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一人破圣地(3/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刚刚得到雷天师的传讯,金刚部主已现身,国师正与之交手,雷天师同样在大河以西,有他们在那边,当无大碍,大长公主等人也已做好准备,即将动身前往西域。”  

女皇张晚彤:“好,我们前往长安,北边收尾交给雪廷他们了。”  

楚羽:“是,陛下。”  

女皇朝一旁招招手,在那里,大大小小摆着五个首级,这时全都凌空飞起,来到楚羽面前。  

极为庞大的有两枚,仅首级便仿佛巨岩一般。  

一枚属于曾经横行大唐人间北疆的雪国熊王。  

这巨大妖熊昔年进犯关陇时,被萧雪廷持山河剑刺瞎一目,当前只剩独眼。  

而现在,他这枚好眼同样变成个血窟窿,和巨大熊首下脖颈断裂处的伤口一样,鲜血已经干涸,变得乌黑。  

另外一个不逊色于雪国熊王头颅那般庞大的首级,则属于一头巨鹰。  

来自孤鹰汗国的镇国异兽,名为呼和查盖的苍穹神鹰。  

同雪国熊王一样,也曾是相当于人族九重天高手的大妖。  

其实力更在雪国熊王之上,即便雪国熊王被降服,也无法动摇苍穹神鹰呼和查盖在孤鹰汗国的地位。  

只是这巨鹰生前飞翔时那遮天蔽日的双翼与身躯,此刻已经消失不见。  

仅余巨大鹰首,曾经锐利的双目,这时亦失去神采。  

相较于熊首和鹰首,余下三个首级小了许多,生前主人则都是人族修士。  

一个留着异族发式的中年男子,面容惊怒交加,但双目中已经不复先前神采。  

楚羽见过对方画像,认得对方正是早先异族第二次入寇大唐人间时的领袖,落日部族长伯木格。  

当初落日部大部分入寇异族中人都被围剿,只有为首的伯木格走脱。  

也正是因为此獠的存在,于须弥金刚部相助下,重新洞开孤鹰汗国通往大唐人间的虚空门户。  

下一个人族高手留下的首级,则属于个僧人。  

此人楚羽更熟,双方当面打过不少交道。  

来自须弥金刚部的九重天佛门上师,嘉盛上人。  

曾经,关陇妖乱,南荒九黎作乱之际,对方也曾为大唐皇朝出过力。  

但这趟,亦正是他相助孤鹰汗国入寇大唐人间。  

世事难料,人心变化,莫过于此。  

最后一个人族高手的首级,楚羽相对陌生。  

但其人即便已亡,面目仍栩栩如生,甚至双瞳深处那决绝酷烈的神采都还在映照,仿佛断首不死的存在,九重天圆满层次的人仙武圣,方才能有这般景象,其身份自然也呼之欲出。  

孤鹰汗国第一高手,孤鹰汗哈日格尔。  

不过,纵使再像生前,他终究是已经气绝身亡,只剩首级。  

包括他在内,此前云州范围中的五位九重天高手,此刻尽数授首。  

而九重天之下的众多异族高手,包括孤鹰汗哈日格尔亲卫随扈,孤鹰汗国最精锐的重骑集群,包括大量孤鹰汗国游骑和炼体、兵击武者,连同大量异兽,不论修为高低,都已经完全消失。  

尸骨无存。  

只有四散各地的少许兵甲、血迹,尚能证明他们曾经存在过。  

但千军万马,终究尽归黄土。  

包括九重天圆满的人仙武圣孤鹰汗哈日格尔本人在内,此战不仅败了,更败到无人生还。  

“蜀山那边,张卿家身陨捐躯,现在是纪川纪卿家主事?”女皇又向楚羽问道。  

楚羽:“徐端徐长老带第二批门人过来了。”  

女皇伸手,一柄闪动青光的法剑现出:“既如此,将此剑交给蜀山派的徐卿家。”  

楚羽接过先前因张东源身亡而失落的蜀山法宝:“臣伴驾前往长安,青冥剑的事,会立刻通知徐长老和蜀山派诸位道长。”  

女皇轻轻颔首。  

很快,云州之战的结果,哄传四方。  

哈日格尔、嘉盛上人、伯木格,乃至于苍穹神鹰、雪国熊王的首级,被传于阵前。  

孤鹰汗国中人如遭雷击。  

便是大唐修士,群情振奋的同时,亦大都感到惊讶。  

绝大多数人都不曾料到,局面急转直下,竟然会发生如此剧烈的变化。  

双方处境,全然逆转。  

自阴山防线瓦解后的凛冽北风,霎时间烟消云散。  

孤鹰汗国众人全然回不过神来,更多感到难以置信。  

努力说服自己接收现实的结果,便是浑身生出彻骨寒意。  

有穷凶极恶悍勇之辈,反而被激发凶性,冲击大唐阵营,欲要夺回汗王哈日格尔的首级,并报仇雪恨。  

但另一部分人,则心生退意,陷入混乱。  

动荡之下,孤鹰汗国余下人等,更难形成合力。  

大唐修士初时也是惊大于喜。  

除了当年初登皇位不久,于东海大洋上杀退九重天大妖海王菊之外,女皇张晚彤接下来几十年时间里都几乎再不出手。  

拿下八重天人间道国份子关敬,于她而言仿佛举手之劳,看不出实力进步深浅。  

是以女皇张晚彤如今实力究竟到何等地步,大唐修士亦无准确判断。  

只是大家都猜测国运加身下,女皇占据地利,虽以一敌众,当有一定把握可言。  

但任谁也没有想到,最终结果是自异族汗王哈日格尔以降,对方全军覆没。  

武圣巅峰人仙之身的哈日格尔不仅战败,甚至连跑都没能跑掉,直接身死云州。  

不过,当此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