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天师,雷俊(5/9)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俊:“哪里哪里,掌门师姐当前正同纯阳宫吕长老一行叙话,贫道已遣弟子通知,蜀山派各位先这边请。”  

章太冈:“纯阳宫吕长老已到么?如果可以,贫道正好有事想请教唐天师、雷道友和吕长老。”  

随他一同前来龙虎山的人,除了雷俊师徒早就相熟的何东行、纪川等人,还有个相对较生的面孔。  

乃是个名叫谢一楹的女冠。  

严格来说,其名号如今在大唐人间也早已经流传开来,面貌画像不是秘密。  

只是此前常年在蜀山深居简出苦修,这趟是第一次随师门长辈出山在正式场合露面。  

与纯阳宫余逸辰相对,谢一楹亦是新突破至上三天层次的道门修士,成就道家炼器派七重天丹解的境界。  

她也是继章太冈和此前廖杰之后,蜀山年轻一辈中第三位修成上三天的修士。  

说来令人叹息,蜀山派同纯阳宫一样,自身内乱与外部劫难共同作用下,造成不少人员折损,当中不乏年轻有潜力的弟子。  

一些人的修行,也被耽搁了。  

例如同雷俊相熟的纪川,目前仍是六重天境界,没去冲击七重天的天堑劫难。  

“先前黄泉邪修之事,多少还是耽搁了些,不妨事,我已有些把握,这趟从龙虎山回去,便闭关做最后准备。”纪川本人倒淡然。  

雷俊言道:“先祝你功成圆满。”  

纪川:“借吉言。”  

何东行带着其他蜀山修士,随天师府修士去下塌处落脚。  

章太冈则带着谢一楹,随雷俊一同前往面见唐晓棠和纯阳宫长老吕锦段。  

众人相互见礼后,一同落座。  

吕锦段主动言道:“方才正同唐天师聊到漠北那边一些异动。”  

雷俊、章太冈对视一眼:“哦?”  

如今提到漠北之地,雷俊、章太冈首先想到两事。  

其一是北疆大妖。  

其二是当初大小关山处虚空门户洞开,有孤鹰汗国一部入寇,被大唐方面清剿并镇压虚空门户,但有一部分孤鹰汗国余孽逃窜,遁迹漠北。  

距离如今,已有十年左右时间。  

这些年来,陆续有孤鹰汗国零星余孽被围剿捕杀的消息。  

“如果只是他们,已难成气候。”  

吕锦段徐徐说道:“但种种迹象表明,他们意图重新洞开虚空门户,接引同族大军,重临大唐人间。”  

略微顿了顿后,吕长老轻叹一声:“这几年陆续拿到少许活口,语言文字渐渐可以通译,朝廷审问出一些讯息,只是听来实在令老道心中五味杂陈。  

据传,那孤鹰汗国行事蛮横暴虐,在他们那边横行无忌,征伐四方,当中…有我道家丹鼎派修士随军。  

其传承,名为三春宫,但按照那些异族俘虏所言,该是我纯阳正朔传承无疑。”  

雷俊同章太冈对视一眼,大约都能体会吕锦段心情之复杂。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唐晓棠先是摆摆手,接着有些好奇,朝雷俊问道:  

“我记得你提过,大明那方人间的历史上,也有北方异族曾经一统江山,建立名为大乾的皇朝,但后来被大明推翻?”  

雷俊:“确有其事,就天理中史书记载,大乾皇朝虽然被大明皇朝推翻,异族江山倾覆,但苗裔并未断绝,只是退出人间中原腹地。”  

章太冈:“时间长河与天地世界,当年确实有大变动,我们这边的古籍记载,也曾提及北方异族,但大汉皇朝末年天下大乱血流漂杵,江山重定之后,北方异族便再不成气候,很快消亡。  

如今看来,并不是他们当时死伤惨重,更可能是历史长河支流分岔,相当多的漠北异族,流入别的人间。”  

吕锦段:“不无可能,当初混乱,死伤者众,天下十室九空,许多史料都缺失散逸了。”  

他望向北方:“只是,分分合合,如今离开的人,看来要回来了。”  

如果对方还从北地现身,那么地处关陇的纯阳宫,将直面其锋芒。  

“天地灵气潮涌,乃我辈修行者盛世之象,但福兮祸所依,很多祸患,亦随之而生,不仅限于大妖。”章太冈对此深有同感。  

人间道国虽已不再,他们蜀山派也仍可能面临里蜀山的威胁。  

“贫道有一不情之请,想借天师府、纯阳宫两家道友相助。”  

章太冈坦诚求助:“贫道愿以蜀山炼器、炼丹密法,乃至本派收藏丹方,以作谢礼,恳请唐天师、雷道友和吕长老不吝指教。”  

雷俊、吕锦段对视一眼,皆若有所思。  

果然,就听章太冈接下来说道:“本派接下来欲祭炼纯阳法器、法宝,以应对未来黄泉邪修的威胁。”  

雷俊看着随章太冈一同到来的谢一楹,心下了然。  

谢一楹新成就七重天境界,看来还没开始祭炼自己的本命第一法宝。  

如果能如愿得天师府、纯阳宫相助,她的第一本命法宝,应该便着落于此,,若不能如愿再退而求其次。  

稍晚些时候,如果纪川成功迈出这一步,他恐怕也不会例外。  

对大唐蜀山派而言,当前最直观的威胁,便是黄泉里蜀山一脉。  

此前巴蜀、南诏两战虽然挫了对方锋芒,令其退回黄泉舔伤口,但大唐人间这边截止当前一直没能抓到协助里蜀山的巫门高手宗汉。  

里蜀山随时可能卷土重来,蜀山派自然如芒在背。  

先前大战,唐晓棠,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