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6.天师荡幽冥(3/9)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墟鲲鹏妖圣入罗渊了。  

当然可以大家一拍两散,但经历先前今汉人间、大唐人间种种后,木韦子等人无心斗气。  

鲲鹏妖圣不入罗渊,罗渊仍然在九重天大妖掌控下,对他们,对周天道人更加有利。  

“你们可以助我一臂之力?或许吧…”  

大渊冥龟心中已经有了主意,但他开口另有所言:  

“…但你们也可能给我和罗渊带来麻烦,譬如,大唐!”  

大渊冥龟背上星星点点光辉不停闪烁,同木韦子二人对话同时,没有放松和幽罗山君之间针对罗渊的争夺:  

“正是因为与你们合作,鬼虎、骨蛟和幽冥藓他们方才都吃了大亏,连罗渊也动荡不安。”  

实事求是地讲,若非如此,大渊冥龟和银月冥凰难有机会重回罗渊。  

哪怕他暗中联络了归墟的鲲鹏妖圣。  

但如果罗渊内部铁板一块,则就像当初地海、大同拒黄金汗昂沁夫于门外一样,鲲鹏妖圣也很难轻易进来。  

唯有当前幽罗山君等大妖受创,且罗渊动荡不安的情况下,银月冥凰和大渊冥龟方能重新利用往日经年累月在这里留下的痕迹,重返罗渊。  

但隐患是大家都需要面对的。  

虽然幽罗山君、木韦子他们在大唐人间碰壁,但谁知道大唐高手,会不会再找来罗渊?  

届时不论银月冥凰还是大渊冥龟在罗渊,同样都要面对这個强敌。  

“龙虎山天师府一脉,有逆元心果不假。”  

木韦子平静言道:“但可惜,他们对各路大妖,下手颇为狠辣,从来不曾与妖族合作。”  

大渊冥龟沉默。  

他观察和了解多时,何尝不知这是最大的问题?  

若非如此,摆着能击败周天道人一系的龙虎山天师府和大唐修道界这样明显更强的胜者在,他何必舍近求远,改为借周天道人、木韦子等人之势,制衡归墟群妖?  

虽然先前直接攻打大唐的妖族是幽罗山君他们,没他大渊冥龟的事。  

但大渊冥龟没有信心能同龙虎山天师府和大唐人间达成合作。  

更别说能从对方那里得到逆元心果。  

同周天道人、木韦子合作固然是后患重重,但当前拿下罗渊是重中之重。  

“龙虎山天师府,不止有逆元心果。”大渊冥龟冷冷说道。  

木韦子坦然道:“不错,我等亦有所谋,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同道友才有合作的基础,上古天宫,包罗万有,无分灵、妖。”  

大渊冥龟:“鬼虎他们已经倒了霉,我不可能再跟着你们去踩同样的坑。”  

大唐人间可能反攻罗渊清算先前旧账。  

大渊冥龟不想背锅。  

然而越是如此,他越需要尽快掌握罗渊,从而斩断罗渊、无间的相关线索,方才有把握将他们拒之门外。  

“眼下,贫道等人先助道友一臂之力,之后事,可以将来从长计议。”木韦子不急不躁说道。  

大渊冥龟那晦暗但凶狠冰冷的双目中,眸光一闪:“骨蛟和幽冥藓,仍跟你们是一路对吧?”  

木韦子、江楠师兄弟二人表情不变:“蛟皇和幽冥藓二位道友,都已经明确表态,不会与道友你相争。”  

准确而言,其实想争都争不了。  

先前入大唐人间一战,骨蛟皇被楚羽和大唐血河派掌门刑风所伤。  

仗着身板够硬,勉强逃回罗渊。  

楚羽、刑风留在人间没有紧追不放,令骨蛟皇有了喘息之机,但伤势颇重。  

幽冥藓被焚毁大片苔原,虽然是相当于分身一般的存在,但一次被焚毁太多,仍然导致元气大伤。  

尤其是对方那恐怖的神通,甚至隐隐通过分身,伤及幽冥藓的神魂,更是让幽冥藓本体受创。  

也正是因为骨蛟皇、幽冥藓两大妖元气大伤,之后才给幽罗山君机会,一家独大,可以比先前调动更多罗渊之力。  

木韦子本人同样尚在元墨白和楚羽联手之下,得幽罗山君接应方才得以逃回罗渊。  

虽然服用周天道人亲手炼制的疗伤宝丹已经稳定住伤势,但木韦子当前仍然没有真正痊愈。  

故而之前他紧急联络师弟江楠赶来罗渊。  

不论面对幽罗山君还是大渊冥龟,另外两头大妖骨蛟皇和幽冥藓都无意臣服。  

但当前有伤在身的情况下,他们都选择了沉默。  

这两大妖不和木韦子、江楠一起来见大渊冥龟,同样是不欲刺激对方,引归墟大妖入罗渊。  

罗渊可以在幽罗山君、大渊冥龟甚至银月冥凰手中流转,但最好不要当真引入鲲鹏妖圣同周天老祖,旁的事,骨蛟皇、幽冥藓都有意先等自身伤势痊愈后再做打算。  

“既如此,道友,恕贫道得罪了。”木韦子冲大渊冥龟打个道家稽首。  

然后他飘然上前,直接落在大渊冥龟庞大如岛的背上。  

大渊冥龟不动不语,默许了对方的动作。  

守在他身边的其他罗渊妖族见状,便也没有阻止。  

木韦子登上龟背后,取出一张罗盘,托在自己手里,另外一只手捏法诀立于自己胸前。  

其手中罗盘飞速旋转。  

江楠没有靠近大渊冥龟,而是远远守在外围,帮大渊冥龟和木韦子护法,戒备四周。  

罗盘表面,同样散布点点星光,分散落在死寂森冷的罗渊冥狱中。  

这点点星光,同大渊冥龟背上的光辉所呼应,接着向四周散布,不断消融于黑暗中,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