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9.连斩九重天(6/8)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态度,您让我该怎样揣度您的看法?”  

他轻叹一声:“外祖,我当时年纪尚幼,只感觉恐惧,没来由的恐惧。  

后来年纪渐长,见的人与事多了,我渐渐明白当初我在恐惧什么?  

我明白了,不只是您和表兄,还有很多人,跟你们是一样的想法。”  

张徽看向上官正清、张琼容、张阳、张植、张铖玉、上官休等人:“甚至洛阳城里也有。”  

“疯了,疯了…疯了!!!”  

东平长公主张琼容气得全身发抖,戳指骂道:“狂悖无伦,你和张晚彤,都疯了!”  

陈山王张阳,抬首望天,疲惫地闭上双目。  

张徽面上感慨的神情消失,笑容一贯的清雅从容:“我欲寄情山水,但在那之前,看来还是需要帮皇姑母做些事。”  

叶炎并不动怒,只微微点头:“如今想来,并非全无端倪,是老夫自欺欺人了。”  

他不多说什么,转身招呼叶玟、叶炜等青州叶族众人便要离开洛阳。  

青州众人怒视张徽,不乏咬牙切齿者。  

但叶炎等人的顾虑,他们亦有所觉。  

雷俊出现的太蹊跷了。  

张徽更是打一开始便同女皇张晚彤一路。  

他才是唐廷中枢落在世家名门最大的暗子。  

如此情形,叫叶炎、方景升、楚修远等人,皆无意多留。  

但是…  

“还请诸位留步。”张徽说话同时,虚幻帝京白光大盛。  

悬浮与半空中的雄城,前所未有剧烈震动。  

龙、凤、灵龟、麒麟四灵一起鸣动。  

白光流转下,城池分解重组,一时间竟仿佛变作囚笼,将城中人全部封锁其中。  

张琼容、叶炜、方天石等人皆怒喝。  

叶炎、楚修远、方景升三人对视一眼后,则皆不再多言,各自出手。  

叶炎和楚修远,找上张徽。  

方景升却出现在另外一边。  

他到了雷俊的大乘道景外。  

围绕那巨大而又沉静的黑球,方景升随手一挥,便有大量祭器出现。  

不止是他,方善同等方族修士皆一同上前,准备各种礼器与祭品,配合方景升。  

霎时间,有道道白光和黑色的烟柱,一同出现,从各个方向,包围那巨大的黑球。  

虽然虚幻帝京天翻地覆,但楚修远盘膝而坐,始终安然。  

他膝头摆放一张七弦琴,正是苏州楚族镇族之宝,遗音琴。  

乐曲奏响,乃楚族化乐入神,同经学相合后的独门大神通,名之曰汪洋操。  

楚修远操琴,指法平和自然。  

但琴音已经化作有形无形交织重迭的道道波浪,仿佛汪洋大海般,包围张徽。  

张徽手按在社稷鼎上,社稷鼎震动,白光变得无比凝重,仿佛江山社稷,顿时成功封住琴音所化的瀚海汪洋。  

而叶炎这次没有选择自己挥毫泼墨作画,而是展开青州叶族的镇族之宝大河图。  

大河九曲,神妙内蕴。  

其中一道河湾处的画仿佛活过来。  

然后从中有景色成真,化作实物飞出,赫然是一口威仪曼妙并存的长剑,气象万千,如龙出渊。  

本欲过来帮忙,此刻却被同样没有退路的林嬛纠缠住的上官云博看见那长剑,脱口而出:“龙渊剑?”  

此剑乃昔年大唐开国重宝,素来同荡寇金戈、山河剑、镇世刀并称,传闻中乃文武合炼,皆有儒、武两家道理之妙。  

龙渊剑、山河剑、天师剑、紫微剑、青冥剑、朔风剑、浩然剑,亦在此前并称大唐七大名剑。  

只是龙渊剑已遗失多年。  

此刻从大河图中飞出的剑影,亦非龙渊剑本身,而是青州叶族先祖妙笔丹青留痕。  

虽然很快便会灵力散尽自行消散,但此刻龙渊剑一现,顿时影响社稷鼎。  

张徽一手压住社稷鼎,抵御龙渊剑的同时,另外一只手同样抖开一张画卷。  

一卷人像画。  

画上女子雍华,钟天地山川之锦绣,虽是身着一身便袍,但已经皇者气象尽显。  

分明正是当朝女皇张晚彤!  

随后,画上人亦仿佛活了过来,双目淡漠扫视叶炎、楚修远。  

余者不入画中人法眼,却叫所有人呼吸为之一滞。  

叶炎看着立于那画中人身后的张徽,情绪有了瞬间起伏。  

天纵之才。  

神来之笔的根骨,胸怀锦绣的悟性。  

即便是完全相同根底的儒家修士里,张徽也是最出色的。  

论天赋,张徽远在他叶炎之上。  

他的画,可以录下各种物品,可以留念自然风光。  

但不能留下活生生的生命。  

画,他当然可以画,但那只是普通的画作。  

而张徽的画,可以画活生生的人。  

甚至是凭他八重天的修为,去画九重天的张晚彤,然后对方此刻还能活灵活现的来到这世上。  

诚然,这画中人其实没能重现张晚彤全部风采与实力。  

这样一幅画,也定然耗费张徽大量心血。  

时间稍长,画中人自然会如同画中龙渊剑一样消散。  

但张徽终究是画出来了…  

方景升等方族中人眼角余光瞥见那边景象,亦为之心惊肉跳。  

虽然坐拥虚幻帝京主场之利,得国运龙气加持,但张徽的天资与实力,再次出乎他们预料。  

哪怕对方只能短暂抵挡叶炎、楚修远一时。  

但他毕竟还是八重天修士,而对面是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