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影帝师兄弟(4/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外,连命星神的星光都随之亮起。  

但内里,雷道长破去祭礼升空的黑气后,便开始划水。  

太极镇住太极后,雷俊化身而成的命星神冲击外围黑色的牢笼,可还是被牢笼困锁在其中。  

一道又一道墨黑礼制积累,如同化作一条又一条锁链,从外围包裹黑色的牢笼,不断累积叠加下,渐渐变得密不透风。  

以至于雷俊整个人像是被关进个完整的黑箱里。  

楚昆远远望见,诧异之色在眼中一闪而过,很快若有所悟。  

但他面上则一副大惊失色模样:“师兄!”  

方岳、法明和尚见状,同样一惊。  

几人连忙赶去,好在还有雷俊声音从“黑箱”中传出:  

“贫道当前无大碍,楚师弟和几位道友请放心,只是对方这祭礼引动天理之力,交转天地灵气,贫道虽勉力破之,但气运反噬之下,需长时间与之对抗。”  

雷道长虽是英勇就义献身的模样,但语气冷静镇定,并不慌乱。  

受他的平静影响,其他人亦不再急躁。  

只是黑箱中传出雷俊的声音,渐渐变小变轻:  

“贫道可护持自身无大碍,待化解天理气运反噬后,便可消弭这场镇封,楚师弟和诸位勿以贫道为念,当以大局为重,守稳我们的祭礼,则贫道亦可放心消解当前的劫数…”  

说话间,声音袅袅,渐趋于无。  

“黑箱”整体安静下来,再无声息,一片沉寂,于海底中仿佛同礁岩化作一体。  

其尺寸巨大,远远望去,就仿佛海底一座漆黑的小城。  

法明和尚双掌合十:“雷长老高风亮节,贫僧师兄弟深感佩服,定当尽心竭力,守护此方祭礼法仪,请雷长老勿忧。”  

方岳大约尝试一下,发现这“黑城”的性质类似道家倒反天罡那样的法仪。  

如果外人贸然靠近和接触,亦有可能被卷入其中遭到镇封。  

至少,方岳当前的个人实力,无法从外帮助雷俊破解与“脱困”。  

他神情肃穆,向“黑城”一揖:“请雷长老放心,方某定当竭尽全力。”  

楚昆望着那“黑城”,目光深处带着几丝担忧,几丝关切。  

实则他心里却在犯嘀咕。  

自家这位二师兄虽不像大师兄一样全然属洋葱的,但本领之高,楚昆都不敢打包票说自己全部知晓。  

但仅就自己已知的东西,师兄就不可能被眼前的祭礼困住。  

一时大意,马失前蹄?  

…骗鬼呢。  

无人觉察之际,雷道长已经出来了。  

原地只剩一座空城。  

眼下,他身体笼罩在自己新炼制的法宝太清八景宝蓑下。  

整个人仿佛完全同天地自然化作一体,形同消失。  

方岳天纵之才,实力过人,修持儒家咏诵一脉道统,注重神魂修行,感知比大多数同境界修士来得敏锐。  

但当前以他的精神感知,亦没能发现雷俊离开那座“黑城”后,就在左近。  

因为唐廷帝室的关系,雷道长这趟出来,光明正大,坦坦荡荡。  

到东海一带,常与人接触,行踪亦明朗。  

有些事情,当局者清,身在局中方才能真正掌握其中情况。  

但反之另一些事,则是旁观者清,跳出局外反而更能看明究竟。  

于雷俊而言,眼下正是一个不错的由明转暗机会。  

大家都看到了。  

天师府雷长老舍己为公,甘冒奇险镇压天理中人的祭礼,最终和祭礼陷入僵持,短时间内不得脱身。  

这之后如果发生点什么,不关我的事…  

只有楚昆,在雷俊出来后,得到雷俊知会。  

楚道长对此的看法是…  

二师兄干得漂亮!  

但又不够漂亮。  

美中不足的地方在于,没带着他楚道长一起由明转暗。  

楚道长留在明处,需要从其他方向配合雷道长。  

不过在那以前,楚昆还要忙其他事。  

又有其他天理修士,靠近这处祭礼,意图摧毁方岳等人布下的冲霄宝光。  

楚昆、方岳、法明和尚等人,以冲霄宝光为重,先迎战来犯之敌。  

雷俊出来后,没有第一时间离开,而是先在一旁观察,确认楚昆等人无大碍。  

他身形立在一旁,整个人仿佛已经不存在于此方世界。  

来者实力不俗,楚昆、方岳等人沉着应战。  

就在双方激战正激烈时,楚昆突然心有所感。  

自己仿佛正被被人在远方用某种锋芒对准…  

儒家神射手?  

天理之中,理学修士是主流,但并非全部,仍有其他道统中人存在。  

儒家神射一脉,便是余众里选修数量较多的一类。  

就在这时,楚昆耳边响起方岳的声音: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话音未落,远方箭矢流光一闪,转瞬间便已朝楚昆疾驰而至。  

月光这时忽然洒落,一面宝镜仿佛从天而降,及时护在楚昆身边,挡住锋利的箭矢。  

宝镜未被击碎,反而镜光一闪,直接将那箭矢吞没。  

下一刻,一模一样的利箭从镜光里飞驰而出,反朝来路回击。  

对方始料未及,顿时闷哼一声。  

而与此同时,近处的儒家理学大儒则趁势攻击方岳。  

可惜方岳身体周围云气翻滚,化作城楼立在海面上的同时,稳稳护住方岳,不给对手可趁之机。  

法明和尚的白象身形巨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