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9.连斩九重天(3/8)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琼容冷冷说道:“种种乱象,皆因张晚彤倒行逆施而起,是她咎由自取。”  

雷俊足踏虚空而行,来到洛阳城上空。  

大战此刻已经蔓延至虚幻帝京各个角落。  

高天之上,大周天法镜扫视,镜光凝聚,视野更加清晰细致。  

苏州楚族高手,这一刻也在陆续加入战局。  

老族主楚修远,已经到了虚幻帝京中。  

赵王张腾当前局面,等于变成以一敌四。  

他搏杀经验相较于几位大儒更加丰富。  

但虚幻帝京受太子张徽和社稷鼎影响越来越深,全方位干扰、压制赵王,令赵王难以施展。  

林嬛虽有朔风剑在手,但暂时帮不到赵王。  

她和幽州林族接到叶默权的消息,便有心退走。  

但对面有众多高手阻拦,叶炎、方景升、楚修远等也常常关注。  

纵使有叶默心、叶齐等人接应,林嬛他们的突围之路,仍旧漫长。  

上官休、上官正清、上官洁,以及张琼容、张植、张铖玉等人,面对支持赵王张腾的张宵豪、张季、张鸣等其他张唐宗室高手,同样已占到全面上风。  

不过他们此刻正被赶回洛阳的大将军上官云博斥责。  

事已至此,上官云博虽德高望重,但张植、郑成宇、上官休等人亦不相让。  

局面愈发不可收拾。  

赵王张腾,终于开始率众突围。  

他被对手击伤,但镇世刀挥动之下锋芒无匹,雄浑无俦,亦斩伤荆襄方族族主方景升。  

武道顶尖强者,尤其是武道兵击路数的武圣,将攻击力几乎提升到了极致。  

纵使比他们实力更高明的对手,亦要仔细留神,否则随时被武圣搏命,以伤换命,甚至是以命换命,同归于尽。  

斩伤方景升后,赵王张腾立即寻找空隙,尝试带领麾下众人突围离开。  

张徽、叶炎、楚修远等人当即连连出手,要将张腾留在虚幻帝京内。  

而就在这时,有庞大如一方世界般的黑球,突兀地在虚幻帝京中出现。  

那黑球仿佛一方独立的天地宇宙,其中则传出巨大的吸力。  

赵王张腾和部分人,一时间仿佛羊入虎口,主动投身其中一样。  

张腾悚然而惊,身形挪移虚空,欲要后撤。  

但眼前黑色宇宙天地内传出的吸力,令他身形僵滞在半空。  

接着,更开始徐徐被拖向那方黑色的宇宙。  

看到这一幕,叶炎、楚修远、方景升,乃至虚幻帝京中的林嬛、张琼容等人都为之一惊。  

…那看着像是道家符箓派强者的手段。  

众人再定睛看去,就见黑暗的宇宙虚空中,有个高大的身影若隐若现。  

对方头戴元始冠,身披九彩霞帔,腰悬白玉印,立在黑暗中,如居宇宙中央。  

“天师…”  

“玄霄子?”  

“龙虎山雷俊?!”  

众人纷纷一惊。  

不是说这道人伤势未愈,滞留地海了么?  

消息不实,他没有入地海九黎之地,还是有办法不通过地海门户,便得以重返人间?  

那他之前伤势,当前是否已经痊愈?  

眼看着赵王张腾被雷俊法力所化宇宙凌空摄拿,几乎是将之强行抓取进去,众人忽然觉得,最后一个问题,已经有了答案。  

不过…  

稍等一下。  

八重天圆满境界符箓派修士的神庭上景,能似方才那般,强行摄拿赵王张腾那等九重天高手么?  

虽然早先西域佛门一战中,雷天师曾经在金刚寺遗址,凭神庭上景摄拿过异族人间三春宫掌教赵佑安。  

但赵佑安同大唐赵王张腾的情况截然不同。  

张腾不止修为臻至九重天境界,更是武圣之境。  

纵使他当前负伤,状态不及自身巅峰时,他挪移虚空的速度仍然在丹鼎派大乘高真赵佑安之上。  

眼下,凭张腾的实力修为,竟然也无法脱离雷俊法力的摄拿?  

这位当代天师,还是八重天的修为境界么?  

莫非他不仅没有受伤,修为实力还能更上一层楼?  

叶炎看向楚修远和方景升。  

后两者对视一眼,皆微微摇头。  

叶炎见状,一颗心顿时沉到谷底。  

“他…他已经成功跨出那一步?”  

荆襄方族方六爷方度,看向方三爷方善同。  

方善同与妻子叶玥,皆沉默不语。  

看着雷俊,他们记忆中多年前的沉渣,不停泛起。  

他们的女儿方露和儿子方明远,昔年皆是陨落在龙虎山附近。  

虽然行凶者乃是血河派修士,并且早已经授首。  

但只要看见龙虎山天师府中人,方善同和叶玥夫妻还是会心头揪紧,想起早夭的儿女。  

而那个身材高大的青年道士,既是如今天师府的执掌者,论年龄,亦同方露、方明远姐弟相差不多。  

“我记得,他今年是六十八岁?”叶玥轻声问道。  

方善同微微颔首:“不错,我专门了解过,如果从他第一天到龙虎山算起,距今正好…五十年。”  

附近原本在厮杀中的众人,这时虽然仍警惕对手,但手底下动作皆不约而同放慢,分出更多注意力到半空中的雷俊那边。  

六十八岁的道家九重天大乘高真?  

修道年限,才五十年左右。  

“他成八重天时,是五十岁吧?”  

苏州楚族族老楚信远咋舌:“从八重天到九重天,只用了十八年时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