

紫微帝星,竟然动荡倒悬!  

虽然不是修天子帝王术的人,但吴靖这一刻还是脱口而出:“…头生反骨啊!”  

眼前这头熊的仙蕴法力,分明最为克制框架完整积累健全居高临下以势压人的神通法门乃至于有形法器法宝。  

难怪吴靖打一开始就感觉对方道景玄垣没有彻底张开,边缘碰撞就在不断挤碎自己的家国天下。  

这时定睛细看,果然发现卓抱节的道景玄垣边缘,同样在闪烁不安定的紫光。  

对面那方虚幻宇宙中的北极天宸紫微帝星,分明也是倒悬的!  

被吴靖叱骂,卓抱节面不改色。  

这正是他洞玄登仙后修成的仙诀,其名为:  

倒悬紫微。  

诚如吴靖所感,此法最是擅长克制各种已经成型严阵以待以势压人的神通法门,乃易转乾坤之法。  

他九重天时本命第三神通选修师父雷俊的两仪天元法箓,为精擅近战的自己补上远距离斗法手段,但他修持此法并非单只像安不铮、程绒绒等人一样专为了元磁飞剑。  

卓抱节同时在雷俊指点下,深入揣摩两仪元磁易转乾坤的恢宏伟力,并同自己的命星神、紫微熊神通法象配合。  

在他登仙后,遂成就这倒悬紫微的仙诀。  

早先一爪破去天魔敖烈的天荒牢,令敖烈吃了一惊,亦是源于此法。  

现在卓抱节再以此法破吴靖的微言大义,不给对方拉开距离的机会,他进一步显化原形真身,强横至极的肉身直接硬抗气象剑所化万千法门剑气。  

穿过滔滔剑气,卓抱节再是一爪落下,吴靖倒也顽强,没有被崩飞手中名剑·成器,但剑锋还是被荡开一旁。  

他护身之宝方才都已经毁在卓抱节的元磁飞“竹”之下,这时面对卓抱节的攻击,眼看就要中招,身前突然有离奇光辉闪动。  

光辉中,一册书卷升起,书页快速翻动间,看似极为单薄脆弱的书卷,却挡住卓抱节的掌爪。  

受卓抱节攻击,书卷收缩,化为一寸见方的印痕。  

卓抱节只觉印痕中仿佛可以容纳天地万物,自己一掌落下去也被一并容纳在内,空荡荡不受力。  

他心知这不是吴靖自己的本事,而是仙境三重儒家素王吴海林的手段。  

吴海林著书立说传下经典,此刻临时庇佑自己的子嗣。  

但卓抱节对此并不担心。  

在二人头顶上方,高缈青空中,透明无形的圆镜,表面闪动淡淡光辉。  

镜面中映照出一座恢宏的仙城,仿佛镜中幻影在这一刻转变为真实。  

仙城十二座门户仿佛一同开启,便像是沉眠的天神苏醒。  

城墙上,玄黄相间的太极图浮现,接着转动。  

难言恢宏还是细微的曼妙光辉,自仙城而发,透过镜面,从天而降,照落大地。  

正中那方保护吴靖的印痕。  

甲子仙城·玄黄合照!  

吴靖目瞪口呆之下,看着父亲留下的印痕,被从天而降的光柱摧毁,不留半点痕迹。  

反之卓抱节没有任何惊讶意外的意思。  

彼此都是叫家长。  

我家长大于你家长。  

卓天师淡定地以自身道景玄垣碾碎对手的家国天下,将对面的儒圣吴靖摄拿入内。  

也宣告对手无路可逃。  

吴靖此前遇袭时,便一边逃遁,一边通知吴海林等人。  

可惜卓抱节积蓄元磁之力,专门等了一段时间才动手,既是自身蓄力,也是给师伯唐晓棠时间。  

于是待吴海林三人闻讯,意识到事情败露,虽然已经第一时间做出正确选择,决心放弃原本计划退回方寸界,但还是晚了一步。  

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无一错版本!  

或者应该说,来人速度实在太快。  

绚烂至极的光霞在天边刚刚亮起,转瞬间庞大的太上之舟便已经横跨天际直接冲到三人面前。  

唐晓棠立在神舟巨舰船头,注视吴海林,冷笑道:“今天,咱们再来斗过一回!”  

吴海林凝视唐晓棠,没有答话。  

他顾不上。  

一方面,他正全力感知周围有没有张晚彤等其他敌人。  

另一方面,眼前唐晓棠太初一炁燃烧所生绚烂霞光挥洒间,便是许多仙境修士也不易发现的细微光尘,已经茫茫扩散于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